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人生的开始,就在你跨出舒适区的那一刻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7日

在社会学理论中,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有三个阶段: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是每个人心中最熟悉的、最安全的、范围最小的那个区域。
走出去之后,有一定挑战、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不至于做不到,那个区域就是学习区。
而恐慌区,是一个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让人很容易失去信心的范围。
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随时保持一点“最佳的焦虑”。跳出舒适区,意味着会自找不舒服,但是成长和蜕变的过程,通常都伴随着阵痛。
在舒适区久了,很可能随时不舒服。在学习区久了,却肯定离舒适越来越近。我们不妨照着镜子,做个选择题:
这个周末,要不要开始新的人生。

 

 

人生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们放弃的舒适选择了辛苦,

只不过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有更多选择,

可以更从容地选择更舒适的生活。

 


 

 

 

电影《肖申克救赎》里,

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在监狱过了大半辈子,

获得自由之后,发现监狱里反倒是熟悉的环境,

在“外头”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和未知,

于是,他自杀了。

当我们被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狱友瑞德在得知布鲁克斯自杀后,说道:

监狱的这些墙挺有意思,一开始你抵触它,

然后你习惯它,最后你不得不依赖它而生存。

身体自由了,可灵魂早在监狱里被杀死了。

 

这道墙像极我们常讲的“心理舒适区”的围墙,

每个人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

我们在不熟悉、不舒适的领域摸爬滚打,

找到了秩序、建立了安全边界,

让陌生的知识变成熟悉的常识,是成长,

但慢慢地习惯待在自筑的安全围墙里,是囚禁。

 

心理学理论中,对“心理舒适区”的定义是:

一个我们人为构想出来的,

让我们保持安全感和免受不舒服的感觉的边界。

 

作家太宰治说,“日日重复同样的事情,

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

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拒绝了大悲大喜,也拒绝了生活的可能性。

 


 

 

 

阿莱是一个很宅的人,

有一次,我们叫他一起去一个行业内聚会,

他犹豫了一下,这件事或许对自己有利,

是否要去呢?

但是,不可避免要去认识陌生人,

不知道要说什么、展示自己哪一面,

算了,还是待家里做自己最舒服。

最后,他回复说:“我不喜欢与人交际。”

 

工作上,其实阿莱也面对过很多选择,

公司曾有一个升职的机会,

条件是,需要去另一个城市工作一年。

领导问阿莱,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阿莱想,重新适应一个环境不是只有人和环境,

还有很多未知的冒险,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拒绝了。

 

错过了一个个机会之后,

有时候他也觉得郁闷:

“为什么身边那些起步慢的朋友,

都成长为公司或行业的核心力量,

反而是我停在原地?”

 

因为他害怕跳出舒适区,

因为害怕,失去了突破自己的机会。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

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舒服地“做自己”错了吗?

舒服做自己没有错,

但是,“做自己”和“懦弱”常只有一线之隔。

做自己,是知道自己可为与不可为,是从容。

懦弱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为,

为了安全感选择不为,是软弱。

 

舒适区不是固定的,

如果你拒绝跳出,它会越来越小。

你所能拥有的选择,也越来越少。

为了“做自己”,

你需要先跳出舒适区,

才有机会去拥有更多选择权。

大不了发现掉进了坑里,再爬出来,

也能更从容地做自己。

 


 

 

 

中国女排的教练郎平,

在还是中国女排队员的时候,

她就与美国选手海曼、古巴选手路易斯,

并称为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

 

1986年她退役后,

立即得到了北京体委副主任的职位。

经济富裕,不需要很冒险,下辈子也过得很好,

只要按照体制来就好了,

但是,生活变得很“无趣”。

 

于是,她去了美国学现代体育管理,

开始是在洛杉机,

没有经济来源的她靠着朋友们的帮助过着日子,

但是她慢慢意识到自己来美国就是为了学新的东西,

于是毅然去了新墨西哥洲,

因为不想再生活在朋友们舒服的庇护下。

 

在新墨西哥大学,

她一边学习现代体育管理,

一边给给校排球队做助教、免学费。

她说是助教其实就是在哄一些水平很差的学生,

她为了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不得不去适应、克服这么多的不舒服。

 

但是,结果是好的,

比如她的英语表达顺畅了,

比如许多国际俱乐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比如她还带领美国队拿到了奥运会银牌,

还在美国买了房子和车,

她说,“正是这8年的海外的经历,

历练了我的心智。”

 

后来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时,

她又回国执教,

那时候她自己还在办离婚手续,

回国,就意味着在美国的一切要一笔勾销,

她自己挣钱买回来的房子和安静的生活就要被打破了。

但郎平说,“生活中有些东西不是用钱可以估量的,

如果能把女排带出低谷,

也是对我自身价值的挑战。”

那段时间每次带领队伍参加比赛,

都是一次未知的挑战。

这么拼搏,也意味着一旦的失败,

就是一次重大打击。

 

但是在“铁榔头”的身上,

你看不见她的畏惧,只见到她一身胆气。

她选择出国,

跳出“舒适区”迎接挑战;

后来选择回国,

也是在跳出“舒适区”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眼见有一条无风险的“直路”,

但是她选择了不甘平庸的人生。

 

曾在知乎看到一句话:人生的开始就在你跨出舒适区的那一刻。

如果不想是井底那只蛙,

你总要试着相信自己能飞到天上去,

再试着一步步往上跳。

 

每个人都有一个未知的“能力区”,

它不在“舒适区”之内,

需要我们不停地跨出去、精进自己。

 

 


 

 

尽管跳出“心理舒适区”是一种进取的表现,

但是也许有人会问,真的要跳出舒适区吗?

这时候,这个问题更准确的问法当是:

我们什么时候应该跳出“心理舒适区”呢?

 

心理教育者蔡中元说,

我们“跳出舒适区”这个动作需要两个驱动力,

一个是“自己的追求”,另一个是“社会期待”。

当你的“心理舒适区”符合你对自己的追求,

又符合社会对你的期待,

那就不需要跳出来,

因为待在舒适区里会让你感觉到幸福,

但符合自己的追求,不符合社会期待的时候,

就可以考虑跳出来了。

 

学姐有一个朋友,学医很多年,

做了很多年了,得心应手了。

但他其实对医学其实不怎么感兴趣,

反而一直喜欢设计一些小而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物件。

也打算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

但却遭到家人的反对。

 

“待在医院”是社会对他的期待,

但是,不是他的自我追求,

他做得并不快乐。

这个时候就应该跳出“舒适区”,

尽管很冒险,

但不做的话,未来可能会后悔,

做的话,在其中收获快乐和成功,

社会期待也会跟着认同起来。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

唯有“自己的追求”、“社会期待”和“我的舒适区”高度重合时,

幸福会更为强烈与真实。

当你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

不妨让它们作为你选择的标尺。

 

所以,当你感到不那么幸福时,

可能是想要的和别人对你的期待不符,

可能是现在的区域满足不了想要的东西时,

那么,你就应该好好考虑跳出舒适圈。

止损是一种人生智慧,跳出更是一种人生高度。

 

 


 

 

社会学理论里,

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有三个阶段:

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是每个人心中最熟悉的、最安全的、范围最小的那个区域。

走出去之后,

有一定挑战、有一些不舒服,

但是不至于做不到,那个区域就是学习区。

 

而“恐慌区”,是一个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

让人很容易失去信心的范围。

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

随时保持一点“最佳的焦虑”。

 

以前,一位钢琴老师和我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向钢琴演奏家请教,

这位钢琴家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

让他回去练习。

 

一周后他勉强能弹奏完整首曲子了,

没想到钢琴家又给了一份更高难度的琴谱,

这份谱子的难度,虽然没有到无法弹出的地步,

但是,要攻克下来非常困难。

终于有一天,

年轻人忍不住问钢琴家,

“为什么每次都要弹枯燥、高难度的曲子?”

 

钢琴家示意他弹奏第一天给的曲谱,

曾经对他来说,超出能力水平很高的曲谱,

现在已经能很优雅流畅地演奏出来。

 

没错,那份更高难度的琴谱就是让年轻人处于“学习区”,

让他像小猴子一样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又不会因为太远够不着而失去兴趣。

 

1908年,心理学家罗伯特·M.耶基斯和约翰.D.道森,

曾描述过一个最好的空间,

就像是我们说的“学习区”,

他们称这个空间为“最佳焦虑区”。

 

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或许会让我们的发挥稳定,

但是向上的人生,需要一个相对焦虑的状态,

一个略有压力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佳焦虑区”。

 

它在舒适区之外,

让你愿意踮起脚尖再往上走,

又不至于迷失自己。

 

过度的焦虑,只会诱发太大的压力,事倍功半。

适度的焦虑,却能引起我们上进的欲望,从而事半功倍。

所以聪明的人都懂得为自己搭建一个最佳的焦虑区,

随时准备好应对挑战,持续地学习,才是成长之道。

 

 


 

 

最后,学姐想说,跳出“心理舒适区”,

强调的不是“我跳了的动作,

而是“我想跳”的意愿。

所谓的跳出“心理舒适区”,

就必须是你自己想要做的,才有价值。

因为不仅仅是跳出“心理舒适区”需要勇气,

走出去之后更需要勇气,

才能在新鲜的不适区生存、成长。

 

其实,人生中的每一次成长可能都伴随着“不舒服”。

就像一次漫长的马拉松,

太“舒服”可能意味着你跑得很慢,

你过得安逸,失去了前行的动力。

而“不舒服”会让你不得不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

更好的自己就是在一次次的突破中重生。

 

愿你我都能在跳出舒适区的脚步里,

成就更好的自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