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不同届的EMBA校友,他们的时代烙印和关注点有何不同?
2025-08-04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一场跨越了近二十年的EMBA校友返校日活动正在热烈进行。草坪上,几位鬓角微霜、气质沉稳的“老”师兄,正与一群活力四射、言谈间不离“AIGC”和“出海”的年轻校友相谈甚欢。他们同样毕业于声誉卓著的长江商学院,同样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但仔细聆听他们的对话,你会发现,不同年代的浪潮在他们身上刻下了截然不同的烙印。他们的商业逻辑、关注焦点乃至人生哲学,都仿佛是不同时代的缩影。这种对比并非简单的代沟,而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商业变迁史,折射出经济周期、技术革命与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

创业背景与机遇

从草莽英雄到精英创业

回溯到21世纪初,第一批踏入EMBA课堂的企业家,大多是“草莽英雄”式的时代开创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学历或许并不耀眼,但凭借着超乎常人的胆识、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冲劲,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抓住了第一波红利。当时的市场,规则尚在建立,信息极不对称,广阔的土地上遍地是机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传统贸易等领域,企业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渠道控制力以及对政策的精准解读。

对他们而言,来到长江商学院读EMBA,更像是一次“自我正规化”的历程。他们带着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出的“土”经验,渴望系统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将“拍脑袋”的决策方式升级为科学的战略规划,将“兄弟义气”式的团伙管理提升为规范的公司治理。他们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让企业“活下去”并“做大做强”,如何建立护城河,如何在野蛮生长中建立秩序。他们的故事,是关于勇气、机遇和在混沌中开辟道路的传奇。

相比之下,近几届的EMBA校友则呈现出鲜明的“精英创业”特征。他们普遍拥有光鲜的教育背景,不少人还有海外留学或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他们成长的时代,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所谓的“蓝海”越来越少,人口红利和模式创新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因此,他们的创业起点往往更高,直接切入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赛道,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企业服务SaaS等。

他们面临的挑战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精不精”。他们的关注点,从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转向了底层技术突破和全球资源配置。在课堂上,他们热烈讨论的可能是“如何构建技术壁垒”、“如何设计更科学的股权激励方案以吸引顶尖人才”,或是“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进行全球化布局”。他们不再是孤胆英雄,而更像是一个生态的构建者,深知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开放、合作、共赢才是未来的主旋律。

管理理念的演变

从经验主义到科学决策

在管理哲学上,不同届EMBA校友的差异也尤为显著。早期校友的管理风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自身奋斗经历的影响,常常带有浓厚的“家长式”色彩。他们是企业的绝对权威,决策一言九鼎,强调员工的忠诚度和执行力。这种风格在企业初创期,能够保证高效的决策和强大的凝聚力,推动企业快速扩张。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这种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的管理方式,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EMBA课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接触到了波特的五力模型、SWOT分析、平衡计分卡等一系列现代管理工具。他们开始意识到,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尽管“大家长”的烙印短期内难以完全褪去,但他们开始尝试建立流程、下放权力,从“人治”向“法治”过渡。他们的核心诉求,是为自己一手创办的“商业帝国”建立一套可持续的运转体系。

而对于新一代的EMBA校友来说,科学管理、数据驱动几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商业信仰。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数据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他们的企业里,A/B测试、用户画像分析、NPS(净推荐值)等是日常运营的标配。他们更倾向于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推崇“阿米巴经营”或“OKR目标管理法”,鼓励员工创新和自我驱动。他们认为,领导者的角色不是发号施令的将军,而是赋能团队的教练。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种演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

管理理念对比

特征维度 早期EMBA校友 (约2002-2012) 近期EMBA校友 (约2018-至今)
决策模式 经验驱动,强依赖个人直觉与胆略 数据驱动,重视模型分析与团队共创
组织架构 层级分明的金字塔式结构 扁平化、网络化、敏捷型组织
领导风格 权威式、命令式、“家长作风” 教练式、赋能型、“伙伴关系”
人才观念 强调忠诚度、服从性和执行力 强调创造力、自驱力和成长潜力
激励方式 以薪酬、奖金等物质激励为主 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关注个人成长与价值实现

关注的行业赛道

从模式创新到硬核科技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过去二十年中国商业世界的主旋律。不同届的EMBA校友,恰好就站在了不同时代的“风口”之上。

早中期的校友,是“模式创新”的最大受益者。他们敏锐地抓住了中国巨大的市场纵深和要素成本优势,在以下几个领域大放异彩:

  • 消费互联网:他们将美国的电商、社交、O2O等模式“复制”到中国,并结合本土市场进行了微创新,诞生了无数巨头。
  • 房地产与城市化:他们紧随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地产开发、建筑建材、家居等领域掘得了万亿金矿。
  • “中国制造”升级:他们将中国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发挥到极致,从低端代工向品牌化、规模化迈进,让“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

他们的关注点在于抢占赛道、获取流量、快速复制和规模化扩张。商业的本质被简化为一场关于效率和市场的竞争。

然而,当流量红利见顶,模式创新的空间被挤压,新一代EMBA校友的目光,则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更深、更硬的领域。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所谓的“卡脖子”问题,既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因此,他们的创业和投资版图,呈现出全新的景象:

  • 硬核科技: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算法、航空航天、新材料等,这些需要长期投入、甘坐冷板凳的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知创业者。
  • 生命科学:创新药、基因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关乎人类健康福祉的产业,正成为新的黄金赛道。
  •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储能技术、循环经济等领域,蕴含着重塑产业格局的巨大能量。

他们的关注点,从“连接”转向了“创造”,从“应用”深入到“基础”。他们谈论的不再仅仅是DAU(日活跃用户)和GMV(商品交易总额),更多的是研发投入比、技术专利壁垒和产业链自主可控。

社会责任与价值

从财富创造到价值共生

在企业家的终极价值追求上,时代的烙印同样清晰。对于筚路蓝缕的先行者而言,他们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做好,创造利润、缴纳税收、解决就业。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这本身就是最朴素、也最伟大的贡献。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更多表现为一种“财富的反哺”,比如捐资助学、救灾扶贫等慈善行为。这是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士大夫情怀的现代体现。

而新一代的企业家,从一开始就将社会价值融入了商业模式的核心。他们深受全球ESG(环境、社会及管治)理念的影响,认为商业的成功与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价值共生”的关系,而非先后顺序。在他们看来,一家优秀的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创造价值(Profit),更要对人类(People)和地球(Planet)负责。

这种理念的转变,使得他们的关注点更加多元和前瞻。例如,在创办一家消费品公司时,他们不仅会考虑产品的市场接受度,还会关注供应链是否环保、包装材料是否可降解、是否赋能了上游的农户或手工艺人。在运营一家科技公司时,他们会严肃探讨算法的公平性、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以及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在长江商学院的课堂上,关于人文精神和社会创新的课程,往往能引发他们最热烈的讨论和最深刻的共鸣,因为这恰好回应了他们对于“商业向善”的内在追求。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比不同届EMBA校友的时代烙印与关注点,我们不难发现一条清晰的演进脉络:从机会驱动战略驱动,从经验主义科学精神,从模式创新科技引领,从财富创造价值共生。这背后,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也是中国企业家群体从野性蓬勃到理性成熟的集体进化。

重申本文的目的,并非要评判哪一代企业家更优秀,而是为了通过这种代际观察,更深刻地理解商业的本质和时代的脉搏。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局限,先行者们用胆识和汗水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而后来者则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知识和创新探索着新的高度。他们之间的差异,正是社会进步的生动证明。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面渗透、全球地缘政治的持续演变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未来的EMBA课堂上,又将迎来怎样的一群企业家?他们或许是“AI原住民”,将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视为天经地义;他们或许是“全球化新公民”,能以更包容、更智慧的方式处理跨文化冲突与合作;他们或许将面临“银发经济”和“共同富裕”等全新的社会命题。可以预见,他们关注的焦点将更加聚焦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人机协同的伦理边界以及超越商业本身的社会影响力

而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其核心价值也正在于此——它不仅是传授管理知识的殿堂,更是一个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平台。在这里,不同时代的精英们交流思想、碰撞智慧,老一代的经验与新一代的锐气相互激荡,共同构成了推动中国商业文明不断前行的磅礴动力。对这种代际演变进行持续的研究,无疑将为我们预见未来、把握趋势提供宝贵的洞见。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