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  >  精英学友  >  校友故事  

新格局之下,百战归来再读书丨长江我来了·37期新生故事(一)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7日

编者按

在当前疫情影响加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双循环战略”的提出,为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想要在新格局之下立足长存,无论是主动还是倒逼的转型升级,企业都需要进一步来谋求新发展。

 

是赛道的转移,还是赛道的加码?

 

是危中见机、开辟新局,还是长线运作、自我超越?

 

变局之下,往往不乏破局者的存在。企业求新,企业家亦是如此。长江EMBA37期新生当中,就有几位这样的破局者,在沧海横流之中,他们选择“百战归来再读书”,以“空杯”心态,重拾好奇心和求知欲,回到校园,以终为始,赋能蓄势。

 

长江我来了 · 37期新势力

 

• 李旭东 成都嘉诚新悦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晓冬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徐勇强 浙江金棒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 张志刚 天唐集团董事长、中乌姆巴莱工业园董事长、益三达集团董事长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物业人员就是防疫的第一线

 

李旭东

成都嘉诚新悦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1年,嘉诚新悦物业荣获了“2021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价值100强”及“2021年中国物业服务西部品牌企业20强”。提起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物业行业的冲击和影响,李旭东说:“我认为是考验,也是机遇!”

 

作为物业企业,疫情受到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金流的影响:

 

第一,上游开发企业的影响。“疫情冲击”叠加“三条红线”,导致开发企业的现金流困境,并快速波及关联行业。比如:新项目“带病交付”带来的延期交付和工程质量类问题等。

 

第二,“商写”业态的商家的经营困难,带来物业费用的回款压力。

 

但是,嘉诚新悦物业和千千万万的物业企业一样,在整个疫情期间,首先把业主、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李旭东说:“如果说医护人员们是在战疫第一线,我们物业人员就是在防疫第一线!” 嘉诚新悦物业快速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调配防疫资金、防疫物资、现场防控、与社区联动……保障了在管的近200个项目、一万余名员工、四十多万户业主,无一例新冠感染。

 

在保障一线抗疫需求的基础上,李旭东快速调整特殊时期的经营策略和措施,对非紧急类成本开支项进行梳理和管控,积极对接开发企业、各类业主,赢得认同和积极回款,从而保障了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效的、平稳的应对了本次疫情,也让全社会对物业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认同。

 

长江新生说

 

我们有幸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取得了一些成绩。虽然现在公司业务发展良好,但我们必须考虑未来更长时间,公司不能只是业务变大,而应变得更有创造力和富有意义。这些都需要来到长江“再读书”以重建知识体系,跨界跨行研究新事物,有更多的尝试和体验,为公司寻找未来长期发展的方法论和工具箱。

 

做全球硅微粉行业“领跑者”

 

李晓冬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0年,刚进入企业的李晓冬了解到,我国集成电路封装和基板企业所用球形硅基粉体材料100%依赖进口,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集成电路高端产品的开发,影响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李晓冬带领公司研发团队,经过十数年的技术攻坚,终于攻克了高端球形功能性粉体材料的“卡脖子”技术,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同时,联瑞新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了一切以客户为中心,配置资源,快速响应,持续优化的客户服务机制,成功赢得了住友、三星、松下等世界知名企业的信赖,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联瑞新材已从一家小微集体企业发展为国内规模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2019年成功登陆科创板。李晓冬本人被评为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并入选科技部“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李晓冬说:“没有技术上的创新,就没有企业生命的延续。”在做全球硅微粉行业“领跑者”的道路上,他也将带领联瑞新材一起继续攻坚克难,劈波斩浪。

 

长江新生说

 

半导体行业在去年表现突出,虽然年初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受到宅经济、汽车行业需求以及国产替代的拉动,国内行业复苏较快。联瑞新材作为半导体行业的上游关键材料生产企业,受国内外下游客户的增长拉动,加上公司产品转型以及技术突破,满足了客户的存量以及新需求,取得了较好的增长。

 

作为一个长期在制造行业管理的实践者,我在管理实践中有诸多的体会,有进步的,也有迷茫的,有时候,会感觉自己管理的行为受碎片化的经验思维影响较大。来到长江,希望能系统的接受再教育,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为企业的后续发展补充能量。

 

“再造一个金棒”

 

徐勇强

浙江金棒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17岁踏入社会,21岁开始创业,当石匠、开小店、跑运输、卖锅炉……历经多个行业锤炼,31岁的他创办金棒控股。他是全球最早进行发光轮产业的技术研究,是轮滑产品大规模生产的排头兵;他又跨界工业数码打印产业,成为业内闻名的“平板王”。这名金棒控股的掌舵人,就是来自浙江缙云的徐勇强。

 

在徐勇强看来,创业中最大的困难时人才集聚的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近些年,他采取了三项措施来做好人才梯队的建设:

 

一是与高校联盟,开设定向的大专、本科班,培养我们所需的专业人才,建设公司的人才梯队。

 

二是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利用上海、杭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人才高地优势,就近解决企业的创新研发需求。

 

三是和重点高等院校合作设立博士流动工作站等联合创新平台,引入他们的人才资源,为企业解决一些研发创新的关键问题。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徐永强带来了更多思考,他力推数字化改造,建成了业内领先的智能涂装车间和智能立体仓库,又开辟出智能短途出行交通新版块;他敢为人先,带领团队攻关替代胶印的超高速高精度包装材料数码打印技术,力图打破国外巨头在这一领域技术垄断的局面。

 

2021年,是金棒创立的第17年,徐勇强年初确立的年度目标是“再造一个金棒”,他和他的团队,依旧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奔跑……

 

长江新生说

 

自创业起,我一直没有停下过学习提高的脚步。创业初期,我的基础学历并不高,但是在创业过程中,我创造条件去学习,目前已经拿到了大学文凭,也已获评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职称。

 

来到长江,是我创业到了目前这个阶段给自己设定的一个学习高度,我一定要跨上这个平台,“站在长江看金棒”,以不一样的角度去审视我的创业过往,找到能够攀登到更高峰的台阶,一步一步向着我的创业梦想前进。

 

非洲那么大,我们一起闯

 

张志刚

天唐集团董事长 、中乌姆巴莱工业园董事长 、益三达集团董事长

 

上世纪90年代,在国家重视对非经贸合作、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大背景下,退伍军人张志刚离开了自己的工厂,远赴遥远的非洲。他的箱包生意,从坦桑尼亚生意一路做到乌干达,等到2008年,他的箱包产品就已占据了乌干达70%的市场。

 

于是,张志刚在乌干达买了40英亩的地,用作钢铁的生产基地,这就是天唐工业园的开始,也是首个中国人创办的工业园。随着工业园走上正轨,他又开始扩张其他产业,酒店餐饮、旅游、安保、机械商贸、房地产开发、矿产开发等等,他的企业在乌干达乃至东非愈发强大。

 

如今,张志刚在努力在结合天唐集团在非洲20余年的发展经验与夯实的政商资源,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实现产能输出的同时助力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40 余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非洲现在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谈到新格局背景下的天唐集团发展之路,张志刚表示:“非洲拥有的巨大人口红利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在某些领域又有巨大的产能富余,这些富余的产能,正好是咱们非洲目前最需要的,所以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国际国内双循环’号召,践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也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顺应了大势,所以我们能逆势成长起来。”

 

长江新生说

 

长江商学院拥有的全球最佳学习与交流平台,为我们这些在非洲的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无可比拟的学习与交流平台,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们的工业化体系日趋完善,但是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广袤的非洲大地上,这些正是我们目前急需的。

 

我个人希望通过就读长江商学院,能学到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重建自己的商业知识体系,拓展全球视野,共享优质的商业资源,培养自己的全球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提升自己的企业家使命感,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价值取向,将天唐集团的发展带入一个新高度。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项目优势更多 >>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