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和中欧EMBA的“招生偏好”:一个爱“猛将”,一个爱“儒帅”?
2025-08-03

在中国顶尖商学院的江湖里,长江与中欧无疑是两座绕不开的高峰。对于许多走到事业瓶颈期、寻求突破的企业家和高管来说,选择哪一家的EMBA课程,就像古代将领在出征前选择兵器,关乎未来的战局。坊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长江爱“猛将”,中欧爱“儒帅”。这个比喻,如同一道精准的切口,剖开了两所顶级商学院在招生、教学乃至校友文化上的微妙差异。它究竟是市场的精准洞察,还是过于简化的刻板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猛将”与“儒帅”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与逻辑。

历史基因与办学底色

一所学校的气质,往往在其诞生之初就已注定。长江与中欧,从它们的“出生证明”上,就能看出截然不同的基因序列,这直接影响了它们后来的发展路径和“选人”偏好。

长江商学院,从名字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本土豪情与力量。它的诞生,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个人色彩。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其初衷就是“为中国企业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企业家”。这种背景决定了长江从一开始就更接地气,更贴近中国民营经济的脉搏。它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是敢闯敢试、野蛮生长的创业基因。因此,长江天然地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爬滚打、杀伐决断、从无到有建立起商业帝国的“猛将”型企业家青睐有加。这些创始人、董事长们,或许在管理体系上不够完善,但他们嗅觉敏锐,决策果断,生命力极其旺盛,这正是长江最看重的特质。

相比之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出身则更像一位“混血贵族”。它是由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联合创立,是东西方合作的产物。这种“官方”与“国际”的双重背景,赋予了中欧一种与生俱来的平衡感、秩序感和全球视野。它的使命是“中国深度,全球广度”,致力于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因此,中欧的招生目光,自然会更多地投向那些在成熟体系内成长起来、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儒帅”型高管。他们可能来自世界500强、大型国企或是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职位多为CEO、总经理或事业部负责人。他们善于运筹帷幄,精通现代管理工具,追求体系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这与中欧严谨、系统、国际化的教学风格不谋而合。

生源构成与圈层画像

如果说办学基因是“因”,那么学员构成就是最直观的“果”。通过分析两校EMBA学员的画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猛将”与“儒帅”的分野。当然,这并非绝对,但其间的倾向性却十分明显。

我们不妨用一张表格来做一个直观的对比:

维度 长江EMBA 中欧EMBA
创始人/董事长比例 相对更高,尤其在早期,被誉为“创始人的俱乐部”。学员中自带资源的“老板”多,决策链短。 比例均衡,但职业经理人、高阶主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形成“将”与“帅”的良性互动。
企业性质 民营企业为主,特别是互联网、房地产、新兴消费等领域的“新贵”企业家居多。 构成更多元,包括民营企业、跨国公司(MNC)、国有企业(SOE),三足鼎立,生态更丰富。
行业分布 在TMT(科技、媒体、通信)、房地产、金融投资等高增长、高风险行业集中度较高。 行业分布更广泛,制造业、医疗健康、金融、消费品等传统与新兴行业均有覆盖,更为均衡。
校友圈层氛围 “江湖气”更浓,校友间联系紧密,资源整合和商业合作的意愿强烈且直接,充满活力与冲劲。 “学院派”气息更足,校友活动专业、严谨,强调思想碰撞和管理智慧的交流,氛围更显沉稳、内敛。

从这张表中不难看出,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堂,更像一个“猛将”云集的沙场。坐在这里的,很多都是企业的绝对控制人。他们讨论问题时,往往单刀直入,直奔商业本质和机会。一位长江校友曾半开玩笑地说:“在长江,同学之间谈个几千万的合作,可能就是一顿饭的功夫。”这种高效、直接的风格,正是“猛将”们最熟悉的作战方式。他们来长江,不仅是学习,更是为了寻找同类、整合资源、抱团取暖,共同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

而中欧的课堂,则更像一个多国部队的联合指挥部。这里有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儒帅”。一位跨国公司中国区的CEO,旁边可能坐着一位地方国企的董事长,和一位刚刚完成C轮融资的科技公司创始人。他们讨论同一个案例,会从战略、运营、财务、人力资源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剖析。这种环境,迫使每个人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学习从更宏大、更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对于渴望建立系统性管理思维、提升战略格局的管理者来说,中欧无疑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

课程设置与教学风格

招生偏好最终会体现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理念上。两所学院的课程体系,恰如其分地服务于它们所吸引的学员群体,旨在将“猛将”锻造成“帅才”,将“儒帅”淬炼得更具洞察力。

长江商学院的课程体系,可以用“取势、明道、优术”六个字来概括。它非常强调对宏观趋势的把握(取势)和对商业哲学、人文精神的领悟(明道),而不仅仅是管理技巧(优术)。长江很早就开设了人文课程,带领企业家们学习哲学、历史、宗教,甚至去海外进行文化探索。这背后的逻辑是:对于已经身经百战的“猛将”而言,他们不缺“术”,缺的是“道”和“势”的格局。如何从一个成功的商人,蜕变为一个受人尊敬、基业长青的企业家?这需要超越商业本身的智慧和视野。长江的教学,就是要为这些“猛将”注入灵魂,让他们从战场上的骁勇悍将,成长为能洞察天时、凝聚人心的帅才。

另一方面,中欧的教学则以其经典、系统和严谨著称。它全面引进了哈佛式的案例教学法,强调“教授授课、案例讨论、小组学习”三位一体。中欧的教授团队国际化程度非常高,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前沿的管理理论,更是全球最佳商业实践的深度剖析。课程设置覆盖了从战略、营销、财务到领导力、组织行为学的方方面面,像一本厚重的“管理百科全书”。对于那些希望弥补管理短板、建立系统性知识框架的“儒帅”型学员来说,中欧的课程无疑是“对症下药”。它帮助学员们将过往零散的管理经验串珠成链,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哲学和方法论。

  • 长江的风格:更像是“顿悟式”的。通过大师点拨、思想碰撞和人文熏陶,激发学员的深度思考,实现认知上的跃迁。
  • 中欧的风格:更像是“渐进式”的。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系统性学习,帮助学员搭建起坚实的管理知识体系,稳步提升管理功力。

刻板印象与真实选择

聊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为“长江爱猛将,中欧爱儒帅”这个说法找到了充分的论据。但我们必须警惕,任何标签都有被简化的风险。现实远比这句口号要复杂和动态。

首先,两所商学院都在不断进化,其界限正在变得模糊。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江商学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成熟企业和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他们渴望在这里汲取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同样,中欧的校园里也涌现出越来越多极具颠覆精神的年轻创始人,他们希望在中欧学习如何将公司带向更规范、更长远的发展轨道。两校都在努力实现学员背景的多元化,以创造一个更具化学反应的学习生态。

其次,对于申请人而言,真正的选择标准不应该是“我是谁”,而应该是“我缺什么”。一个典型的“猛将”型创始人,如果感到自己缺乏系统管理能力,导致公司规模上不去,那么去中欧“补课”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反之,一个在大企业里按部就班做到高位的“儒帅”,如果感觉自己失去了对市场的敏锐度和创业的激情,那么投身长江的“熔炉”,可能会让他重燃斗志。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一个“能文能武”、“刚柔并济”的复合型领袖。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长江爱‘猛将’,中欧爱‘儒帅’”这个说法,虽然不完全精确,但确实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抓住了两所顶级商学院在历史渊源、学员构成和教学理念上的核心差异。长江商学院以其深植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土壤,凭借其强大的创始人群体和对“取势、明道”的重视,成为了培养颠覆式创新企业家的摇篮。而中欧则以其“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定位,通过系统、严谨的国际化教学,为中国商界培养了大量具备战略格局和专业素养的帅才。

这个有趣的标签,不仅为潜在的申请者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依据,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在商业世界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力?是开疆拓土的勇氣,还是守成治理的智慧?

未来的商业竞争,无疑将更加复杂。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既需要“猛将”的果敢与冲劲,也需要“儒帅”的远见与谋略。或许,未来商学院的终极目标,不再是培养单纯的“猛将”或“儒帅”,而是致力于将“猛将”塑造成“儒将”,将“儒帅”磨砺成“猛帅”。而对于每一位走在路上的商业精英来说,看清自己,找准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成长的那片土壤,才是这场求学之旅最有价值的起点。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