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BA > 学习生活 > 同窗校友

不走寻常路——长江MBA袁铭良毕业6年回顾

2014年02月18日

当我习惯性地每天登陆长江信箱﹑无意中看到“长江十周年”文稿征集邮件时,突然发现,不知不觉间距离长江MBA毕业已有了6年时间。而我也已进入36-40岁这个人生职业发展征途上关键的“承上启下”阶段。

 

我的MBA因缘

 

大约在我20岁出头﹑还在复旦大学经济系本科读书期间,我就因为读了1949年后第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哈佛MBA唐庆华撰写的《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而对工商管理硕士(MBA)充满了向往。此后,我还饶有兴趣地拜读了《体验哈佛》﹑《沃顿毕业》等相关书籍。

 

1997年大学毕业后,我在步入工作岗位不久,通过报刊杂志对欧洲著名独立商学INSEAD﹑IMD﹑RSM﹑IESE等有所耳闻。此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MBA招生讲座我也参加过若干次。因此,当2002年下半年长江商学院(CKGSB)成立伊始,我立刻就关注起这家当时国内唯一的民营独立商学院。和进入平稳发展期的中欧相比,长江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新”与MBA班级规模较小,这意味着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且个人可以对商学院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考虑到中国金融业在2006年全面开放,因此,尽管长江MBA的首届招生在学费和奖学金方面极具吸引力,但为了更好地把握职业突破的机会,我选择延后一年入学,即在2004年申请长江MBA二期(毕业时间在2006年)。

 

我与长江

 

在长江学习期间,我积极推动长江MBA和全球性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的“亲密接触”,先后邀请了外资投行﹑合资基金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的高层人士到长江演讲:包括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王鸿嫔﹑中金公司(CICC)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贝多广﹑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中国区总裁朱伟﹑摩根大通(JPMorgan)亚太区兼并收购部董事总经理孟亮等。此外,我还联系安排了2005年9月长江MBA在香港的商务考察中对高盛亚洲总部的拜访。

 

同时,凭借对欧美顶级商学院的分析和了解,我还多次给长江MBA献计献策,提出了一些长江奖学金和课程的创新和改进办法,希望将市场需求和MBA的职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我的建议和推动下,长江商学院和印度商学院(ISB)实现了战略合作,并启动学生交换计划。此外,秉承“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的理念,我还向长江上海校区捐赠了一批中英文商业图书和杂志。

 

MBA后的职业突破

 

经过一年多的长江MBA学习与思考,我明确了中长期的职业发展方向:金融与专业服务领域的客户与业务拓展。长江毕业后,我加入了全球四大专业服务机构之一的安永(Ernst & Young)业务拓展部,并在2009年成为安永大中华区非业务部门(CBS)当年唯一被提升为副总监的员工。

 

同时,作为《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新财富》与《创富志》等著名财经媒体的撰稿人,我发表了一系列全球金融机构﹑专业服务与股权投资的文章:包括对投资银行﹑股权投资基金﹑私人银行﹑律师事务所﹑4A广告公司与公关公司的中国指南,获得业界高层人士的广泛认同;我的市场观点还被彭博(Bloomberg)﹑路透(Reuters)﹑《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信报》﹑财新网﹑《财经》﹑《证券市场周刊》﹑《理财周报》和《环球企业家》等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引用。

 

步入2012年,我加入了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亚太区最大的律师事务所金杜(King & Wood Mallesons)。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日趋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我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平常心应对,循序渐进,期待在崭新的事业舞台上有更为精彩的发挥与表现。

  

相关阅读Related information

申请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