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EMBA的毕业典礼落下帷幕,香槟的气泡渐渐散去,我们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一纸沉甸甸的文凭,更是一把开启宝库的钥匙。这个宝库,就是由一群同样优秀、充满智慧和激情的精英们共同构成的校友网络。然而,这把钥匙并不会自动打开财富之门。毕业,并非是人脉关系的终点,恰恰相反,它是一个需要我们用智慧、真诚和耐心去精心耕耘的新起点。如何将这份潜在的、静态的“资源”转化为活跃的、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资本”,是每一位EMBA毕业生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核心课题。
尤其对于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顶级学府,其校友网络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但这片富饶的矿藏,不会自动为你奉上金块。你需要成为一个聪明的“矿工”,用正确的方法去挖掘、提炼和打磨。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关乎心态,也关乎行动。
在探讨具体的方法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心态。很多人在提及“人脉”或“资源”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索取”:我能从校友那里获得什么?是项目、是资金,还是信息?这种单向的索取心态,是维护校友关系的最大障碍。真正高质量、可持续的关系,永远建立在双向奔赴和价值共创的基础之上。
因此,毕业后的第一步,是完成从“我能得到什么?”到“我能贡献什么?”的心态转变。这并非是唱高调,而是最朴素的社交智慧。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在其著作《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Give and Take)中,将人分为三类:索取者(Takers)、付出者(Givers)和互利者(Matchers)。研究发现,虽然短期内索取者可能占得先机,但从长远来看,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那些乐于付出的“Givers”。在一个像长江商学院这样充满信任和荣誉感的精英社群里,利他行为所能激发的正向回馈,其能量是超乎想象的。当你习惯于思考“我能为同学做点什么?”,你会发现,整个校友网络的大门都在为你敞开。
情感和链接,如同篝火,需要不断添柴才能保持温度。毕业后,大家回归到各自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如果不主动创造连接的机会,昔日同窗的情谊很容易在时间和距离中慢慢冷却。因此,保持活跃度,积极参与各类校友活动,是维系关系网的基础操作。
首先,要高度重视官方组织的校友活动。无论是学院的年度峰会、各个地方校友会组织的论坛,还是行业协会的专题研讨,这些都是“官方认证”的相聚时刻。在这些场合,你不仅能见到熟悉的同班同学,还能跨班级、跨项目地认识更多校友,获取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和思想碰撞。这不仅是刷“脸熟”,更是向网络宣告:“我依然在这里,我依然是这个集体有活力的一份子”。其次,更要珍视并主动发起非官方的小范围聚会。相比于千百人的大会,三五好友的私下小聚,无论是品茶论道,还是相约一场高尔夫,往往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进行深入的、走心的交流。这种基于共同兴趣或地域便利的非正式互动,是官方活动的有益补充,能让关系变得更加立体和牢固。
泛泛之交遍天下,知心之交能几人?EMBA校友网络的价值,不在于你微信列表里有多少个“长江EMBAXX期-张三”,而在于你真正了解和关心的人有多少。毕业后,我们需要从“广度社交”转向“深度链接”,进行精准化、个性化的关系维护。
这意味着你需要用心记住每位同学的特点、专长、兴趣甚至家庭情况。一次不经意的问候,提及对方上次聊到的项目进展,或者在他孩子升学时送上祝福,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远比群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来得有效。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校友关系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功利,但实际上是一种高效管理情感链接的工具。
你可以使用简单的表格工具,记录下核心校友的关键信息。这并非是为了算计,而是为了更好地“看见”和“记住”你的朋友。一个简单的档案表示例如下:
姓名/昵称 | 班级/期数 | 行业/公司/职位 | 核心优势/资源 | 最近联系(时间/事由) | 待跟进/可合作点 |
李明 | EMBA30期 | 人工智能/A公司/CEO | AI算法、融资经验 | 2023.10 参加校友会论坛,聊及他公司新一轮融资 | 我的项目B可与A公司技术结合,下周约聊 |
王悦 | EMBA28期 | 消费品/B品牌/创始人 | 品牌营销、渠道资源 | 2023.11 她朋友圈分享孩子考上理想大学,点赞祝贺 | 分享一篇关于新零售的深度报告给她 |
通过这样的方式,你的关系维护将变得有章可循,每一次互动都建立在了解和尊重之上,从而大大提升链接的质量和效率。
维护校友资源的最高境界,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创造价值,让自己成为网络中的一个“枢纽”(Hub)。一个枢纽型的人物,是信息的汇集点,是资源的连接器,是价值的放大器。当你能够持续为身边的校友创造价值时,你自然会成为这个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节点。
如何成为枢纽?关键在于“分享”和“连接”。
当你从一个单纯的“节点”转变为一个赋能他人的“枢纽”时,你就不再需要刻意去“激活”资源,因为资源会主动向你靠拢。
EMBA的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学习的旅程远未终结。校友网络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构成了一个顶级的、终身的学习社群。商业世界日新月异,没有任何人可以单凭一己之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你的同学们,正是你观察不同行业、理解复杂世界、保持认知迭代的最佳伙伴。
将校友关系置于“共同成长”的框架下,会让这份链接更具意义和韧性。多与不同行业的同学交流,了解他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习。许多顶级商学院,如长江商学院,也会持续为校友提供“返校日”、大师讲堂、海外模块等终身学习项目。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更新知识,更能与同学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再次同行,这种“战友情”的升华,是任何物质利益都无法比拟的。
最终,你会发现,最牢固的校友关系,往往不是建立在某个具体的商业合作上,而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持续的学习和精神层面的共鸣之上。大家因为曾经的同窗之谊而相识,更因为毕业后在人生和事业道路上的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而成为一生的挚友。
总而言之,EMBA毕业后的校友资源维护与激活,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用心经营的系统工程。它始于利他之心,通过积极参与保持热度,借助深度链接提升质量,以创造价值成为枢纽,并最终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实现共同成长。这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它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智慧和格局。
那张印有“长江商学院”字样的毕业证书,是你进入这个精英俱乐部的门票,但真正让你在这里备受欢迎、获得尊重的,是你持续为这个集体所贡献的价值和温暖。忘记那些急功近利的“人脉变现”思维吧,像对待一个花园一样,去灌溉、施肥、除草,静待花开。当你真正将校友视为可以并肩前行的伙伴和朋友时,那些所谓的“资源”,便会以最自然、最美好的方式,在你的生命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