首页  >  新闻中心  >  思享  

校友陈凯:关于长江公益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3日

校友简介:陈凯 长江EMBA16期校友、长江公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以下是陈凯校友在《长江》校刊上分享的公益心得:

在长江,公益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长江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今年4月,长江公益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不仅为长江公益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对未来的公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长江的公益项目早在学院创立之初便开始启动,并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实现了一些历史性的突破,如在商学院界首次引入公益学时等,但从更高的要求来讲,长江的公益工作仍存在着诸如整体定位不明、公益资源分散、品牌传播有限、创新方式不足等困难和挑战。而定位问题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只有整体定位清晰了,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回顾历史,2002—2010年长江公益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公益活动往往由学员或教授提出项目倡议,然后经过一定的程序筛选审核,最后付诸实施。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形成良好的公益氛围,并培育学员和教授的公益精神。但不足也很明显,项目和活动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项目筛选标准,很难形成合力。另外,缺少专业机构和学院外社会组织的参与,品牌效应无法形成。

2010—2013年是长江公益发展新阶段。在大量零散的公益活动和项目的基础上,学院开始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公益品牌的塑造,通过和全国性的社团组织进行合作,开始推出在全国范围有影响的项目和活动,并着手注重品牌的建设和宣传。如与共青团中央合作开展的长江红领巾书屋公益计划;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的长江公益基金等等。这些都为长江公益进一步整合资源、树立品牌,扩大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这个阶段,虽然成绩斐然,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公益模式较为单一,活动和项目的创新点较少,大部分仍是传统的募集资金后直接或交由第三方帮助受助群体等。

同时,长江公益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量取胜做不过专门的公益组织如红十字会和壹基金等;以质取胜不如一些小的专业公益组织,尤其是微公益的出现和网络的张力前所未有地拓宽了公益的空间。

未来,长江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长江公益是否需要属于自己的独特定位。是仅仅为学员和教授搭建一个做公益和慈善的平台。还是应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做到与长江学术地位和业内影响力相符的公益先锋。长江公益的参与者究竟是以学院的教授和同学为主,还是应该把范围扩展到全社会。

长江商学院作为非盈利机构,一直从事的就是教育行业的公益事业,这和现行的任何一所商学院都有质的不同。长江商学院不仅肩负着培养世界级企业家的责任,更要把自身打造为创新公益模式的先行者。长江公益事业脱胎于长江商学院,从学院的目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未来长江公益事业应树立的愿景,即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宗旨,通过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和实践创新,用10年时间将长江商学院打造成创新公益理念和实践的引领者及推动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2年长江的第一个10年目标已基本实现,那么,对于下一个10年,我们是否也应该有同样的智慧和信心去描绘属于长江人的公益愿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