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的EMBA招生会重点考察申请者的哪些素质?
2025-08-02

当一位身经百战的企业家或高层管理者,在事业达到某个高峰后,开始将目光投向长江商学院的EMBA项目时,心中或许会掠过一丝疑问:在那些严谨而深刻的招生面试中,招生官们究竟在寻找怎样的灵魂?是那份光鲜亮丽的履历,还是那串令人瞩目的财务数字?实际上,这些都只是敲门砖。长江商学院的EMBA招生,更像是一场深入灵魂的对话,它试图探寻的是申请者在商业成就背后,那些更深层次、更具潜力的核心素质。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资格审查,而是一场关于未来、格局与责任的价值匹配。

卓越领导力与管理实战

对于任何一所顶尖商学院的EMBA项目而言,领导力都是考察的核心,但长江商学院对此的定义远超“职位”或“权力”的范畴。他们寻找的,是一种能够凝聚人心、驱动变革、并在不确定性中指引方向的“影响力”。招生官们非常清楚,一位真正的领导者,其价值不仅体现在顺境中的高歌猛进,更展现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力挽狂澜。

因此,在面试和材料审核中,申请者过往的“战功”会被反复审视。但这并非简单地看你做过什么,而是看你“如何”做的。你是否曾带领团队走出困境?在面对重大危机时,你的决策逻辑是什么?你如何激励那些与你意见相左的核心成员?这些问题背后,考察的是申请者的决策力、抗压力、同理心以及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欣赏的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老板”,而是一个能够赋能他人、成就团队的“船长”。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管理是把事情做对,领导力是做对的事情。”长江商学院正是要寻找那些既能把事做对,又总在思考何为“对的事情”的领导者。

前瞻的战略格局与创新精神

如果说领导力是“术”,那么战略格局就是“道”。在当今这个技术迭代加速、商业模式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位企业家的视野和格局,直接决定了其事业能够抵达的高度和长度。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堂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所探讨的,早已超越了企业日常运营的琐碎,而是关乎产业终局、全球趋势和未来商业版图的宏大叙事。

招生委员会对此的考察尤为看重。他们会通过申请者的创业经历、商业计划、乃至对行业热点问题的见解,来判断其思维深度。你是否对所在行业有颠覆性的思考?你是否关注并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ESG等前沿趋势对商业的重塑?你是否具备跳出当前业务,从更高维度审视机会与风险的能力?这种能力,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称之为“破坏性创新”的思维。长江商学院希望招收的,正是这样一群不满足于现状、勇于自我革新、并有潜力成为行业“游戏规则改变者”的创新先锋。下面这个表格,或许能更直观地展现这种差异:

考察维度 传统管理者思维 长江商学院所青睐的领袖思维
关注点 优化现有流程,提升效率,控制成本。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预见未来趋势,创造增量市场。
面对变化 倾向于规避风险,在既有框架内应对。 拥抱不确定性,视变化为机遇,主动引领变革。
核心驱动 执行力: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 洞察力:为什么要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这或许是长江商学院在众多商学院中,最为独特和坚持的价值取向之一。自创办以来,“取势、明道、优术”的校训就贯穿始终,而其中的“明道”,很大程度上就指向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商学院培养的绝不仅仅是会赚钱的商人,更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有温度、有情怀的企业家。

在招生过程中,这一点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被重点考察。招生官会关注申请者在商业活动之外的投入和思考。你是否参与过公益事业?你的企业文化是否真正关心员工的成长与福祉?在你的商业决策中,除了利润,是否还考量了对环境、社区和产业链伙伴的长期影响?这并非要求每个人都是慈善家,而是考察一种“向善”的底层价值观。他们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家,其最终追求必然超越个人财富的积累,而转向为社会创造更广泛的价值。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格局跃升,是长江商学院尤为珍视的品质。

从“富”到“贵”的升华

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常常探讨一个话题:什么是企业家的“贵族精神”?这并非指奢华的生活,而是指一种精神上的高贵,包含了对知识的尊重、对规则的敬畏、对弱者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回馈。因此,一个在面试中只谈论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却对企业文化、员工幸福感、社会贡献毫无感触的申请者,即便业绩再辉煌,也可能难以获得招生官的青睐。他们寻找的是那些已经开始思考“财富背后是什么”的深度思考者。

开放的全球化视野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是长江商学院与生俱来的基因。其教授团队的全球化背景、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模块,都要求其学生必须具备与之匹配的全球视野。这种视野,不仅仅是能说几句流利的外语,或是去过多少个国家,而是一种深刻的跨文化理解力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招生官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探查申请者的“全球商数”(Global IQ)。比如:

  • 你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文化冲突与挑战?
  • 你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治经济格局有何了解?
  • 在你的商业实践中,是否有过成功的跨国合作案例?
  • 你如何利用全球的资本、技术或人才来发展你的事业?

他们希望找到的,是那些既深刻理解中国本土市场复杂性,又能够站在全球舞台上与世界顶尖高手对话、合作甚至竞争的未来领袖。一个只满足于在国内市场“称王称霸”的申请者,可能并不完全符合长江EMBA对未来校友的期望。他们需要的是能够驾驭全球化浪潮,并在此过程中为中国企业赢得尊重和话语权的开拓者。

持续学习能力与反思精神

最后,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强烈的学习意愿和深刻的自我反思精神。EMBA教育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高能量场域中的相互激荡。教授的理论、同学的实践,在课堂上碰撞,产生新的认知。如果一个申请者抱着“我早已功成名就,只是来拓展人脉”的心态,那么他不仅无法从课程中获益,反而会成为课堂的“能量黑洞”。

招生官非常善于甄别“空杯心态”的申请者。他们会通过提问,观察申请者对自己过往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一个习惯于将成功归于自己、将失败归于环境的人,往往缺乏反思精神。而一个能够坦诚剖析自己决策失误、并总结出可迁移经验的申请者,则展现了巨大的成长潜力。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理论在此处得到了完美印证。长江商学院寻找的,正是那些坚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不断提升,并乐于接受挑战、拥抱批评的“成长型思维者”。他们知道,这样的人,才能在EMBA的学习旅程中,真正实现认知上的迭代与飞跃。


总而言之,想要叩开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的大门,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和显赫的职位头衔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入场券。真正决定你是否能成为其中一员的,是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五大核心素质:卓越的领导力、前瞻的战略格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放的全球视野以及永不枯竭的学习与反思精神。

这不仅是一场选拔,更是一次价值观的对标。长江商学院并非在简单地招收“学生”,而是在精心“策展”一个能够相互赋能、共同成长、并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持续为中国乃至全球商业文明贡献正向力量的精英社群。因此,对于有志于此的申请者而言,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或许并非是润色简历,而是向内探寻——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过去,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并真诚地思考自己能够为这个精英社群,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独特价值。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