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BA > 学习生活 > 同窗校友

覃宝源:做更好的自己

2014年08月01日

— To Become a Better Self

“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可能会觉得‘视野’是个抽象的东西,大概和释迦牟尼的佛经道理差不多吧。只有个人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现怎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把它分解成落地、详实、井井有条的解决方案。”

 

覃宝源觉得长江有那种外企没有的感觉。

 

上MBA的时候,覃宝源大学毕业刚满三年,在四大做审计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的第一站,那么以后呢?

 

覃宝源说,“我上学前在毕马威做审计,工作局限于财务领域。在外企上班,日子算是简单开心,但总希望自己的视野再开阔一些,看看上海以外的地方,了解外企之外的世界”。2012年,他便飞到北京读MBA了。从此,他的“个人世界观大变。”

 

聊起长江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从月球看地球”,覃宝源说他们班同学喜欢直呼创办院长项兵博士为“月球哥”。“月球哥经常告诉我们如何从月球看地球,具备全球视野,”这雾里看花的四个字,让长江的校友和同学们受益匪浅。

 

“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可能会觉得‘视野’是个抽象的东西,大概和释迦牟尼的佛经道理差不多吧。只有个人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现怎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把它分解成落地、详实、井井有条的解决方案。个人的领悟和实践非常重要。”

 

14个月的学程不算长,但对覃宝源正合适,他认为足够完成“自我提升”。

 

许多人并不知道,在商学院全日制上学的付出程度绝不亚于大学本科,或是一份北上广职场工作。每周用在上课和个人学习上的时间大约要60小时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分享和实践活动。课堂学习给覃宝源搭建了商业框架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时可以把握核心要点。所以毕业后进入复星金融集团做私募,覃宝源可以很有信心地“与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平等对话”。

 

不过,他自己觉得收获最大不是这些“术”层面的方法论,而是无形的内在成长。

 

每个人身边总有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是点头之交。上学就不同,和同学们14个月相处在一起,从寒暄客套到无话不谈,从彬彬有礼到面红耳赤,从牛头马嘴到心有戚戚,从牢骚抱怨到肝胆相照……“我的同班同学来自不同的国家、专业或职业背景,与他们一起学习交流,我的思路开阔了,学会去包容有各种各样故事的人。有了这种包容,我看事情不再局限,真正打开了自己的心,做起事情来我发现自己会情不自禁为对方和团队着想。”很多改变就是这样潜移默化。

 

 

 

 

相关阅读Related information

申请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