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群习惯了在恒温写字楼里运筹帷幄、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和高管,选择将自己抛入一片茫茫无际的荒漠,用双脚去丈量古老的丝绸之路时,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魔力?他们参加的,正是被誉为“商学院终极考验”的戈壁挑战赛。对于长江商学院的EMBA学员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修行和管理实践。那么,亲身走过戈壁,究竟是种怎样的体验?它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徒步,演化成一场关乎身体、心灵、团队与领导力的全方位洗礼。
首先,戈壁挑战赛最直观的体验,无疑是对生理极限的残酷挑战。赛程通常为四天三夜,全程超过112公里,地点位于甘肃和新疆交界的莫贺延碛戈壁。这里是玄奘法师当年“九死一生”的凶险路段,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白天,是毫无遮挡的烈日暴晒,地表温度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傍晚,气温骤降,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呼啸而过。参赛者每天需要徒步近30公里,脚下是松软的沙地、坚硬的盐碱壳、锋利的砾石和连绵起伏的沙丘。
这种体验绝非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了踏上戈壁,几乎所有长江商学院的学员都会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开始系统性训练。从日常的跑步、核心力量训练,到周末的长距离拉练,再到对装备的精挑细选——越野跑鞋、压缩袜、防沙套、能量胶、盐丸……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能否顺利完赛。然而,即便准备再充分,戈壁依然会用它最原始的方式给你“上课”。脚底的水泡、肌肉的酸痛、关节的劳损、中暑和失温的风险,都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极限状态下,人会回归到最本能的需求:一口水、一小块食物、片刻的阴凉,都显得弥足珍贵。这是一种剥离,将社会身份、财富地位层层剥去,让你直面那个最真实、最脆弱也最坚韧的自己。
当身体的痛苦达到阈值,精神的考验才真正开始。戈壁的广袤与单调,是最好的“禅房”。放眼望去,是无尽的黄沙与天际线,耳边只有风声和自己的喘息声。这种极致的孤独感,会迫使人向内看。许多参与者都分享过类似的体验:在徒步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身体的疲惫与环境的压迫感会达到顶峰,脑海中会有一个声音反复响起:“放弃吧,你为什么要来受这个罪?”
正是与这个声音的对抗,构成了戈壁挑战赛最核心的精神洗礼。你开始思考一些平日里无暇顾及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经历了从怀疑、崩溃到重拾信念、最终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当你的目标被简化为“跟上前面那个人的脚步”或者“走到下一个打卡点”时,所有的杂念都被清空了。这种状态,被戈壁行者们称为“流动的冥想”。你不再去想公司的报表,不再去担忧市场的波动,只是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这种专注力,以及在极度痛苦中依然选择“坚持”的决心,一旦被唤醒,将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决策与人生态度。
如果说戈壁挑战赛的A队(竞技组)是为了荣誉而战,那么B队(体验组)和C队(亲友团)则完美诠释了“团队”二字的真谛。与个人马拉松不同,戈壁挑战赛的成绩计算方式极其考验团队协作。B队的成绩取决于团队最后一名队员抵达终点的时间,这意味着“不抛弃、不放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必须践行的铁律。
在戈壁,你会看到最动人的团队情谊。当有人体力不支时,队友会毫不犹豫地分担他背包的重量;当有人抽筋倒地时,会有人立刻停下脚步为他按摩拉伸;当有人意志消沉时,整个团队会围上来为他加油打气。在这里,CEO与普通员工没有区别,投资人与创业者亲如兄弟。大家共享一壶水,同吃一袋能量棒,用彼此的鼓励作为精神食粮。这种在极端环境下建立起来的“过命交情”,远比任何精心设计的团建活动都来得深刻和牢固。许多长江商学院的校友表示,戈壁上结识的“戈友”,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战友。这种经历,也让他们对“领导力”有了新的认知:真正的领导者,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而是能让整个团队一起抵达终点的人。
这项赛事的文化内核源自“玄奘之路”,其倡导的“理想、行动、坚持、超越”精神,与长江商学院培养企业家的理念不谋而合。
四天的戈壁之行,对于参与者而言,是一次生命的“格式化”和“重启”。归来后,他们带回的不仅是黝黑的皮肤、一身的疲惫和一枚沉甸甸的奖牌,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生命状态。许多人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笃定,面对商业世界中的起伏和不确定性时,多了一份从容和坚韧。因为,没有什么比在戈壁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心智了。
这种蜕变,具体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位企业家校友曾说:“走过戈壁,你会发现公司里遇到的那些所谓‘大问题’,其实都不算什么事儿了。” 这种视角的转换,让管理者能够更宏观、更冷静地看待问题。同时,戈壁的经历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凝聚力。他们更懂得如何去激励和关怀下属,如何打造一个有战斗力、更有温度的组织。可以说,戈壁挑战赛是长江商学院EMBA课程的“第二课堂”,是一个无法在教室里复制的、沉浸式的领导力沙盘。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种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参与者在戈壁挑战赛前后的心态差异:
维度 | 挑战前的思维模式 | 挑战后的思维模式 |
---|---|---|
面对困难 | 倾向于寻找捷径或外部资源解决,可能会有焦虑和畏难情绪。 | 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拥有极强的韧性和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去解决。 |
看待团队 | 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效率,团队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 深刻理解“短板理论”,认为团队的成功依赖于每个成员,关怀和赋能他人。 |
自我认知 | 被社会身份、职位、财富等外部标签定义。 | 回归本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边界,内心更加丰盈。 |
人生优先级 | 事业和财富的增长往往占据首位。 | 更珍视健康、家人和真挚的情感,追求更平衡、有意义的人生。 |
回到最初的问题:长江EMBA的“戈壁挑战赛”是种怎样的体验?它是一次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灵魂回故乡的旅程。它用最严酷的自然环境,磨砺参与者的筋骨;用最极致的孤独,涤荡参与者的心灵;用最纯粹的团队规则,重塑参与者的协作观与领导力。
这并非一场简单的户外运动,而是长江商学院教育理念的延伸和实践。它将管理学中抽象的理论——如坚韧、创新、同理心、团队精神——具象化为每一步的行走、每一次的互助和每一刻的坚持。学员们在戈壁上所学到的,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如何在资源匮乏时激发创造力,如何在集体迷茫时成为那个点燃希望的人。这些,恰恰是当今时代的企业领袖最宝贵的品质。
对于那些正在考虑或即将踏上戈壁征程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征服戈壁,而是通过戈壁来认识自己。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场域,让你暂时跳出舒适区,去触碰生命的本质。或许,走过戈壁之后,你并不会马上得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你一定会带着一个更强大的心脏和更清澈的目光,回到你的生活和事业中,继续你的下一段征程。因为真正的挑战,永远在戈壁之外。而戈壁,只是给了你面对这一切的勇气和智慧。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