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观点文章  

滕斌圣:产业智能不是机器换人

文 | 滕斌圣,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发展如火如荼,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人目不暇接,制造业企业应该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呢?

定制或许是一个方向。

区别于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工业4.0最显著的特征是大规模定制。定制意味着产品种类和零部件种类的增加,生产流程的频繁调整,这给制造业生产组织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制造企业需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价值链的优化,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研发、生产、交易、流通、融资等各个环节,提升生产柔性、降低成本。

目前,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定制生产了,如服装和家电行业,尤其是家电企业,纷纷指望大规模定制给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体验。如果用户希望定制一台右开门的冰箱,并把全家福印制在冰箱门上,这些需求数据会通过互联网传递给生产线;生产线上的机械手会根据各个零部件的RFID标签,抓取模块化的冰箱门零部件;控制系统也会通知绘图机在门体上喷绘出用户定制的照片。因此RFID扫码设备就成为智能化生产线的感知神经,而控制系统则成为运动神经。除了两者的对话,智慧供应链也会发出指令给仓储系统和自动货架,补充所需要的零部件给生产线。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制造体系,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以用户需求数据为起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每一个生产节点的精度,实现闭环优化。

简言之,新型生产体系以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自动化提升生产速度,网络化实现数据传输,智能化推动动作优化。工业4.0有两个关键词,工业物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实现硬件的联网和数据的传输。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构成智能制造的要素包括感知、控制、计算、优化等功能。大数据用于生产决策优化,物联网用于构建网络化生产体系,人工智能构成生产“神经系统”,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智能制造的潜力。

于是,数据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新型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模式的关键在于数据传输的精度,生产体系要保证数据能够精确地传递到生产线的各个节点。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并不是要成为互联网企业,即使制造企业也能成为超大“数商”,有的将其未来定位为数据公司。目前,包括海尔在内的一些传统龙头企业也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海尔通过构建COSMOPlat智能制造平台,围绕用户需求,实现产品的大规模定制。

一些企业已经尝试把新兴技术引入生产制造领域,但在实施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矛盾就是从大规模生产过渡到个性化定制过程中的效率损失。柔性制造降低了生产线的节拍和效率,企业只有在推动智能化变革的过程中不断的优化和调整,最终才能达到大规模定制的效率。

制造企业只有认清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对生产流程的优化从每一个RFID做起,从标准化、精益化、信息化、自动化做起,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产能,缩短生产周期,逐渐建立生产信息、物料信息、质量信息的追踪和记录,而不是盲目地“机器换人”,建设“黑灯工厂”。智能化制造虽然是必由之路,但绝非坦途。

文章来源:《商界评论》

 

相关阅读

学院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