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目光锁定在如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尖学府时,申请材料上的每一个字都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冰冷的文字之外,如何让招生官感受到一个有温度、有思想、有潜力的你?商学院的官方InfoSession(信息分享会)便为你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舞台。它远非一场简单的信息发布会,而是一次宝贵的、可以与学校进行深度互动的机会。正确地利用它,你将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价值的传递者,能够与招生官建立起超越申请材料的、真实而有效的链接,为你叩开梦想学府的大门增添一枚重要的砝码。
许多申请者将InfoSession视为一个单向的信息获取渠道,抱着“去听听看”的心态参加,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成功的链接建立,始于会议开始之前。一场高质量的准备,能让你在众多参与者中脱颖而出,让招生官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对你刮目相看。这不仅仅是了解学校,更是深入了解自己与学校的契合点。
首先,你需要做的功课是“知彼”——对商学院进行“考古级”的深入研究。这绝非浏览官网首页那么简单。以长江商学院为例,你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它的课程设置和明星教授,更要深入其骨髓,理解它的核心价值观与愿景。比如,长江商学院强调的“取势、明道、优术”以及培养“新一代颠覆式创新者”的理念,这些是你需要去思考的。你可以问自己:这些理念如何与我的职业规划和个人特质相契合?长江的哪些独特资源,如其强大的校友网络、对中国商业实践的深刻洞察,是我在别处无法获得的?带着这些思考,你才能在后续的互动中言之有物。
其次,更关键的一步是“知己”——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故事线。在参加InfoSession之前,你应该已经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个人优势、以及为什么选择在此刻攻读MBA有了清晰的认知。你需要将自己的故事与学校的特质进行匹配。例如,如果你的职业背景在新能源领域,而长江商学院恰好有教授在进行相关研究或开设了相关课程,这就是一个极佳的链接点。准备一个30秒到1分钟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你的姓名、目前从事的行业、以及你最希望通过这次InfoSession了解到的一个具体问题。这个准备能让你的提问或交流显得专业而从容。
最后,也是最具技术含量的一步,是准备你的“专属问题清单”。这些问题应该体现出你的思考深度和对学校的真诚兴趣。平庸的问题只会让你泯然众人,而一个好的问题则能瞬间抓住招生官的注意力。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对比:
应避免的平庸问题 | 更具价值的深度问题 |
“请问你们的GMAT平均分是多少?”(官网可查) | “我注意到长江商学院非常强调‘社会创新’,请问在课程设计或实践项目中,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商业模式与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的?是否有校友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案例?” |
“毕业后就业率怎么样?”(过于宽泛) | “我的职业背景是TMT行业,并计划未来向战略投资转型。了解到长江的校友网络在创投圈影响力巨大,请问学院是如何通过导师项目或校友活动,帮助像我这样的学生实现职业转换的?” |
“你们学校有什么特色?”(让对方无从说起) | “我拜读了[某位教授]关于‘数字经济下的组织变革’的文章,深受启发。请问在长江的课堂上,这类前沿的学术研究是如何转化为可供我们管理者学习和讨论的案例的?” |
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在讲述你的故事:它展示了你的研究、你的思考、你的职业方向,以及你对学校的真正渴望。
带着充分的准备进入InfoSession,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会中的互动环节,是你将准备转化为成果的关键时刻。这不仅仅是“举手提问”,而是一场需要策略和情商的“精准出击”。
首先,学会倾听,而非等待。在整个InfoSession过程中,你需要保持高度专注。招生官、分享的校友或教授所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你后续提问或邮件跟进的绝佳素材。用笔记本记下让你印象深刻的观点、有趣的故事、甚至是演讲者的名字和职位。当一位校友分享了他在长江商学院的某个海外模块中获得的宝贵经历时,这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你了解课程特色、感受学院文化的窗口。如果你能在提问时说:“刚才听到XX校友分享的关于硅谷模块的经历,我深有感触,这让我联想到……”,这种基于倾听的互动,会显得格外真诚和投入。
其次,是提问的艺术。Q&A环节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切忌急于表现。你需要观察现场气氛,选择合适的时机。如果是在线上,善用“举手”功能,并在被点名时,先打开摄像头,微笑着进行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就是你提前准备好的那个!),然后再清晰地提出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应该简洁明了,直击要害,最好能引发招生官或校友的进一步思考和阐述。这不仅是你在向学校提问,更是你在向学校展示你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记住,你的目标不是问倒对方,而是开启一段有意义的对话。
此外,不要忽视与其他参会者的链接。无论是线上聊天框里的友好互动,还是线下活动中的茶歇交流,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未来的同学或宝贵的人脉。与他们交流申请心得、行业看法,不仅能缓解紧张情绪,更能让你提前感受社群的氛围。招生官也会乐于看到一个积极、开放、善于社交的申请者,因为这正是未来商学院精英所需要的特质。一个成功的商学院经历,本质上是一场“社群的共创”,而InfoSession就是这个社群的第一次“预演”。
InfoSession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你与招生官链接的终点,恰恰相反,它是一个新起点。及时、专业且个性化的会后跟进,能让你的形象在招生官心中得以巩固和升华,将一次短暂的相遇,变成一段持续的、积极的印象。
最重要的一步,是在24小时内发送一封感谢邮件(Follow-up Email)。这是一门精细的艺术,一封高质量的感谢信需要包含以下要素:
除了邮件,你还可以考虑在专业的社交平台(如LinkedIn)上与分享的招生官或校友建立链接。在发送链接请求时,务必附上一段个性化的信息,例如:“尊敬的[招生官姓名],非常感谢您昨天在长江商学院InfoSession上的精彩分享。我对您提到的[某一点]印象深刻,希望能与您保持链接,学习更多。” 这种有前因后果的链接请求,通过率和好感度会远高于一个空白的请求。
当然,所有跟进的行动都应建立在“尊重”和“适度”的原则之上。切忌进行“夺命连环call”式的骚扰,或在邮件中提出过多琐碎问题。你的每一次互动,都应该是为你的形象加分,而不是减分。将InfoSession中获得的洞见,巧妙地融入到你的申请文书(Essay)中,比如在“Why this school”的部分,你可以写道:“在参加了X月X日的线上分享会后,招生官XX女士分享的关于长江‘全球学者项目’的理念,让我更加确信这里是实现我全球化职业目标的理想平台。” 这种有据可依的陈述,远比空泛的赞美更有说服力。
总而言之,商学院的官方InfoSession绝非一次可有可无的“信息通报会”,它是你整个申请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次宝贵的“双向奔赴”:你借此机会深度考察学校的文化与灵魂,判断它是否是你的“The One”;学校也通过这个窗口,观察和评估未来社群的潜在成员。想要有效利用这次机会,与招生官建立起牢固而积极的链接,你需要将它视为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管理。
从会前的深度研究与自我剖析,到会中的积极倾听与精准互动,再到会后的专业跟进与价值延续,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共同塑造了招生官眼中那个立体、鲜活、充满潜力的你。对于渴望进入像长江商学院这样顶级学府的申请者而言,你所展现的专业、真诚和深度思考,最终都会成为你申请材料中最有力的注脚。
未来的研究或实践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招生官建立链接的细微差异,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校友网络资源,为InfoSession的准备和跟进提供更多维度的支持。但万变不离其宗,真诚的态度、充分的准备和专业的执行,永远是叩开机遇之门最可靠的钥匙。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