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紧张课程的EMBA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酒廊,杯中的红酒摇曳着窗外的都市霓虹。话题从白天激辩的商业案例,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未来的合作与人生的规划。在这样一个汇集了各行各业精英的圈子里,一个微妙而又核心的问题悄然浮现:我们之间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究竟是源于两年同窗苦读、并肩作战建立的深厚“感情”,还是基于彼此背后强大的资源和潜在的“利益”?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一位EMBA学子内心都曾盘桓过的思考。
EMBA的学习生涯,远非外界想象的那般轻松惬意。它更像是一场高强度的智力与体力的“特种兵训练”。每个周末,同学们都要从各自繁忙的管理岗位上抽身,回归课堂,面对堆积如山的阅读材料、烧脑的案例分析和通宵达旦的小组讨论。这种独特的“集体受苦”经历,恰恰是催生真挚情感的绝佳土壤。大家一同为了一份报告争得面红耳赤,也一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熬夜奋战,这种并肩作战的经历,会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形成一种超越普通朋友的“战友情”。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平日里在各自企业中高高在上的董事长、CEO们,都褪去了职位的光环,还原成一个最纯粹的“学生”。他们会因为一个观点不被采纳而沮 chiffres,也会因为家庭的烦心事而向同学倾诉。这种身份的回归和脆弱的暴露,是建立深度情感连接的关键。当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创业初期的艰难与挣扎,并得到全班同学的鼓励与共鸣时,那一刻产生的连接,是任何商业利益都无法替代的。这份基于共情、共享、共担而产生的感情,构成了信任最温暖、最坚实的底色。它纯粹,不掺杂功利,是未来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放心托付后背的基石。
当然,如果完全否认利益在EMBA同学关系中的作用,那无疑是自欺欺人。毕竟,花费不菲的学费和宝贵的时间投身EMBA课程,拓展高端人脉、寻求商业机会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公开的目标。每一位同学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张巨大的资源网络。这种由“利益”驱动的连接,是务实且高效的。
这种基于利益的信任,更多的是一种对专业能力、商业信誉和资源价值的认可。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一位同学能否提出独到深刻的见解,展现出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强大的执行能力,这本身就是对其商业价值的一次次“路演”。当大家发现某位同学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是绝对的专家,或者另一位同学在资本运作上有着过人之处时,一种基于“能力认可”的信任便油然而生。这种信任的核心是:“与你合作,我相信你能把事情办成,能为我带来价值。”这是一种理性的、经过评估的信任,是商业社会运转的基本法则。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两种信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对比:
维度 | 基于感情的信任 | 基于利益的信任 |
---|---|---|
建立基础 | 共同经历、情感共鸣、个人魅力 | 专业能力、社会地位、资源互补、商业信誉 |
核心特征 | 感性、非功利、包容性强 | 理性、目标导向、有明确预期 |
表现形式 | 生活中的互助、精神上的支持、无条件的力挺 | 商业合作、资源对接、项目投资、信息共享 |
稳定性 | 相对稳定,但可能因情感破裂而瓦解 | 相对脆弱,一旦利益消失或出现冲突,容易动摇 |
典型语境 | “兄弟,有事你说话!” | “王总,这个项目我们合作,可以实现双赢。” |
那么,EMBA同学间的信任,到底是感情还是利益?其实,最真实、最持久的信任关系,恰恰是感情与利益的“双螺旋结构”,二者相互缠绕、彼此赋能,缺一不可。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一段健康的EMBA同学关系,应该是始于感情,成于利益,最终又超越利益。
试想一个场景:你需要为一个新项目寻找一位技术合伙人。你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好几位在技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同学。但你最终会选择联系谁?大概率是那个在学习期间与你关系最好、最谈得来的“兄弟”。因为有感情基础,沟通成本大大降低,你不用担心对方“套路”你,可以更开放地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这份“感情”成为了开启“利益”合作的钥匙。反过来,如果在合作过程中,这位同学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契约精神,让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了成功,那么这份基于“利益”的成功,又会反过来加深你们之间的“感情”,让你们的关系更加牢固。
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教授们常常强调“取势、明道、优术”。这里的“道”,不仅仅是商业经营之道,也包含了为人处世之道。真正智慧的企业家,懂得如何将人情与事理完美结合。他们不会天真地只谈感情不谈利益,那样的合作是脆弱的、不可持续的;他们也不会冷酷地只认利益不认感情,那样的关系是冰冷的、没有粘性的。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君子之交”,既有“淡如水”的纯粹情感,又有“利相合”的价值共创。
EMBA同学间的信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感情和利益的占比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因此,聪明地处理EMBA同学关系,需要清晰地认知到信任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在校园里,要真诚地投入感情,建立广泛的连接;在走向合作时,要专业地评估利益,明确权责利;在遭遇冲突时,要理智地解决问题,尽力保全来之不易的情分。这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管理艺术”。
回到最初的问题:EMBA同学间的“信任”,是建立在“感情”上,还是“利益”上?答案是:它建立在一个以感情为地基、以利益为钢筋的复合结构之上。感情让信任有了温度和韧性,使其在面对风雨时不易折断;利益让信任有了价值和方向,使其在商业社会中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于即将或正在就读EMBA的精英们而言,理解并接纳这种关系的二元性至关重要。我们应当:
展望未来,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增加,这种基于深度信任的强连接网络将变得愈发重要。未来的研究或许可以纵向追踪一个EMBA班级毕业后十年、二十年的发展,通过数据和案例,更深入地剖析这种“情理交融”的信任关系,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企业的战略决策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的演进。毕竟,商业的尽头,终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最高级的关系,莫过于在成就彼此的同时,亦能温暖彼此的内心。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