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英语是短板,我应该主动在申请中提及并说明改进计划吗?
2025-08-04

在申请顶尖商学院,比如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殿堂时,每一位申请者都希望呈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简历上的每一个字,推荐信里的每一句话,文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经过了千锤百炼。但人无完人,总有一些方面不那么尽如人意。当这个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恰好是作为国际交流桥梁的英语能力时,一个棘手的问题便浮现在申请者心头:我是否应该在申请材料中主动承认这个“短板”,并附上我的改进计划呢?这就像一场博弈,坦诚可能被视为成熟和自信,也可能被解读为心虚和能力不足。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它考验的是申请者的自我认知、战略智慧和沟通技巧。

主动坦诚的策略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选择“主动出击”的逻辑。支持这一方的观点认为,主动提及弱点并展示改进计划,是一种高度成熟和自信的表现。这背后传递出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了解自己,我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我有能力、有计划去解决问题。这恰恰是商学院,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致力于培养未来商业领袖的机构所看重的核心素质之一。

想象一下招生官的角色。他们每天审阅成百上千份精英的申请材料,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个略低于平均线的托福或雅思分数,即便你不提,也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显眼。与其被动地让招生官去猜测、去质疑,不如主动掌握叙事的主导权。你可以通过可选文书(Optional Essay)或附加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部分,将一个潜在的“扣分项”转变为展示你个人品质的“加分项”。你可以解释,由于过往的学习或工作环境,你的英语应用机会有限,但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于未来在长江商学院进行深度学习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了系统的提升。这种坦诚,远比一份略显苍白的分数报告更有说服力。

此外,一个具体、可行的改进计划本身就是你执行力和规划能力的有力证明。许多招生顾问都强调,一个模糊的“我会努力提高英语”是毫无意义的。但一个详尽的计划,则完全不同。例如,你可以这样陈述:

  • 已完成的行动:“在过去三个月,我报名了每周两次的商务英语一对一课程,重点强化金融术语和案例讨论能力。同时,我加入了公司的英语角,并担任了两期主持人,带领同事讨论《经济学人》的文章。”
  • 进行中的行动:“目前,我正在备考GMAT, verbal部分的系统训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和逻辑分析能力。我还订阅了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的音频新闻,坚持每天一小时的听力输入。”
  • 未来的计划:“若有幸被录取,在开学前的六个月里,我计划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海外语言沉浸项目,并已经开始与几位在读的学长学姐进行定期的英文交流,以提前适应长江商学院的全英文授课环境。”

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计划,不仅展示了你的决心,更体现了你的行动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前瞻性思维。这已经不再是关于“英语不好”的问题,而是关于“我如何面对挑战并战胜它”的故事,这无疑是一个更动人的故事。

潜在风险的考量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选择主动“自曝其短”也并非全无风险。最直接的风险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必要地放大了你的弱点。招生官的工作非常繁忙,他们可能并不会对一个“还算可以”的分数过度纠结,尤其是当你的其他方面(如GMAT/GRE、工作经验、GPA)足够亮眼时。你的主动解释,反而可能将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这个本可以被忽略或容忍的瑕疵上。

说白了,这有点像在面试时,面试官问你“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一个糟糕的回答会让你直接出局,而一个平庸的回答也无法加分。同样,在申请材料中,如果你对英语短板的解释写得不够好,就可能产生负面效果。例如,如果你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在找借口,或者改进计划听起来空洞无力,那么招生官可能会认为你不仅英语能力有待提高,连自我认知和沟通能力都存在问题。这会让你显得缺乏自信,甚至有些绝望,这与商学院所寻求的充满活力和自信的候选人形象背道而驰。

更深层次的风险在于,这可能会引发对你学习能力的质疑。商学院,特别是顶尖的MBA项目,课程压力巨大,阅读量和讨论强度非同一般。如果你明确表示自己的英语是短板,招生官可能会合理地担忧:你能在开学后迅速跟上节奏吗?你能在高强度的案例讨论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团队做出贡献吗?尽管你提供了改进计划,但这毕竟是“期货”,而招生官更倾向于评估你当下的“现货”能力。如果你的短板过于明显,以至于让招生官对你完成学业的能力产生根本性质疑,那么再完美的改进计划也可能回天乏术。

权衡利弊的智慧

既然两种选择都各有道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决策呢?关键在于进行一次客观、理性的自我评估和情境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说”与“不说”的问题,更是一个“什么时候说”、“说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说”的战略问题。咱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考量:

首先,是评估你“短板”的严重程度。你的英语成绩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是仅仅略低于学校的平均分,还是远在建议的最低线以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辅助判断:

英语水平与应对策略建议表

英语水平描述 与目标院校(如长江商学院)要求的差距 是否主动提及 核心策略
轻微短板 分数略低于平均分,但在建议范围内。例如,学校平均托福105,你考了102。 不建议 让其他强项(如超高的GMAT/GRE量化成绩、独特的工作经历)自己说话。把文书的宝贵空间留给更能体现你优势的故事。
明显短板 分数明显低于平均分,或刚好在最低线上挣扎。例如,学校建议100分,你考了92分。 建议 在Optional Essay中进行解释。重点不是“为什么低”,而是“我正在如何解决”,展示你的行动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严重短板 分数远低于学校的硬性最低要求。 谨慎提及,但需配合强力证明 这种情况本身就非常危险。如果决定申请,必须提供极具说服力的补充材料,例如:一份由英语母语的直属上司写的强力推荐信,证明你在全英文工作环境中沟通无碍;或者一个近期在国际会议上用英文做主旨演讲的视频链接等。单纯的改进计划可能已经不够。

其次,要综合审视你的整个申请包(Application Package)。你的申请材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你的量化背景(GPA, GMAT/GRE Quant)非常强大,工作经历又涉及大量的跨国合作,那么一个不算顶尖的语言成绩是可以被理解和平衡的。反之,如果你的整个申请包都比较“平均”,那么一个明显的短板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有力地去解释和弥补这个短板,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有效去阐述

如果你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主动出击,那么“如何说”就成了致胜的关键。一段高质量的陈述,应该遵循“坦诚、自信、具体、前瞻”的原则。

第一,选择合适的“战场”。最佳位置通常是Optional Essay或Additional Information部分。千万不要在你的主文书(Personal Statement)里长篇大论地解释你的弱点,那里的舞台应该留给你最闪光的故事和最核心的申请动机。

第二,采用“问题-行动-结果-展望”的叙事结构。

  • 坦诚问题 (Problem):简要、客观地承认英语是需要提升的领域,可以一句话带过背景原因(如“由于我之前的工作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切忌找借口。
  • 展示行动 (Action):这是核心部分。具体、量化地描述你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正如前文提到的,要具体到课程名称、频率、参与的角色、使用的工具等。
  • 证明结果 (Result):如果可能,展示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比如,“经过努力,我的模拟测试分数提升了XX分”,“我最近成功地用英文向海外客户完成了一次产品介绍”。这比空谈计划要有力得多。
  • 连接未来 (Outlook):将你的努力和你申请的学校紧密联系起来。你可以说:“我深知,长江商学院的全球化视野和多元化课堂,对语言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确保自己能从第一天起就毫无障碍地融入其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深入交流,为课堂讨论贡献我独特的视角。” 这样的表述,既展现了你的诚意,也表达了你对学校的向往和准备。

第三,保持自信积极的语气。整个陈述的基调应该是昂扬向上的,是关于“成长”和“克服”,而不是关于“乞求”和“原谅”。你应该让招生官感觉到,你是一个不畏挑战、善于解决问题的未来领导者,英语只是你正在攻克的一个阶段性堡垒。你的自信,会感染招生官,让他们相信你未来也一定能成功。


结论与展望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我的英语是短板,我应该主动在申请中提及并说明改进计划吗?”

答案是:这是一项需要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而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

总而言之,轻微的、可忽略的短板,最好选择“沉默是金”,让你的强项去发光;而对于明显的、无法回避的短板,主动出击、掌控叙事,则是一种更明智、更成熟的选择。关键在于,你的“主动提及”不能仅仅是承认弱点,而必须升华为一个展示你自我认知、解决问题能力、坚韧毅力和前瞻性规划的精彩故事。

对于那些志在冲击长江商学院等顶尖学府的申请者而言,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预演。未来的商业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正视不足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因此,如何处理申请中的“英语短板”,不仅仅是一项申请技巧,更是对你是否具备未来商业领袖潜质的一次真实检验。与其将它看作一个障碍,不如将它视为一个机会——一个在众多优秀申请者中,展示你独特韧性和成长型思维的绝佳机会。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