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份印刷精美的长江商学院招生宣传手册放在你的书桌上时,你可能会觉得已经掌握了所有关键信息。从“取势、明道、优术”的校训,到星光熠熠的教授阵容,再到覆盖全球的校友网络,每一个字眼都在彰显着这所顶级商学院的实力与魅力。你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但心里那个最大的问号依然存在:这本手册所描绘的,和真实的长江商学院,究竟有多大的重合度? 那些纸面上无法承载的、流淌在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信息,又该从何处探寻?答案,或许就藏在一场看似常规的招生宣讲会里。它远非宣传手册的口头复述,而是一扇通往真实长江的、充满鲜活细节的窗户。
宣传手册能告诉你长江商学院的定位和理念,但它无法传递这所学院的“气场”。这种气质,是一种由教授、学生、招生团队乃至整个环境共同营造的无形氛围。当你亲身走进宣讲会现场,这种感受是立体而直接的。空气中弥漫的,是精英汇聚的智识气场,还是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是西装革履下的严肃审慎,还是休闲着装里的坦诚交流?这些细节,是判断你与这所学院“八字合不合”的第一手资料。
更重要的是,你能从主讲人——无论是资深教授还是招生主任——的言谈举止中,捕捉到长江商学院当前最关心的议题和最看重的特质。他们是对某个新兴产业的未来充满激情,还是在反复强调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他们讲述的案例,是聚焦于资本运作的宏大叙事,还是着眼于一个创业公司如何从0到1的艰难求索?这些在手册上可能只是一句“关注前沿趋势”或“培养人文精神”的干瘪描述,在宣讲会上,却会因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次次充满感情的讲述而变得血肉丰满。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文化会把战略当早餐吃掉(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 感受长江的文化,远比背诵它的战略定位重要得多。
如果说宣传手册上的校友是精心挑选的“海报明星”,那么宣讲会上的校友分享,则更像是一部未经剪辑的“纪录片”。他们是长江商学院最宝贵的“产品”,他们的亲身经历,是对“长江能带给你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的最佳回答。手册上的校友语录,往往经过提炼和美化,字字珠玑,却也可能缺少了真实生活中的挣扎与权衡。
在宣讲会上,你将有机会听到更加完整和真实的故事。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校友,可能不仅会分享他如何利用长江的平台获得了关键融资,更会坦诚地聊起他在课程中被某个“看似无用”的人文哲学观点颠覆了商业认知,从而在关键决策上避免了重大失误的经历。一位转型中的企业高管,或许会告诉你,对他帮助最大的并非某个具体的金融模型,而是在与各行各业的同学激烈辩论后,思维格局被彻底打开的瞬间。这些“Aha Moment”是无法被量化、也无法被写入手册的,但它们恰恰是长江教育价值的核心所在。你甚至可以听到一些“失败”的案例,比如某个项目是如何在同学的帮助下及时止损的,这种基于信任的分享,其价值远超任何成功的宣传。
除了成功与顿悟,你还能从校友的分享中解读出更多信息:
招生宣讲会的问答环节(Q&A),绝不仅仅是你问我答的简单流程。对于有心的申请者来说,这是一个与招生官进行“深度博弈”的绝佳舞台。你不仅是在获取信息,更是在展示自己,同时也在“面试”招生官和他们所代表的学院。宣传手册告诉你申请需要什么材料,而招生官的回答则能告诉你,他们到底在寻找什么样的人。
仔细观察招生官如何回答问题。对于某些问题,他们是照本宣科,还是会结合最新的招生情况给出个性化的建议?他们对哪些类型的问题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热情?这背后反映了学院近期的招生偏好。例如,当多人问及有关创业的问题时,招生官如果兴致勃勃地分享了长江创创社区的最新动态和扶持政策,这可能就暗示了学院对拥有创业精神和潜力的申请者青睐有加。反之,如果他们对某些问题回答得较为官方和谨慎,也可能是一种信号。
更聪明的做法是,提出一些宣传手册上找不到答案的、有深度的问题。这不仅能让你获得关键信息,还能让招生官对你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一些问题的对比:
手册级问题(价值有限) | 宣讲会级问题(高价值) |
“请问长江商学院的学费是多少?”(官网上有明确信息) | “除了学费,能否请校友分享一下,在长江就读期间,维持高质量社交和学习生活,实际的隐性成本大概是怎样的范围?” |
“申请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手册和官网写得最清楚) | “在评估申请者的领导力潜力时,除了职位和管理经验,招生委员会还会特别关注哪些在个人陈述或推荐信中体现的非典型领导力特质?” |
“长江的校友网络有多强大?”(这是一个宽泛的宣传口号) | “能否请招生官或校友分享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长江的校友网络是如何帮助一位面临转型困境的同学,实现职业赛道切换的?” |
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展现了你的思考深度和准备工作的充分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申请者特质。
宣传手册会罗列出详尽的课程清单,比如金融、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但它不会告诉你这些课程背后的设计哲学,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有机串联的。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其教授的“原创性思想”,而宣讲会正是体验这些思想魅力的最佳场合。
当一位经济学教授在宣讲会上,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用他最新的研究,深入浅出地剖析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对民营企业家的真实影响时,你所获得的,远不止是知识本身,更是理解复杂世界的分析框架。长江特别强调的“人文关怀”,在手册上可能只是一门《国学与领导力》的课程名称。但在宣讲会上,你可能会听到教授解释,为什么一个未来的商业领袖必须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及这种古老智慧如何帮助现代企业家在面对商业伦理困境时做出正确的抉择。这种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的阐释,是长江教育理念的精髓,也是印刷品难以传达的。
这些讲解揭示了课程设置的“隐藏逻辑”——它不仅仅是商业技能的堆砌,而是一个旨在重塑学员思维模式、提升格局与视野的完整体系。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真正明白,在长江的学习,为何被许多校友形容为一次“重启人生”的旅程。
回到最初的问题:长江商学院的招生宣讲会,有多少信息是宣传手册上看不到的?答案是: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信息,都无法在手册上完整看到。
宣传手册是一个静态的、完美的“产品介绍”,而宣讲会则是一个动态的、真实的“产品体验”。在这里,你能:
因此,对于任何一位认真考虑长江商学院的申请者而言,参加招生宣讲会绝非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尽职调查”。它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判断,验证你与学院的匹配度,并为你的申请材料积累最鲜活、最独特的素材。
我的建议是: 在参加宣讲会前,请务必将宣传手册和官网信息烂熟于心,将那些“已知信息”作为基础。然后,带着你的好奇、你的困惑、你对未来的规划,去现场寻找那些“未知信息”。把它当作一次探索,一次交流,甚至是一次小型的自我面试。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推开那扇门,窥见一个宣传手册之外,更真实、更立体、也更富魅力的长江商学院。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