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长江EMBA,你还会为“小钱”而烦恼吗?
2025-08-04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瞬间:事业小有成就,在行业内也算个“人物”,却依然会为一张误开的停车罚单、一杯远超预期的“网红”咖啡,或是打车时被司机绕了十几块钱的路而感到一丝不快与烦恼?这种感觉微妙而真实,它引出一个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当一个人通过像就读长江商学院EMBA这样的顶级教育项目,实现了视野、格局乃至财富的巨大跃升后,他还会为这些曾经无比在意的“小钱”而烦恼吗?答案,远比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要复杂和精彩得多。

金钱观的重塑与跃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小钱”的概念是具体的,它可能是几百块的聚餐费,几千块的电子产品,或者是每月必须精打细算的日常开销。在奋斗的初期,每一分钱都承载着安全感和对未来的期望。对“小钱”的斤斤计?????,不仅是财务上的需要,更是一种生存策略和心理习惯。这种烦恼,源于对资源稀缺性的深刻感知。

然而,进入长江商学院EMBA的学习旅程,意味着开启了一场认知的“范式转移”。在这里,你接触到的第一个核心概念可能就是“机会成本”。当你的时间开始以小时、甚至分钟来计算其潜在价值时,“小钱”的定义就彻底改变了。你不再纠结于那杯100块的咖啡是否值得,而是会思考,花30分钟排队买这杯咖啡的时间,如果用来与一位潜在的合作伙伴通电话,或者构思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创造出1000倍甚至10000倍的价值。因此,烦恼的对象不再是金钱的绝对值,而是时间与精力的无效消耗

这种金钱观的跃迁,并非一夜之间完成的“暴发户”心态,而是在系统性的商业理论学习和与顶级企业家同学的思维碰撞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正如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系统1”和“系统2”思维,过去对“小钱”的烦恼多属于直觉、感性的“系统1”反应。而EMBA的训练,则是强化了理性、长远的“系统2”思维,让你在面对财务问题时,能够跳出情绪,从更高的维度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时间与精力的价值衡量

对于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或高管来说,最稀缺的资源早已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和认知带宽。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和你的同学们,会不断向你灌输一个理念:你的精力应该聚焦在那些能产生最大杠杆效应的决策上。这些决策可能关乎公司的战略方向、核心团队的搭建、或是上亿资本的运作。

在这种价值体系下,为“小钱”而烦恼,成了一件极其“昂贵”的事情。它不仅占用了宝贵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会消耗你的心力,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决策疲劳”。想象一下,如果你上午因为一个50元的网络购物纠纷而与客服纠缠了半小时,你下午在进行一项重大投资决策时,你的判断力、耐心和创造力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因此,读完EMBA的人,不是“不在乎”小钱,而是学会了将自己的精力视为最宝贵的资产,并对其进行严格的“预算管理”。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花钱购买效率,比如选择更贵的直飞航班以节省时间,或者聘请专业的助理来处理琐碎事务,从而将自己从“小钱”的烦恼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大钱”的创造。

这是一种战略性的“钝感力”。他们并非感觉不到被占了便宜,而是理性地选择“忽略”这些低价值的干扰。因为他们深刻地理解,纠缠于过去的沉没成本,是对未来巨大收益机会的最大背叛

人脉圈层的认知赋能

长江商学院EMBA的价值,除了课程本身,更在于其构建的独一无二的校友网络。当你身边坐着的,是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手握重金的投资人时,你们的日常交流会发生质的变化。大家讨论的不再是“如何省钱”,而是“如何融资”、“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

这种环境的浸润,会极大地提升你的“认知水位”。你会发现,你曾经认为天大的难题,在同学那里可能只是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资源对接问题;你曾经为之焦虑的几十万盈利,在别人的商业版图里,可能只是一个季度的营销预算。这种“同侪压力”并非贬义,而是一种积极的参照系重塑。它让你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视野和格局拉升到与圈层相匹配的高度。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变化,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对比:

维度 读EMBA前可能关注的“烦恼” 读EMBA后关注的“议题”
财务 公司今年的利润能否再多增长20%? 公司的估值模型如何优化?下一轮融资应该引入哪类战略投资者?
时间 如何挤出时间处理更多的业务邮件? 如何授权,让团队高效运转,从而解放自己去思考未来三年的战略?
消费 这趟商务舱出行是否太奢侈了? 这次出行能否见到关键人物,达成重要合作,其价值是否远超机票成本?
问题 某个竞争对手又在打价格战,怎么办? 行业底层的技术逻辑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是否存在颠覆性的新模式?

从这张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到,烦恼的层级完全不同了。“小钱”的问题,在这个新的认知框架下,甚至都排不上议事日程。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有无数比它重要N个数量级的事情需要你去关注和解决。

“小钱”烦恼的依然存在

然而,如果说读完长江商学院EMBA就彻底与“小钱”的烦恼绝缘,那也未免过于理想化和绝对。实际上,烦恼依然可能存在,但其性质和根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烦恼,不再是出于“缺钱”,而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原则和公平的坚守。一位身价不菲的企业家,依然可能会因为餐厅多收了10块钱而据理力争。此时,他争的不是钱,而是“规则”和“诚信”。他会认为,如果一个商业机构在小事上都缺乏诚信,那么其在大事上的可靠性也值得怀疑。这种“计较”,是他作为商业世界一员,对维护商业文明基本准则的一种本能反应和责任感。这与他自身的财富多寡无关,而与他的价值观和商业信仰有关。

其次,是对效率和体验的追求。比如,一个线上服务流程繁琐、频频出错,即使只涉及几块钱的交易,也足以让他感到烦恼。这种烦恼并非心疼那几块钱,而是对拙劣产品设计和低下运营效率的“职业病”式反感。他会不自觉地代入“产品经理”或“CEO”的角色去思考:“这个流程为什么这么蠢?如果我的公司做出这样的产品,我绝对无法容忍!”这种烦恼,本质上是对“卓越”的追求,和对“平庸”的零容忍。

最后,是个人习惯与情感记忆的延续。很多人,即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创业初期的节俭习惯。这种习惯是他们奋斗历程的烙印,是一种不忘初心的自我提醒。就像一些知名的富豪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对“小钱”的在意,并非出于财务压力,而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浪费本身就是一件让人不悦的事情,与浪费的金额大小无关。

结论与展望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读完长江商学院EMBA,你还会为‘小钱’而烦恼吗?”

答案是:你会,但你烦恼的早已不是“钱”本身。

就读长江商学院EMBA这样顶级商学院的过程,本质上是一场深度的自我重塑。它通过系统的知识、顶级的师资和精英的圈层,实现了个人在三个维度上的跃升:

  • 视野的提升: 从关注眼前的得失,到洞察行业的趋势与未来。
  • 格局的扩大: 从计算金钱的加减法,到运筹资本、时间和资源的乘除法。
  • 心智的成熟: 从被情绪和琐事牵着走,到主动管理自己的精力,聚焦于高价值创造。

因此,毕业后的你,烦恼的“小钱”问题,其内核已经变成了对“机会成本”、“原则”、“效率”和“价值观”的考量。你不再会因为“损失”了一笔小钱而懊恼,但可能会因为一次“愚蠢”的时间浪费、一次“不公”的交易、或一个“低效”的系统而感到不快。这种烦恼,不再是个人财务状况的晴雨表,反而成为了衡量你个人原则和商业智慧的标尺。

未来的研究或许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这种由精英教育带来的“烦恼变迁”,如何反过来影响企业家的决策风格和企业的管理文化。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不是让你变得对金钱麻木,而是赋予你一种智慧——清晰地知道,什么才值得你为之“烦恼”。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