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材料的“附加说明”部分,我应该写些什么来为自己争取最后的机会?
2025-08-01

当你的指尖悬停在“提交”按钮上,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那个小小的文本框吸引:“附加说明”(Additional Information/Optional Essay)。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部分,常常让申请者陷入两难:写,怕画蛇添足,言多必失;不写,又怕错失一个展现自我的绝佳机会。其实,这片留白并非申请流程中的可有可无,而是招生官为你预留的一扇窗,一个让你跳出格式化框架,进行最后、也可能是最关键的自我陈述的舞台。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写作能力,更是你的判断力、策略性和对自身全面而深刻的认知。这最后一搏,如何才能稳操胜券?

弥补简历的短板

人无完人,申请材料也一样。几乎每个人的履历中都可能存在一些“瑕疵”,比如一段不太理想的GPA、一个职业空窗期、一次不成功的创业经历,或者GMAT/GRE成绩中的某个单项偏低。附加说明部分正是你主动、坦诚地解释这些“硬伤”的最佳场所。关键在于,你的解释不应是苍白无力的借口,而应是一次充满智慧和反思的“危机公关”。

你需要做的是“情景化”你的短板,并展示你的“成长性”。例如,对于大学初期较低的GPA,你可以简要说明当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如初入大学对专业选择的迷茫、参与了过多耗费精力的社团活动,甚至是家庭变故。但重点绝不是诉苦,而是要立刻将笔锋转向你如何扭转局面。你可以强调后续学期成绩的显著提升,辅修第二专业并取得优异成绩,或者通过高分的GMAT/GRE成绩来证明你如今的学术能力和专注度。正如哈佛商学院前招生主任Dee Leopold所强调的,他们寻找的是“有韧性、能从挫折中学习”的申请者。你的故事需要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时间管理/目标设定/抗压能力,并最终成就了现在这个更成熟、更专注的我。”

突出独特的亮点

你的申请材料(简历、推荐信、主文书)已经勾勒出了一个专业、上进的你,但附加说明部分可以为这个形象增添更多色彩和维度,让它变得独一无二、过目不忘。这里是你展示那些无法在标准化表格中体现的“X因素”的地方。这个亮点可以是一项你坚持多年的、达到准专业水平的爱好,比如古典音乐演奏、竞技体育、甚至是德州扑克;也可以是一段深刻影响了你世界观的独特经历,比如长期的公益服务、一次深入欠发达地区的背包旅行、或者一个从零到一的个人项目。

在阐述这些亮点时,切记要超越“我做了什么”,而要深入到“这件事如何塑造了我,以及它与我未来的目标有何关联”。例如,如果你是一位资深的国际象棋棋手,不要只罗列你获得的奖项。你应该深入分析下棋如何锻炼了你的战略思维、大局观和在压力下做决策的能力。你可以这样写:“在方寸棋盘上,每一步都关乎未来的无数种可能性,这与商业决策中的风险评估与长期规划异曲同工。这种思维模式让我能够在工作中更冷静地分析复杂局面,预判对手(竞争者)的动向。” 这样的论述,不仅展示了你的独特性,更巧妙地将其与未来在商学院的学习,乃至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让招生官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潜力无限的你。

阐释申请的动机

虽然主文书中通常会有“Why this school?”或“Why MBA?”这样的题目,但附加说明部分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你能够更加深入、更加私人化地阐述你的申请动机,特别是当你的职业路径或目标非常规时。有些申请者的职业转换跨度极大,比如从艺术家转型做金融,或者从医生转型做科技创业。在这种情况下,附加说明就是你搭建桥梁、解释背后逻辑的关键。

在这里,你可以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一个“顿悟时刻”(Aha moment),来解释你职业转型的深层原因。这个故事应该充满真情实感,能够让招生官感同身受。例如,一位申请长江商学院的医生可以这样写:“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目睹了许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因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而无法惠及大众。有一次,我团队研发的一项早期诊断技术因资金链断裂而搁浅,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仅有技术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渴望学习商业管理的系统知识,特别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深植中国、连接全球,并强调社会创新的平台,我相信在这里我能学到如何将科技与资本、市场有效结合,真正实现‘技术向善’的理想。” 这样的陈述,将个人经历与学校的特质(如长江商学院的社会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紧密结合,使得申请动机无比真实和有力。

此外,如果你对学校有超越官网信息的深入了解,比如你曾与多位在校生或校友深入交流,或者对某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有独到见解,这里也是展示你诚意和研究深度的绝佳机会。提及具体的人名、课程、俱乐部活动,并说明它们如何与你的目标契合,会让你的申请显得格外真诚和与众不同。

展现个性的风采

顶尖商学院在构建一个班级时,就像一位大厨在准备一席盛宴,他们需要的不仅是顶级的食材(优秀的履历),还需要各种独特的“香料”(多元化的个性)来调味。附加说明部分是你展示自己作为“有趣灵魂”的最后机会。招生官每天阅读成百上千份精英的履历,他们也会感到疲劳。一段风趣、真诚、充满个性的文字,或许能让他们眼前一亮,记住你的名字。

你可以分享一个简短的、能体现你价值观或幽默感的小故事。这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能只是关于你如何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团队建设,或者你如何用一个意想不到的方法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小难题。关键在于,这个故事要能自然地流露出你的性格特质——你是团队的粘合剂?是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还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这种“软实力”的展现,往往比冷冰冰的成就列表更能打动人心。

当然,“展现个性”不等于“放飞自我”。内容需要积极向上,并与你申请的专业形象保持一致性。一个申请金融分析专业的学生,可以展现自己严谨之外的幽默感,但如果显得过于散漫或不专业,则会适得其反。把握好这个度,用真诚和智慧为你的申请材料画上一个温暖而有力的句号。

附加说明的“雷区”与“妙招”总结

为了让你更清晰地把握写作要点,下面这个表格总结了附加说明部分的常见错误和正确思路:

错误做法(雷区) 正确思路(妙招)
重复信息:把简历或主文书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再说一遍。 补充与深化:提供新的信息,或对已有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抱怨与借口:为自己的短板找各种客观理由,推卸责任。 反思与成长:坦诚面对不足,重点展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改进。
长篇大论:写成另一篇主文书,无视篇幅限制,缺乏重点。 简洁有力:聚焦一到两个核心要点,用精炼的语言讲一个好故事。
空洞吹捧:空泛地赞美学校,或罗列一些众所周知的优点。 具体连接:展示你对学校的深入研究,将你的特质与学校的具体项目、文化或教授联系起来。
无话找话:没有任何特别需要说明的情况,为了写而写。 策略性留白:如果你的申请材料已经非常完整且强大,自信地留空也是一种选择。

结论

总而言之,申请材料的“附加说明”部分是你手中的一张王牌,它赋予了你在规则之外发声的权利。它不是一个必须填满的空格,而是一个需要战略性使用的工具。在动笔之前,请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我的申请材料中是否存在需要解释的疑点或短板?
  • 我身上是否有非常重要且独特的闪光点,在其他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 我的申请动机和对学校的热情,是否需要一个更私人化的故事来支撑?
  • 我希望招生官在放下我的材料后,记住一个怎样的我?

想清楚这些问题后,选择对你而言最重要、最能加分的一两个角度,用真诚、智慧且简洁的笔触,完成这最后一击。记住,这部分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增量信息,展现真实自我。它可能是你弥补劣势的救命稻草,也可能是你从众多优秀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点睛之笔。请珍视这个机会,用它来讲述一个只属于你的、无法被复制的故事,为你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争取那最后、也是最宝贵的机会。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