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思享  

校友王汝鹏:公益的专业化进程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3日

校友简介:王汝鹏 长江EMBA11期校友、长江公益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以下是王汝鹏校友在《长江》校刊上分享的公益理念。

“一年多来,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环境下该如何做公益,公益组织该如何按照社会组织的运作规律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面对《长江》的采访,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如是说。

王汝鹏是中国最早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士之一,同时也是长江商学院EMBA招录的第一位公益组织管理人士。他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学习营利组织的管理,也同样需要懂得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商务谈判和领导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他认为,在长江的学习对于从事社会组织的工作很有帮助,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社会组织领导人能够进入长江学习,从而提升能力、开拓视野、丰富资源,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公众意识与公益意识

中国的公益事业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成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兼具国际化因素与中国特色,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公益资源不足与配置不合理、政府政策不配套与企业被动参与、公众知识缺乏与信任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王汝鹏认为,“日前国家提出要优先发展公益慈善等四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这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重大利好。让所有的公益慈善组织在同等地位和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公平竞争,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无论企业还是社会组织,公平竞争是消除垄断、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良药,是制度建设的完善和进步。”

谈及网络时代对公益事业带来的变革和挑战,王汝鹏说:“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公益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公众的公益参与意识迅速增强,这对公益机构及其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代潮流一起弄潮起舞,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研究的课题。现在网络上的‘微公益’很大程度上使公众参与更加便捷,公益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但在全民公益的情绪下,反而更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士来进行引导和指导,让民众的公益热情更加理性,让网友的公益行动更加规范和有效。”

谈到中国公益事业面临的挑战,王汝鹏认为,随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公众如今可选择的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非常多,相应对公益机构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到更加公开透明、高效规范,是所有公益机构和公益人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如何对公益组织进行全方位综合有效的监督,也是政府、社会和公众迫切关心的问题。此外,他也指出目前社会上对公益事业的认知仍存在一些误区。增强对公益组织从业者的信任、理解和包容,将有助于公益行业凝聚优秀人才,提高中国公益行业的整体水平。

多元化参与的优越性

随着中国公民社会和公益组织不断发展,灾害管理体制也逐步建立健全。在今年“4•20”雅安地震应急救援中,中国政府、各类公益组织和民间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反应迅速,相互协作,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多方行动链条。长江商学院也在地震当日发出抗震救灾倡议书,号召长江校友以捐款、捐赠救灾物资和药品、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援助雅安。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校友、教授、员工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捐助雅安的金额逾2亿元。

此次雅安救灾过程中,多方参与、互利共生的灾害应对和管理机制体现出了优越性,王汝鹏说:“在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中,政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成立了雅安市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搭建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平台。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北师大、成都‘4•20’救援行动联盟、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共同建立了‘4•20中国社会组织灾害应对平台’,共同参与灾害应对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企业的参与也不再仅仅是捐款捐物,利用自身的科技、人才优势,既帮助灾区恢复重建,也支持灾区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的灾害应对体系中,政府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更加重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的相互协作和配合,使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合理配置。”

长江公益的发展

一直以来,长江商学院秉承“善其身,济天下”的人文情怀,不仅教会学员如何赚钱,同时教会其如何花钱,注重培养学员的社会责任意识。2009 年1 月,长江公益基金的成立为长江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参与平台。截至今年7 月,长江公益基金共募集善款4000 余万元,先后实施了长江红领巾书屋公益计划、长江心艺坊艺术教育公益项目、长江公益音乐计划、自然•人绿色扶贫项目和长江知行林等一系列教育、环保类公益项目。

今年4月,由长江校友和公益人士组成的长江公益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以民主决策的方式遴选、审核和监管长江公益项目,同时帮助校友开拓公益视野,提高长江公益治理能力。作为长江公益委员会委员,王汝鹏说:“长江公益委员会的成立,对长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江公益委员会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如何让长江人的公益视野更加开放和开拓,让长江的公益行动更有效益和创新,让长江的公益项目更具品牌和国际影响力。作为一个长江人,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作为长江公益委员会的一员,我更感到一种使命和责任。”

谈及长江公益的未来,他指出,“公益也是一门专业,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作为一家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培训机构,长江商学院不仅要培养会赚钱的企业家,也需要把企业家培养成会花钱、会管钱的慈善家,长江有责任教给他们财富归宿之道、现代基金会管理之道。我相信未来长江的公益产出将不再仅仅以捐赠的数额来衡量,而是以产出多少慈善家、培养多少公益领袖为指标,在公益理念、公益文化、公益模式等方面能够引领中国公益事业的未来。这将不仅对于长江校友,乃至于对整个社会都是极大的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