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报道  

“教授治校”培养原创思维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4日

2002年11月,长江商学院(以下简称“长江”)在北京创立。10年过去,长江汇集了40位世界级全职教授,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人均发表论文数量 排名全球第六;“跨国公司的下一轮变革”,“中国的崛起及其全球影响”,“中国企业的全球资源整合与全球化”,“取势、明道、优术”等原创性概念与思维的 提出,使长江在全球管理教育行业影响日盛。

然而,学术研究和市场追求之间的矛盾怎样弥合,高昂的学费、对考试水平并不苛责是否有“富人俱乐部”倾向,EMBA教育遍地开花,学院下一个10年怎样突围,怀疑并没有随成就的取得散去。围绕这些问题,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接受本报记者专访,阐释了学院10年探索之路。

“教授治校”是制胜的先决条件

记者:你曾提到长江是实行“教授治校”的学校,您也说过长江院完全贴近市场。学术导向和市场追求之间毕竟有距离,长江如何做到二者弥合?

项兵:践行“教授治校”管理体制、以学术研究为主导、不以盈利为目的价值取向,是长江成功的三个基本面。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教授,“教授治校”是吸引世界级教授的先决条件之一。

长江的院长没有权力任命或提升教授,这有别于传统的高校管理机制。长江教授的任命要经过四个步骤:首先,学院将某一管理学科的世界级学者列出,初断 哪几位学者可能会对全职加入长江有兴趣;第二步,长江向目标学者发邀请,请他们以访问教授身份到长江工作一、两年,增进双方的了解;第三步,访问一段时间 后,如申请人有意全职加入长江,学院则启动严谨的内部、外部评审流程;第四步,根据外部评审资料,长江全体教授在进行辩论讨论后无记名投票,赞成票必须超 过三分之二才可以通过。这四个步骤完成后,院长和学术副院长才与申请人讨论合同细节,如工资待遇和研究经费等。长江商学院教授的提升也要经过类似过程。

有原创的思想才能引领世界

记者:一直以来,世界管理教育集中于关注企业竞合之“术”,加上排名导向,致使商学院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长江如何超越这种同质化思维与竞争?

项兵:长江将三大重要问题的研究作为在行业安身立命的支撑点。一是深入研究国企、民企与跨国公司在中国这一独特的新兴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二是依托长 江教授的全球视野和独特的研究能力和资源,探析中国应对全球化,中国企业的全球资源整合,以及这些变革对世界各大行业的影响。三是研究跨国公司如何进行新 的一轮全球部署来应对中国与印度等“金砖国家”的崛起。

记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东西方管理教育的知识交流基本上是由西向东单方向的,长江如何打破这种单向传播的不平衡?

项兵:在过去几年,长江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管理思想,如“取势、明道、优术”、“链条对链条的竞争”、“以全球应对全球”、“从月球看地球”、“超 越民族品牌与自主创新”等等。这些“开天窗”的新思想展现了长江在视野与思维方式层面的超越性和引领性,对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发展新商业模式与新商业文 明具有积极的意义。

重经商之术,更重经商之道

记者:对于“高昂的学费、对考试水平并不苛责”等做法,社会舆论认为EMBA教育有“富人的俱乐部”倾向。你怎样看待?

项兵:如果你有100元经费,你觉得从排长培训还是从司令培训?当然一定要从司令,因为即使排长有想法,司令一句话,他可能无用武之地?有限的培训 资源要培训掌握重大资源的人,100个司令改变思维比100个排长改变思维对社会的推动大得多。我觉得富人学习是好事,如果更多富人来学习,中国的很多问 题会好解决一些。

传统商学院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经商。但在长江,我们却高度重视为什么经商。长江所关注的财富的整体循环,拓展了商学院逻辑。为此,长江倡导学员践 行社会公益。在汶川地震赈灾捐赠中,长江学员企业捐款约占国内社会捐款总额的7%。在长江,我们规定每一个EMBA学员要做六天义工服务,我们希望这种深 入并奉献于中国社会一线的过程,能推动社会不同群体相互融合,走向和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