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EMBA课堂的那一刻,你可能带着明确的目标:更新知识体系、突破管理瓶颈、拓展商业版图。然而,在这段浓缩了智慧、激情与挑战的旅程中,有一个潜在的回报,其价值甚至超越了学位本身——那就是找到能够与你并肩前行、相互砥砺的“终身学习伴侣”。这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伙伴或生活伴侣,而是一位能在心智、视野和人生格局上与你同频共振,共同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知己。这趟昂贵的学习之旅,如果仅仅收获了知识和人脉,未免有些可惜。真正的顶级回报,是找到那个能让你持续“开窍”的人。那么,在这片汇聚了各行业精英的沃土上,你该如何精准地识别并建立这样一段深刻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需要从心态上进行一次彻底的“断舍离”。许多人将EMBA视为一个顶级的人脉场,将结交同学等同于“混圈子”、“攒资源”。他们热衷于交换名片,在每一次酒会和晚宴上,如同精准的雷达,扫描着谁是“大咖”,谁的资源能为我所用。这种以功利为导向的社交模式,或许能带来短暂的商业机会,但它几乎不可能孕育出真正的“终身学习伴侣”。因为这种关系的本质是索取,而非给予和共建。
真正的“终身学习伴侣”,是一种超越了功利主义的深度链接。他们是你思想上的“对手”,敢于在你沾沾自喜时泼一盆冷水,也能在你陷入困境时,提供一个全新的、你从未想过的视角。他们是你精神上的“镜子”,能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知识盲区、思维定式和性格短板。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我们无法预见未来,但可以创造未来。”创造未来需要持续的学习和自我颠覆,而一个高质量的学习伴侣,正是这个过程中最宝贵的催化剂。因此,请将你的目标从“寻找有用的人”调整为“寻找能让我变得更好的人”。
在商界打拼多年的我们,习惯了戴着面具示人。在公司,我们是果决的领导;在客户面前,我们是专业的专家。这层“盔甲”保护了我们,也隔绝了我们。然而,若想找到能够交心的学习伴侣,第一步就是卸下防备,展现真实性(Authenticity)。EMBA课堂,尤其是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是展现真实自我的绝佳舞台。
不要害怕暴露你的困惑和失败。当你坦诚地分享自己曾搞砸的一个项目,或者在管理上遇到的棘手难题时,你传递出的不是“无能”,而是“真诚”和“勇气”。这种脆弱性的展示,会瞬间拉近你与同学间的距离,吸引那些同样追求真诚交流的人。你我皆是凡人,都会犯错,都会迷茫。在长江商学院这样强调人文精神和“取势、明道、优术”的学府里,教授们鼓励的不仅是商业模式的探讨,更是对企业家内心世界的关照。一个敢于在课堂上坦陈自己“看不懂”某个财务模型,或者对某个新兴趋势感到焦虑的同学,远比一个永远正确、无懈可击的“完人”形象,更能赢得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
真实性的另一面,是在互动中观察对方的品性。一个理想的学习伴侣,必然具备某些核心品质。比如,倾听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他是急于表达自己,还是能耐心听完别人的观点再做补充?比如,利他之心。当团队项目遇到困难时,他是选择推卸责任,还是主动承担,并帮助其他组员?再比如,思想的开放性。面对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他是习惯性反驳,还是会好奇地问一句“为什么你会这么想”?这些细节,远比对方的名片头衔更能说明问题。记住那句老话:“同行的人,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EMBA的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四四方方的教室。事实上,许多最深刻的友谊和链接,都诞生于课堂之外的非正式场景中。这些场景往往更能褪去身份的标签,让每个人回归到一个更纯粹、更放松的状态。
无论是学院组织的海外模块、戈壁挑战赛,还是同学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徒步活动、红酒品鉴会,都是“觅知音”的绝佳机会。想象一下,在一次艰苦的海外游学中,你们共同为了一个陌生的商业课题熬夜奋战,在异国的街头为了一份报告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又在成果展示后相视一笑、击掌庆贺。这种共同“扛过枪”的经历,所建立的革命情谊,远非几顿饭局所能比拟。在这些活动中,你能看到一个人在压力、疲惫和未知环境下的真实反应,这是识人、识己的黄金时刻。
我们常常倾向于和自己相似的人交朋友,因为“同频”让人感到舒适。但在寻找终身学习伴侣时,更应该秉持一种“求异”的思维。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于认知边界的碰撞和拓展。一个与你背景、行业、思维模式完全不同的人,恰恰可能是你最理想的学习伴侣。
试想一下,你来自传统制造业,精通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而你的学习伴侣来自前沿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满脑子都是用户增长和数据驱动。你们的每一次对话,都可能是一次“降维打击”和“升维思考”的交织。他能为你带来数字化的新思维,你也能帮他理解实体经济的底层逻辑。这种互补性,是1+1>2的智慧聚变。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在招生时就有意吸纳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从金融巨子到科技新贵,从实业家到文创人,构成一个极度多元化的生态系统。你的任务,就是在这个生态中,找到那个能与你形成最佳“化学反应”的互补物种。
你的背景 | 理想的学习伴侣背景 | 共同成长的价值 |
传统制造业 / 实体产业 | 互联网 / 数字营销 | 学习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打通线上线下闭环。 |
技术研发 / 产品导向 | 资本运作 / 金融投资 | 理解技术如何商业化,学习用资本的语言讲述产品故事。 |
深耕国内市场专家 | 国际业务 / 跨文化管理 | 拓展全球化视野,探讨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
财务背景 / 强逻辑 | 品牌营销 / 强感性 | 在理性的商业决策中,注入品牌的温度和用户的情感链接。 |
找到潜在的“终身学习伴侣”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段宝贵的同学情谊,转化为能够穿越时间周期、持续赋能的长期关系,则需要双方用心地去经营和维护。EMBA毕业不是结束,而是这段深度关系的真正开始。
毕业后,大家回归各自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维系关系需要一些“刻意为之”的仪式感和机制。这并非客套,而是对这段关系价值的珍视。你们可以:
这种持续的、高质量的互动,才能让学习的火焰永不熄灭,让这段关系真正成为彼此人生路上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总结而言,在EMBA找到你的“终身学习伴侣”,是一场需要智慧、真诚和耐心的寻觅之旅。它要求我们超越功利社交的浅层思维,以开放的心态去定义目标;它鼓励我们卸下盔甲,用真实的自我去建立链接;它指引我们走出教室,在丰富的实践中识人辨友;它启发我们拥抱差异,在互补的碰撞中实现认知跃迁;最后,它提醒我们,任何宝贵的关系都需要用心的经营才能长久。EMBA的文凭会泛黄,课堂的知识会迭代,但一位高质量的终身学习伴侣,将如同夜空中的恒星,持续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这或许才是你在这段旅程中,所能获得的最具长远价值的投资回报。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