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EMBA,最大的改变是思维方式还是人脉圈层?
2025-08-01

当一位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企业高管,决定按下事业的暂停键,重返校园攻读EMBA时,内心深处往往萦绕着一个经典的问题: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是为了给大脑来一场彻底的“系统重装”,升级思维方式?还是为了打入一个更高维度的“精英俱乐部”,拓展人脉圈层?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一位EMBA学子在入学前、学习中、毕业后都会反复叩问自己的命题。它并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而是一场关于个人成长核心驱动力的深度探索。最终,那张沉甸甸的毕业证书背后,最大的收获究竟是无形的思想,还是有形的关系?

思维重塑:内功的修炼

我们不妨想象一个场景:一位非常成功的业务型高管,他擅长冲锋陷阵,对市场细节了如指掌,能带领团队打下一场又一场硬仗。然而,当他坐到EMBA的课堂里,面对那些看似“虚无”的战略框架、宏观经济分析和组织行为学理论时,最初可能会感到不适。他习惯了处理“怎么办”的具体问题,而EMBA的训练,却在不断逼问他“为什么”的根本原因。

这正是EMBA带来的第一个,也是最深刻的改变——思维方式的重塑。它是一场从战术家到战略家,从专才到通才的认知升级。课程设计本身就是为了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比如,通过大量的商业案例分析,尤其是失败案例的复盘,学员们被迫跳出自己熟悉的行业和职能,站在CEO、投资人甚至是监管者的视角去审视一个企业的成败。当一位做实业的同学和一位做投资的同学为同一个案例争论不休时,他们交换的不仅仅是观点,更是彼此看待世界的“坐标系”。这种思想的碰撞,远比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来得猛烈和有效。

在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中,这种思维的修炼被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其著名的“取势、明道、优术”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术”是我们大多数人在职业生涯早期赖以生存的具体技能;“道”是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和规律,是商业的本质;而“势”则是对宏观趋势、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EMBA的价值,正是引导学员从“优术”的层面,逐步提升到“明道”和“取势”的高度。你不再仅仅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而是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懂得观察棋局、甚至影响棋局的棋手。这种从“低头拉车”到“抬头看路”的转变,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其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它将深远地影响你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每一个重大决策。

人脉跃迁:外力的加持

当然,如果说EMBA仅仅是闭门读书,那它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毋庸置疑,一个高质量的人脉圈层是EMBA项目最直观、也最被外界津津乐道的价值之一。这里的“人脉”,绝非简单的“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功利主义社交,而是一个基于信任、共学和共同身份认同的“强关系”网络。

想象一下,你的同学里有上市公司创始人、有独角兽企业的CEO、有资深的投资合伙人,还有来自完全不同领域的隐形冠军。你们一起熬夜做过项目,一起在戈壁上徒步,一起为课堂上的某个观点拍案叫绝。这种“同窗之谊”建立起的信任基础,是任何商业饭局都无法比拟的。当你遇到一个棘手的法律问题,可能一个电话就能打给班里最顶尖的律所合伙人;当你想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可能你的邻座就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专家。这种信息的即时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构成了一张巨大的“认知安全网”,极大地降低了决策的试错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个圈层为你提供了一个持续的、高质量的信息输入源。毕业后,同学会的活动、校友的私下聚会,都在不断地更新你对商业世界的认知。今天听到A同学在东南亚市场的最新布局,明天听到B同学对人工智能产业的独到见解,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你脑中拼接,会形成一幅远比公开资讯更真实、更前沿的商业地图。说白了,这个圈层就像一个永不毕业的“私人董事会”,在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持续为你赋能。这种“外力”的加持,能让你在关键时刻,比别人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共生关系:一体两面

那么,思维和人脉,究竟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更像一个哲学思辨: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是一体两面。一个没有深度思维能力的人,即使身处高端人脉圈,也难以真正融入,更无法创造价值。反之,一个思想深邃但与世隔绝的人,其才华也难以找到施展的舞台。

一个更准确的描述是:思维方式是“1”,人脉圈层是后面的“0”。没有思维方式的根本性提升,你这个“1”立不起来,再多的人脉资源(0)也毫无意义,你无法识别机会,无法与高人对话,无法贡献独特的价值,最终只会被圈层边缘化。而当你通过学习,将自己这个“1”打磨得足够坚实、足够有分量时,高质量的人脉圈层会让你的价值呈指数级放大。你的一个想法,可以通过同学的网络迅速找到资本、技术和市场的支持,从1变成10、100甚至1000。

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理解。思维方式的提升,好比是给你换上了一台性能强劲的“中央处理器”(CPU)。而人脉圈层的拓展,则是为你接通了覆盖全球的“高速互联网”。没有强大的CPU,再快的网速你也处理不了海量信息,只会卡顿死机;而没有互联网,你的CPU再强,也只能进行单机运算,无法连接世界,创造更大的价值。EMBA的真正魔力,就在于它同时为你升级了CPU,并接通了互联网。这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共同构成了你毕业后最核心的竞争力。

思维与人脉:一个直观对比

维度 思维方式的改变 人脉圈层的改变
核心本质 内功,认知深度的挖掘,是“渔” 外力,资源广度的链接,是“鱼”
获取方式 课堂学习、案例研讨、教授指导、深度思考 同学互动、校友活动、团队项目、共同经历
长期价值 影响一生的决策质量和人生格局,价值随时间递增 提供即时和持续的机遇与支持,价值需用心维护
外在表现 谈吐更有深度,看问题更系统,决策更具前瞻性 解决问题的路径更多元,获取信息的渠道更高效

超越两者的价值

当我们把讨论局限于思维和人脉时,可能还忽略了EMBA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甚至可以说是终极的价值——自我认知与人生格局的提升

在EMBA这个“高手如云”的环境里,你会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重新认识自己。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优点,在同学中只是平均水平;而你从未在意的某个特质,却可能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这种来自同侪的、坦诚的反馈,如同一面面镜子,让你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长板、短板和盲区。这种深度的自我认知,是未来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前提。许多人在读完EMBA后,做出了重大的职业转换,或是开启了全新的创业方向,其根本驱动力,往往源于这场对自我的重新发现。

此外,顶级的EMBA项目,如长江商学院,非常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培养。课程中会融入大量哲学、历史、艺术乃至公益的元素。这些看似与商业“无关”的内容,恰恰是在提升一个企业家的“格局”。它让你思考商业的终极目的,让你理解财富的社会意义,让你在追求利润之上,还能心怀一份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感。当你开始思考“我的企业能为这个社会留下什么”时,你的境界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意人。这种格局的提升,会让你在面对诱惑时更有定力,面对困境时更有韧性,最终成就一番更受人尊敬的事业。

结论:一场以内养外的全面进化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读完EMBA,最大的改变是思维方式还是人脉圈层?”

答案已经清晰:这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改变,是一场由思维方式这个“内核”驱动,通过人脉圈层这个“外延”来放大,最终实现自我认知和人生格局全面提升的“系统性进化”。

对于即将或正在攻读EMBA的管理者而言,与其纠结于哪个更重要,不如思考如何最大化地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锤炼自己的思维“内功”;在课外,真诚地与同学交往,构建有价值的信任“网络”。将学到的新思维,应用到与同学的交流和合作中;再将从人脉中获得的新信息、新视角,反哺到自己的思考体系中。

最终你会发现,读EMBA最大的收获,既不是一套僵化的理论框架,也不是一本厚厚的通讯录。而是你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思维更深邃、视野更开阔、内心更笃定、连接更广泛的领导者。这,才是EMBA教育所能赋予一个人的,最宝贵且无法被夺走的财富。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