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处于初创期,创始人有必要花时间和金钱去读EMBA吗?
2025-08-04

在创业圈里,总流传着这样一幅画像:创始人不眠不休,办公室的灯火彻夜通明,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花,每一分钟都投入到产品、市场和团队的“救火”中。在这样“生存第一”的极限状态下,一个看似奢侈的问题却时常叩问着创始人们的内心:我,一个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有必要去读那个学费高昂、耗时费力的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吗?这究竟是通往更高维度的“加速器”,还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奢侈品”?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它更像是一道复杂的战略思考题,答案取决于公司的发展阶段、创始人的个人短板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值。对于那些正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初创企业而言,这或许是个伪命题;但对于那些已经度过“从0到1”的验证期,开始迈向“从1到N”的规模化扩张阶段的企业来说,这个问题则显得尤为真实和迫切。它不再是关于“要不要学习”,而是关于“如何更高效地学习和成长”,以匹配公司飞速发展的需求。

时间与金钱的巨大挑战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最稀缺的资源永远是两样东西:时间和金钱。而攻读EMBA,恰恰是对这两项核心资源的巨大消耗。这笔账,任何一个精明的创始人都必须仔细算算。我们不妨先从最现实的层面,也就是反对者的视角,来审视这个决策。

首先是时间的“机会成本”。一个典型的EMBA项目,通常需要持续两年左右,采用周末或集中模块授课。这意味着,创始人必须在每个月抽出数天甚至一周的时间,完全脱离公司的日常运营。在初创企业,创始人往往是首席产品经理、头号销售员、关键技术决策者和团队的“定海神针”。当创始人坐在教室里聆听教授讲解波特五力模型时,公司里可能正有一笔关键订单需要他亲自跟进,一个核心技术难题等待他拍板,或者一次重要的团队士气危机需要他出面化解。这种“缺位”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是无法估量的。创业如逆水行舟,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赛道,几个关键节点的延误,就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逆转。

其次是金钱的“战略成本”。国内顶尖商学院的EMBA学费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这笔钱对于一个资金流紧张的初创公司意味着什么?它可能是一个优秀工程师一年的薪水,可以支撑一次关键的产品迭代;它可能是一笔可观的市场推广预算,能为公司带来数千个早期用户;它甚至可能是公司在下一个融资周期到来前的“救命钱”,能让公司多活几个月。将这样一笔至关重要的战略资金投入到创始人个人的“深造”上,而非公司的直接业务发展中,这在许多投资人和团队成员看来,几乎是难以理解的。他们会质疑:在公司最需要弹药的时候,将军却把钱花在了打磨自己的“宝剑”上,这真的明智吗?

认知升级与系统化管理

然而,如果我们把视角拉高,从创始人个人成长与公司长远发展的关系来看,EMBA的价值又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许多创始人,尤其是技术或产品出身的创始人,在创业初期凭借的是一腔热血、专业领域的深度认知和敏锐的商业直觉。但当公司规模从十几人扩张到上百人,业务从单一产品线拓展到多元化布局时,创始人会痛苦地发现,过去的成功经验正在快速失效

此时,创始人面临的最大瓶颈,不再是具体的业务执行能力,而是系统性的管理认知和战略决策能力。公司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战略、组织、财务、市场、人力等多个维度。创始人不能再“凭感觉”做事,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这正是EMBA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它提供了一个浓缩的“商业全景图”,强迫创始人跳出日常琐碎的运营事务,从一个更高、更宏观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从财务报表分析到资本市场运作,从宏观经济学到战略定位,从组织行为学到品牌营销,这些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能帮助创始人快速补齐短板,搭建起完整的商业知识框架。

更重要的是,EMBA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重塑”的过程。在与教授、同学的思辨和碰撞中,创始人过往的认知盲区会被不断挑战和打破。例如,一个沉迷于产品细节的创始人,可能会在战略课上意识到,选择一个正确的赛道远比打磨一个“完美”的产品更重要。一个不擅长与资本打交道的创始人,可能会在金融课上学会如何用投资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述公司的价值故事。这种认知的升级,是创始人从一个“优秀的手艺人”蜕变为一个“卓越的企业家”的关键一跃。这种无形的价值,远非省下几十万学费、多招几个员工所能比拟的。

高端人脉的战略性价值

如果说系统化的知识是EMBA的“硬通货”,那么高质量的校友网络则是其最具吸引力的“软黄金”。对于创始人而言,这绝不仅仅是多认识几个人、多交换几张名片那么简单。这是一个经过精心筛选和构建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战略资源生态圈”。

想象一下你的同学都是谁?他们可能是来自不同行业的成功企业家、手握重金的投资人、经验丰富的律师或会计师、大型企业的核心高管,甚至是掌握着关键政策资源的政府官员。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海外游学乃至课后的每一次聚会中,你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与这些“大脑”连接的机会。一个困扰你许久的供应链难题,可能在与一位制造业大佬同学的午餐中迎刃而解;一个让你头疼的法律架构问题,你的律师同学几句话就能点拨清楚;你正在苦苦寻找的B轮融资,也许就来自于坐在你隔壁的VC合伙人同学的引荐。这种人脉网络的广度、深度和信任度,是任何社交场合都无法比拟的。

以国内顶尖的长江商学院为例,其校友网络一直被视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进入这样的平台,意味着你不仅获得了进入一个高端圈层的“门票”,更重要的是,你拥有了一个可以随时求助、互相赋能的“智囊团”和“资源库”。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商业机会:跨界合作、客户引荐、人才招募、品牌背书……这些资源在公司的关键发展节点上,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决定性作用。这笔投资,看似投在创始人个人身上,实则是在为公司的未来发展铺设一条条高速公路。

初创期创始人读EMBA的利弊权衡

决策维度 潜在的“弊”(短期挑战) 潜在的“利”(长期价值)
时间投入 占用大量宝贵时间,可能导致对公司日常运营的“缺位”,错失关键业务机会。 强制创始人跳出日常琐事,进行深度思考和战略复盘,提升决策效率和质量。
资金投入 高昂的学费挤占公司宝贵的现金流,可用于招聘、研发或市场推广。 对创始人最高效的“认知投资”,其带来的战略视野和管理能力提升,回报率可能远超直接业务投入。
知识获取 理论知识可能与初创企业“野蛮生长”的实际情况脱节,有“水土不服”的风险。 建立系统化的商业知识框架,弥补创始人能力短板,实现从“专才”到“通才”的转变。
人脉网络 需要花费额外精力去维护和转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只是“无效社交”。 链接高质量的校友资源,获得潜在的投资、合作、人才和导师机会,为企业发展赋能。

时机选择与创始人匹配度

讨论至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并非“要不要读”,而更应该是“什么时候读”以及“什么样的创始人适合读”。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你的公司还处在验证商业模式(PMF)的生死关头,每天都在为生存而战,那么创始人最应该待的地方是“战场”而非“课堂”。此时,任何脱离一线的行为都可能是致命的。这个阶段,更实际的学习方式或许是找一两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阅读实战类书籍,或者参加一些短期的、主题明确的训练营。

然而,当公司成功度过生存期,进入快速扩张阶段,比如完成了A轮或B轮融资,团队规模迅速扩大,业务复杂度急剧提升时,攻读EMBA的价值便凸显出来。此时,创始人最大的挑战已经从“做事”转变为“管人”和“定战略”。个人的成长速度必须超越公司的发展速度,否则创始人自身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在这个节点上,花两年时间,系统性地提升自己,为公司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储备能量,无疑是一项极具远见的战略投资。

此外,创始人的个人特质和背景也决定了其对EMBA的需求迫切性。一位连续创业者,可能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脉网络,EMBA对他而言更多是锦上添花。但对于一位技术背景深厚、但商业管理经验几乎为零的“学霸型”创始人来说,EMBA几乎是“雪中送炭”。它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帮助创始人补上商业这门“必修课”,避免在管理上踩那些前人已经踩过无数次的“坑”。

结论与建议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公司处于初创期,创始人有必要花时间和金钱去读EMBA吗?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创始人进行深度自我剖析和战略权衡的决策。它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一项关乎个人与企业协同成长的长期投资。它不适合所有初创期的创始人,尤其不适合那些仍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企业家。在那个阶段,专注、聚焦、活下去,是唯一重要的事。

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带领企业冲出重围,站在规模化扩张新起点上的创始人而言,EMBA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价值组合: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颠覆性的认知升级、以及战略性的高端人脉。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创始人突破个人瓶颈、驱动企业迈向更高台阶的强大引擎。它迫使你从繁杂的日常中抽离,去思考更根本、更长远的问题。这份“暂停”与“充电”,恰恰是为了未来能以更快的速度、更稳的姿态奔跑。

因此,我的建议是:

  • 自我评估: 诚实地问自己,当前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是我个人的管理和战略能力,还是市场、产品或资金?
  • 时机判断: 公司是否已经度过0到1的阶段?我是否已经从“超级员工”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需要承担更多的战略和组织建设责任?
  • 目标明确: 我希望通过EMBA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是为了系统学习知识,还是为了拓展特定领域的人脉,亦或是为了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最终,读EMBA与否的决策,本身就是创始人战略能力的一次体现。一个优秀的创始人,懂得在正确的时间,为自己和企业做出最有利的投资。或许,当这个问题真正困扰你的时候,你已经站在了需要一次认知跃迁的门槛上。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