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江online  >  《长江》2014年9月号  >  封面故事  

绿色建筑:创造新天地

上海愚园路上有一幢从外面看起来颇为普通的楼房,然而一走进去,却仿佛进入另外一个天地——里面的空间好像一艘船,中间是光线充足的中庭,两边分布着一个个独立的“船舱”。爬上天台,又是一片景象,屋顶花园里整整齐齐地种着各式蔬菜,日落之后,还能坐在天台上看一场露天电影。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幢楼的能耗要比相似规模的房子少许多。

“这幢建筑是由两幢过去用作浴室的房子改造而成的,我们按照绿色建筑的方式进行了设计。” 上海可持续发展中心创始人之一兼项目总监Thomas Austerveil是这个改造项目的建筑设计师。“我们把两幢楼之间的外立面打开,创造出一个中庭,让自然光能够进来,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用于光照的能源。我们还对旧窗户进行改造,把它变大,同时采用比较细的窗框,增加光照,尽量放大楼宇之间的通风效果。”

这样的被动式设计手法也被应用在了千里之外的新金带小学建设中。“我们的造价是3000元/平方米,相比普通的小学造价2500元/平方米,只是贵了一点点,但是可以让小学变得更加环境友好。”曾经参与项目设计的设计师周有为介绍,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采用了很多窗户,让通风更加顺畅,用软件来计算光线,让学生更多地利用自然光。建筑物中的保温材料是从汶川地震的受损建筑物中取得的。学校中央还保留了当地的梯田,学生们可以在餐厅屋顶上的绿色小农场里种植农作物。学校里产生的污水由湿地里植物进行净化,最后这些水被用来冲洗卫生间,还可以浇灌农作物。

这些应用在建筑物上的绿色设计元素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旁,不仅仅是体现在这些特别的项目上,更多的普通楼宇也开始探求“绿色建筑”的身份。根据《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定义,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政府驱动  绿建利好

“至2014年年初,我国既有建筑总面积已达到500亿平方米,其中节能建筑为88亿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7.6%。我国2013年新建房屋面积超过30亿平方米,其中节能建筑面积为14.4亿平方米。中国建筑运行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7.5%,若加上建筑的建造及建材生产过程产生的能耗,全生命周期合计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5%以上。”从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中节能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董事长冯海晨所列出的一串数字中,足以看出绿色建筑的增长趋势以及绿色建筑对节能的重大意义所在。

在绿色建筑数字增长的背后,目前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政府,一系列“绿建利好”政策正在出台。消费者因为购买绿色建筑,甚至还可以获得奖励。从2014年1月20日起,消费者如果在厦门购置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有可能拿到3700到7600元不等的契税返还金额,前提是,入手的房子必须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这是厦门市年初刚出台的《厦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里的新规定,也是国内首次提出给予绿色建筑购房者一定比例的契税返还,借此撬动消费者这个重要的市场角色。

虽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早在2006年已经出台,但在政府正式将绿色建筑列为工作重点前,国内依靠产业推动起来的绿色建筑市场规模实在有限,一直到2010年,全国申请绿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也不超过100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绿色建筑与生态城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慧峰提到,截至2014年初,国内共有1000多个绿色建筑项目,其中有900多个是在近三年内诞生的。

“主要还是政策影响,之前虽然推出了标准,但是地方没有政策出来。后续有了2012年的实施意见,2013 年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整个行业才很快地在推动。”正如田慧峰所言,2012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13年颁布的国办发一号文《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令中国的绿建市场开始活跃。整个2013年,几乎每个月都有省市出台关于绿色建筑的实施方案、配套细则,并佐以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江苏省的实施力度走在了其他省市的前面,它不仅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还制定了更长远的目标,即到2020年,全省5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路径,与新加坡颇为相似。2005年,新加坡颁布了针对绿色建筑的Green Mark认证系统,开启了绿色建筑之旅。当年获得Green Mark认证的建筑项目只有17个,总计110万平方米。八年之后,新加坡的绿色建筑总规划已经进入到了第三轮。截至到2013年9月,1696个项目、总计4950万平方米获得了Green Mark认证。

“产业驱动的模式,需要很长时间,但会有一些创新产生;而政府驱动,则能缩短产业发展的时间。新加坡在绿色建筑领域在这五年里的发展比澳大利亚10年的发展还要快。”来自澳大利亚的联盛亚洲控股公司CLT交错层压木材业务总经理杨小敏(Mann Young)对绿色建筑在不同市场上的两种发展模式深有感触。在2009年所颁布的《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蓝图》中,新加坡针对“可持续的未来”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其中包括到2030年,相比2005年能源效率提升35%,80%的建筑物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在我们国家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之中,只有不到10%的项目获得了运营的认证,有很多项目在设计的时候获得了高星级的评价,但是到运营评价的时候往往缺少有效的运营能力和真实的运行数据,达不到绿色目标,因此被我们称为‘伪绿色’项目。我们的运营水平不高,这个跟我们国家长期重建轻管是有关系的。”同济大学教授程大章指出目前中国绿建市场上所遇到的挑战。

相比之下,新加坡除了出台相应的法规,逐步推进绿色建筑标准适用的范围对象、适用程度,同时也关注达到认证标准之后建筑实际运营的状况。“Green Mark是以三年为单位的,三年之后要复查,看是否仍然符合标准。我觉得这个方法是对的,因为一栋建筑要运营50年,这就好比你买了一部车,你从来不检查车的引擎,那肯定是不行的。”杨小敏说道。

绿建撬动  市场释放

“在建筑物里面,其中2%~1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电梯。根据2012年的一份报告,2020年中国的绿色建筑比例将从现有的2%上升到50%,这里包含着巨大的机会。” Hanna Uusitalo是通力全球技术部环境总监,她所领导的团队总共有六七十人,这些人专注于环保领域,在通力全球的各个技术领域担任重要职位,希望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产品和服务中,让绿色成为推动通力创新的驱动力。

在占据了世界电梯市场近三分之二的中国市场上,通力的市场占有率从2005年的第8位一步步跃升,终于在2013年坐上了头把交椅。通力在中国市场上所取得的业绩,与其所提供产品的节能性密切相关。在Uusitalo看来,通力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来提升环保方面的成效:一是提升产品的生态特性;二是通过服务,比如从建筑设计、电梯改造及维护这些环节来改善环境问题;三是通过提升公司内部的运营管理,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节能企业来说,未来10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能源资源成本升高,导致国家对节能环保的空前重视,社会对节能环保问题高度敏感,以上几个因素都十分有利于节能产业的发展。现在起步的节能企业,往往一两年能够走完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道路,确实是节能环保行业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中节能建筑的冯海晨也有着相似的感受。

冯海晨所领导的中节能,看中的是中国城市供热供冷系统再造市场的机会。北方的传统集中供热地区,面临小型燃煤锅炉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燃气供热成本偏高、供热管网效率低下和既有建筑保温效率差等诸多问题。同时,集中供冷的市场已经形成。而在南方,集中供冷需求已经相当成熟,集中供热市场也逐步成熟。

“我们现在主要的投资项目,基本都是运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联合能源的思路,对城市供冷供热系统进行再造。”在冯海晨看来,中节能之所以能打开市场,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三种能力——方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投资能力。

“方案能力就是节能的思路和办法,我们成立了城市节能研究院,专门拿方案做设计;资源整合能力就是把最好的技术、产品和工程队,以及最便宜的资本统筹起来为客户服务,我们一直强调,中国节能的建筑节能是个开放的属于全社会的平台,是向行业全体成员开放的;投资能力就是‘我不卖工程也不卖产品,而是出钱帮客户做节能’,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方案,这种自信也会让客户放心。”目前,中节能已经在全国签署了1.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节能项目。

绿色建筑只有运营时真正体现其“绿色”本质,才能算名副其实,而要做到这一点的话,除了外部监管之外,更大的驱动力来自于商业模式。如今,日益兴起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渴望提升能效的业主的青睐。

“做一个工程,卖一种产品,这种业务模式的特点是售卖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能盈利,但客户不一定节能,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盈利的企业,其盈利的前提一定是客户的确取得了节能的效果,这种企业代表了节能产业的方向。” 冯海晨对节能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