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偏好
长江商学院在就业领域上对金融、互联网和快消品行业有较高的偏好。根据长江商学院的就业报告,2019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中,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到34.8%,其次是互联网和快消品行业,分别占比19.6%和15.6%。这与长江商学院的定位和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强调金融和商业管理教育。
中欧商学院则更注重多元化行业布局。其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中,金融行业占比为32.4%,位居第一,其次是制造业、互联网和咨询行业,分别占比15.4%、14.5%和12.7%。中欧商学院的多元化行业布局体现了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
2. 行业发展前景
长江商学院毕业生在金融行业的就业,与其课程设置紧密相关,如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长江商学院毕业生在金融领域的就业前景较好。
中欧商学院毕业生在制造业的就业,得益于其课程中对供应链管理、工业4.0等方面的重视。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欧商学院毕业生在制造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1. 地区偏好
长江商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地区上更倾向于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根据长江商学院的就业报告,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中,一线城市占比达到63.2%,其中上海占比最高,为24.2%。
中欧商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地区上则较为分散,一线城市、二线和三线城市占比相对均衡。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中,一线城市占比为48.3%,二线和三线城市占比分别为31.4%和20.3%。
2. 地区发展潜力
长江商学院毕业生在一线城市的就业,与其追求高薪、高发展机会的需求密切相关。然而,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较高,竞争激烈。
中欧商学院毕业生在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就业,则体现了其对区域发展的关注。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发展潜力逐渐显现,中欧商学院毕业生在这些城市的就业前景值得期待。
1. 职位偏好
长江商学院毕业生在就业职位上更倾向于管理岗位,如金融分析师、项目经理等。根据长江商学院的就业报告,2019届毕业生就业职位分布中,管理岗位占比达到52.2%,其中金融分析师占比最高,为22.4%。
中欧商学院毕业生在就业职位上则较为均衡,管理岗位、专业岗位和综合岗位占比相对接近。2019届毕业生就业职位分布中,管理岗位占比为48.6%,专业岗位和综合岗位占比分别为27.9%和23.5%。
2. 职位发展空间
长江商学院毕业生在管理岗位的就业,有助于其职业晋升和薪酬增长。然而,管理岗位的竞争激烈,需要具备较强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中欧商学院毕业生在专业岗位和综合岗位的就业,为其提供了更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这些岗位要求毕业生具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其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长江商学院与中欧商学院在就业领域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长江商学院在金融、互联网和快消品行业有较高的偏好,毕业生更倾向于一线城市就业,职位上更倾向于管理岗位。中欧商学院则注重多元化行业布局,毕业生在就业地区和职位上较为均衡。这些差异反映了两所商学院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针对这些差异,长江商学院可以进一步拓展多元化行业布局,关注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发展机遇;中欧商学院可以加强管理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在管理岗位的竞争力。同时,两所商学院都应关注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在职场中的发展潜力。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