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6日

先认识一下本次分享的小伙伴们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 李学楠(主持人)
宜信宜人贷总经理 方以涵
长江商学院EMBA2期校友、江苏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王满根
长江商学院MBA04级校友、米牛网联合创始人 吴小平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兼副秘书长,申万宏源证券TMT分析师 闻学臣

1
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

闻学臣: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从快到稳

我理解的第一个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是增长动力的转变,从资源要素的角度来讲,我们以前靠的是低价的劳动力和低价的资源能源的要素,现在就是提高它的效率,所以我们需要用创新、用技术的方式提高它的产出,从粗放型的经济走向集约型的经济;第二个特点是在未来更主要的是要把投资和出口两架马车转嫁成内需这个领域的驱动力;第三个特点就是从经济的增长速度来讲,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从快到稳。

方以涵: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P2P仍然机会很大

新常态下可能有一些利率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但目前整体来看,中国的P2P仍然算是蓝海,为什么呢?

美国的P2P,他们面向的是金融服务成熟市场上的一部分客户,让他们能得到更好的利率或者节约成本。在中国,从借款人说,大部分的需求是现有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的。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例,信用卡额度低,银行贷款难,从出借人来看,到目前为止中国整个P2P的投资人只有一百多万,在中国有投资行为的人里面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只是现在还处在一个市场挖掘的阶段。所以为什么我说P2P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而短期不会受到利率调整的影响很大?因为需求非常大,但供应却不够。

2
传统金融的转型策略与方向

吴小平:P2P资产端将趋轻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总理着急,亲自带队,全国调研;央行着急,15日出一季度数据,19日就降准100基点,08年以来未见;财政部长也着急,在清华发言,说担心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爬不出来。实业界而言,最直接问题是:企业总体利润率,与贷款加权利率倒挂。如果延续,那投资增速必然下行,出口后劲必然不足,就算消费能稳住,GDP还是不行。要GDP稳住,除了鼓励消费,还得依靠投资。但刚才说了,收益倒挂,投资信心不足。要解决信心,货币和财政要必须齐上阵。财政并不乐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给出其他积极信号,中央基建金额几乎无增长,而且地方政府,债务被规范、城投融资功能被遏制,GDP增速考核被脱钩,加上的官员不作为少作为现象普遍,难以期待。如果财政一时跟不上,那货币政策的放松力度必须相当大、时间相当长。既然旱情严重,必须大水漫灌,不能细管滴注,要让水渗透下去,穿越板结土壤,渗透到实业,尤其要真正渗透到中小微企业,才能真正有利总体熵情。这种货币力量,必须强力而持续。就算金融交易市场对实业资金产生虹吸效应,也是可以接受的代价。如此宏观背景下,说下P2P。

1.资产质量恶化概率提高,必须扎紧篱笆,做好内部风控。经济下行,到今年3月份,中国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到500亿元,创纪录。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5000亿元大关。这值得行业内庆贺。但从另一个方向讲,贷款待收余额也增加至1500亿元。不管你的资产端是什么,总得考虑这个存量的压力,风控如何,贷中贷后管理如何。经济下行,很多资产的质量会严重曝光,在组织资产方面,显然对企业管理者、合作伙伴的风控能力、资产辨识能力、投后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要求。必须扎好篱笆,不能让坏资产过多侵蚀本来就不甚宽裕的资产负债表。这个话题会衍生出投资人维权、政府监督力度、行业形象等一系列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必须提一提。

2.更多国资会顺势进入P2P行业。想想,谁更有机会接触到“好”的资产端?谁更有机会获得“各级政府”支持的新型行业发展项目?谁不愿意利用政府或国资公信力来获得超额网络信用来发展资金端?这个趋势大家要严肃重视。从政府平台讲,一般是地区政府金控或地区国资经营公司来组建,这两个端口对当地资产信息利用效率最高,地方政府的金融官员和金融办最有动力;从银行讲,母体自建品牌+子公司投资入股+集团投资控股的品牌,基本这三种方式,2015,我预测银行会投入更多资源来做。

3.资产端会更加趋轻。都在说P2P命运在于资产端,在于捕捉能力,在于风控。在当前中国信用环境下,消耗这块能力的成本,已经不低了。经济增速下行趋势,这块能力的不确定性在提升。传统资产端比较沉,比较重,对于中小型P2P而言,要对付大量的门店投入或合作投入,大量的地区资产捕捉人员、风控人员,这不是小成本,没有足够的持续融资,当然面临严峻挑战。所以,我有个设问:什么是中国P2P最佳实践。这个问题,没有唯一标准,要找到适合自己团队规模、业务能力的资产端,并且努力把资产端做好、做扎实,服务好资金端。什么是好的资产端?我个人觉得,在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宽松期,国家鼓励多层级资本市场培育期,“轻”的资产端,更合适。什么是轻,我提几个标准:权利清晰、产品标准化、无成本权威外力主动监管、0欺诈、处置迅速、海量交易规模、风控集中。如何选择,请自行体会。至于资金端建设,那既是个体问题,也是行业问题。对于个体,必须扎扎实实拼执行能力,拼全国性执行能力,不远的未来,甚至要拼跨境执行能力。

方以涵:传统金融的机会在技术和互联网

传统金融过去的日子确实过得挺舒服,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摘容易摘的果子,但是还是要有一些危机感。现在也有一些银行比较有创新精神在IT方面、在互联网方面做得挺棒的产生了一些新的模式,用户体验也有提升。



3
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建设与规范

方以涵:自律、互律、他律才能更好的建设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一个是监管,一个是信用数据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比如说现在做P2P或者其他业务,可能根本就不进征信报告,这个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问题,咱们说监管,我赶紧成立一个征信局,人行的征信报告把所有的数据先加进去,可是这并不容易,因为要对这些公司经营的规模、准入门槛有所限定。在真正非常有效的政府级的监管之前,行业协会,比如说IFC这种类型的公司就特别重要,大家互相分享交换数据,但是中国人能不能共享仍然是一个问题,把数据拿出来大家共享,可能还是觉得万一把客户拱手让人了。我觉得需要更多的交流、更多的分享,只有公司的自律、行业的互律以及靠监管的他律结合在一起,慢慢地发展,才能把健康的生态圈给建设起来。

闻学臣:互联网金融有三大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互联网金融有三大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支付体系,第二个就是征信体系,第三个就是信息技术。我们觉得这三个是我们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其他的都是在此基础上衍化出来的。

4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王满根:移动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是个矛盾体

首先从技术角度看,人跟人之间的金融的关系,原来我们国家个人钱对钱可能是没什么纠纷的,后来变成有协议,后来又慢慢变得有其他各种的抵押物,再慢慢搬到互联网上——计算机对计算机,现在随着手机移动端开始普及,有慢慢搬到移动端了。移动互联网对金融的挑战和机会也是这样的,由于移动端的便捷性,有很多检测和身份的认证手段很难做到,意味着便捷的同时提高了速度,同时也牺牲了安全。

离开了原来金融机构所谓的场景,没有特定的场景监控的环境,所以移动互联网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挑战的一个重点是计算机本身的速度、本身的便捷性,还有一些能够完善、便捷改进的方法,这里面都是机会,有挑战就有机会。

闻学臣:移动互联网的挑战在于其商业模式一定要有新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意味着很多商业模式的改变,不仅屏幕变小了,也变得可以随时随地。但在转移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过去互联网的赢利方式并不适用于互联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少有移动互联网公司能够实现大规模赢利的,但是在PC端已经有很成熟的成功案例了,有了阿里巴巴、百度,我们在PC端靠广告赢利,靠游戏赢利,靠电商赢利。可是到移动互联网情况却不一样了,首先广告屏幕变小了,承载不了那么多广告,这个市场一定会往下挤的。过去很多人在PC端玩游戏,游戏生命周期非常长,但移动端游戏的生命周期却非常短,除非像腾讯这样做平台的公司才能一直盈利。从PC走向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需要发生一些全新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它的入口是更多元化的,以前在PC端我们的入口就是一个浏览器、就是我们的百度。但是手机上有很多的APP,每一个APP都会成为某一个领域的入口,这就使得商业模式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Q&A问答:



校友:

宜人贷极速模式10分钟快速审核,需要提供什么担保?

方以涵:

宜人贷有两种借款的模式,一种是普通模式,就是基于借款人的收入水平和负债情况,通过层层的审核,另一种是极速模式,这种是基于借款人在网上可以自动获取的相关信息和行为数据来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级别。

校友:

互联网金融提供便利的同时,对监控的缺失,嘉宾们过度授信怎么看?

方以涵:

过度授信肯定是问题,但是过度授信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人还不起款,所以我们刚才说的行业协会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将来如果能纳入咱们的征信报告,包括现在的八家征信被批了的个人征信机构,还会有更多的征信机构,相信中国的信用审核会越来越好。

校友:

现在有很多机构是为互联网金融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您觉得互联网金融对合作方的需求是什么?

方以涵:

从业务角度说,第一是客户,垂直领域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第二就是数据;关于用户消费习惯、理财习惯的数据等等。


一个生态链中,每个环节细分的供应商肯定有机会,方总是从业务层面来说的,我从技术、系统层面来说,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每个细分的环节肯定都有很多的机会。

王满根

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长江商学院MBA13级校友、MBA14级同学参与策划组织,同时感谢宜信宜人贷和江苏华睿提供的精美礼品。

嘉宾介绍



李学楠教授是罗切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学物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在资本结构,资产定价,宏观经济学。



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系及天文系硕士学位。加入宜信之前,方以涵拥有十几年在美国互联网行业专业经验,曾在美国上市公司IAC/Ask.com任副总裁,及CUnet任市场产品总监。

方以涵于2011年进入宜信,并于2012年牵头创办宜信互联网部,主要负责管理宜信旗下个人对个人信用借款与理财咨询服务平台宜人贷。如今宜信宜人贷在成立三年多的时间内,发展十分迅速,已成长为国内知名的P2P平台,截止到2015年4月,宜人贷累计注册用户超400万,累计成交量超40亿元。



江苏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长江商学院EMBA。曾任江苏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部门经理;长城证券部门总经理;奥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中星互联通信副总经理。



米牛网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长江商学院。拥有金融学、经济法和工商管理学等多个学位。曾在上市公司并购部门、外资银行衍生产品部门和知名投行机构销售业务部门就职。参与创建中金公司零售业务、参与创建中金公司财富管理部,并任执行总经理。



闻学臣,互联网金融千人会(IFC1000)联合创始人兼副秘书长,申万宏源证券TMT分析师(团队连续三年获得新财富前两名),国际金融论坛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某地方政府、银行和某软件公司的外部专家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