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编号:2018-3-1-403-2 | 指导教授:李伟 | 研究领域:战略及管理 |
案例类型:公开信息 | 完成时间:2018-10-01 |
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仅仅依靠电池业务,宁德时代就在规模上超越了全面布局汽车、电池、光伏、云轨以及手机电子业务的老牌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2018.6.27市值约为1300亿元人民币)。仅仅几年之前,电动汽车行业还不知道宁德时代为何许人也。那么,宁德时代究竟是依靠什么迅速崛起,取得市场上的领先地位的呢?
案例编号:2018-3-1-401-1 | 指导教授:李伟 | 研究领域:战略及管理 |
案例类型:直接采访 | 完成时间:2018-08-02 |
在中国汽车行业乃至整个民营企业界,比亚迪都算得上是一家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从手机电池业务起步随后跨界进入汽车行业,比亚迪迅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驱企业并长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然而,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虽然保持领先地位,但众多竞争对手追赶的越来越近。比亚迪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以至于陷入今天的经营困境?王传福又为何会在2018年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曾经的传奇企业还能够再造传奇吗?
案例编号:2018-3-1-400-1 | 指导教授:梁超 | 研究领域:战略及管理 |
案例类型:直接采访 | 完成时间:2018-07-03 |
远景能源通过自主研发的低风速风机、海上风机切入了竞争激烈的风电行业,迅速成长为中国第二大智能风机供应商和第一大领先的大海上风电解决方案提供商。远景能源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风电行业后来居上,成为行业鲶鱼的?其全球化的路径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服务化延伸的?在成功的后来居上之后,远景能源又面临着怎样的风险与挑战呢?
案例编号:2018-8-1-399-2 | 指导教授:荆兵 | 研究领域:创新与创业 |
案例类型:公开信息 | 完成时间:2018-07-02 |
永辉过去几年在实体零售市场整体走弱的背景下,凭借其供应链体系结合直采直营的模式,依靠生鲜品类带动人流,一直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营收增速。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为什么作为后起之秀的永辉能够取得阶段性的发展成功?是什么成就了如今的永辉?与京东、腾讯的合作能够弥补永辉的科技短板吗?作为新零售业态的永辉生活馆和超级物种,又将拉开怎样的发展格局?永辉超市的转型之路将面临怎样的市场前景和风险呢?
案例编号:2019-7-4-432-2 | 指导教授:无 | 研究领域:全球化 |
案例类型:公开信息 | 完成时间:2019-10-20 |
据报道,中企对东南亚投资激增。然而,投资热情一片高涨的背后,却有智库指出,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至少有五成处于亏损状态。不少研究发现,东南亚复杂的政治以及社会环境,以及中企彼此“单打独斗”甚至恶性竞争,使得中企在海外普遍缺乏系统化的情报应对风险,更无法整合产业资源形成竞争优势。 应对这一内外矛盾,学习日本企业“抱团下海”在国内开始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