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案例视频  

梁信军:参股还是控股?

8' 视频容量: 80M

中国公司出海收购国外公司,如何考虑参股或控股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复星集团收购Club Med时的经验。

梅建平:并购时参股多少,除了资金运营的考虑,还有考虑什么?

梁信军:我们决定参股或者控股的话,第一控股也是可以考虑的。控股分成两类,一类是复星医药的公司,出于行业整合的目的要控股;第二是我准备长期持有的资产,比如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有的我愿意要的,我们会控股,因为这个符合我未来的逻辑,我是全球性的受惠于中国成长的投资集团,这些就是我的核心资产。参股是更常见的,就是以投资获利为目的投资。

那么,参股跟控股之间是可以转换的,比如说复星集团的资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期持有的,我们称之为产业运营;第二类是投资,是我自己的钱;第三类是资产管理,是人家的钱;未来还有第四类就是保险,这是我们整个投资集团的方向。现在产业运营这块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攒的东西都是重化工业多,比如说我有钢铁,有矿,有房地产,当然也有医药,那么未来我希望在长期持有的栏目里面多增加一些消费类和金融类资产,但是对消费类和金融类资产我没有经验发展,所以一开始会用投资的方式去做,比如说我占股20%、30%。但是如果做得非常好,并且老股东团队完全能接受复星控股,那么就会用控股的方式,这项资产我不卖了,把它移到我的产业运营里面去,所以这两者是可以转换的。

至于参股,参多少比例是合适的,那么在欧美的投资里面,我们觉得因为第一次出海是有风险的,所以我们要选择到有话语权的比例,话语权比例从实践经验看我觉得在10%到30%之间是比较恰当的,基本上按照这个比例就能买到第一大、第二大股东的比例。那么作为第一、第二大股东而言,你在这个企业里面的话语权是有保障的,当然也要结合自己的资金量。

    蔡 猜:一般海外公司不是特别愿意被中国公司或境外公司控股,或者成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话语权非常大,怎么样跟他们去沟通?

梁信军:我们搞投资,一个想看机会在哪里,第二要看挑战在哪里,SWOT分析。那么机会分析得很清楚了,一开始你把挑战看明白,挑战可以分三个方面:第一是原来控制性的股东,他跟你是什么关系,有很多公司愿意用恶意收购、敌意收购的方式,那么这种方式不符合复星的风格,我们是不做的,我们只做善意的收购。因此,我觉得对老股东而言,我要扮演一个善意的投资者的角色,换句话说如果老股东不支持我,我肯定不会收购,所以你完全可以相信我。

第二,如果我收购了,不影响你的控制地位,即使我当第一大股东,你继续控制,我只求在董事会里面派一到两个董事就好了,你继续干你的。我关心的问题是中国的战略怎么玩儿,这个我要施加绝对性的影响,其他你来管,这个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第三,收购的挑战来自于团队。大家也理解团队运营这个企业这么多年,突然增加新的股东,中国人对文化也不了解,自然会担心你会不会派中国的CEO来,并且这个在中国过往的收购案例当中屡见不鲜的,中国公司收购后总经理换成中国人。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考虑的公司是有风险的海外公司,所以我们只能投资那些有稳定的未来预期的公司,如果需要调整人,我认为风险非常大。所以,我们希望最好团队非常稳定,甚至团队要很杰出,如果要调整的团队,这样的项目我们不会选择。

推荐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