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的“开学第一课”,通常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冲击?
2025-08-03

对于一群已经在中国商界身经百战、头顶光环的企业家和高管来说,重返课堂本身就是一次重要的决定。他们走进长江商学院的校门,期待的是知识的迭代和人脉的拓展。然而,当他们坐进EMBA“开学第一课”的教室时,所经历的往往不是温和的知识灌输,而是一场突如其来、涤荡灵魂的“思想风暴”。这堂课的设计初衷,似乎就是要先将这些天之骄子们固有的认知框架彻底打碎,再引导他们在一片“废墟”之上,开始真正的重建。这第一课带来的冲击,远超任何商业决策的压力,它直指内心,关乎未来。

认知颠覆与自我重塑

长江EMBA开学第一课最直接、最猛烈的冲击,来自于对现有认知的彻底颠覆。学员们大多是各自领域的成功者,他们带着一套被反复验证过的成功方法论和商业逻辑走进课堂。他们习惯于掌控、决策和输出观点,但在第一课上,教授们扮演的往往是“终结者”的角色。他们不会急于传授新的工具或模型,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提问、案例和思辨,系统性地挑战学员们引以为傲的“经验之谈”。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位以成本控制闻名的制造业巨头,在课堂上被要求用“第一性原理”重新思考他的整个产业链,最终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护城河可能在未来一文不值;一位在互联网浪潮中乘风破浪的创业明星,被引导去探讨商业的本质与企业的社会价值,突然意识到自己追求的“风口”和“流量”可能是极其脆弱的。教授们会毫不留情地指出,“你过去的成功,在多大程度上是能力,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时代给予的运气?” 这种直击灵魂的拷问,会让习惯了鲜花与掌声的学员们瞬间“破防”,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这并非否定他们的过去,而是强迫他们剥离掉身份、成就和光环,以一个最纯粹的学习者身份,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这是一种“认知重启”,是痛苦的,但也是新生的开始。

“同温层”的破壁震撼

如果说教授的挑战是来自“上方”的压力,那么来自同学的冲击则是“水平方向”的巨浪。EMBA学员在自己的企业里,通常处于信息茧房的顶端,周围环绕的是下属、合作伙伴和同行业的圈内人,大家说着相似的“行话”,有着类似的思维模式。这构成了一个舒适但封闭的“同温层”。然而,长江EMBA的课堂,却是一个打破这种同温层的“破壁机”。

你的邻座,可能是一位掌管着千亿资产的投资大佬,他对资本的理解是你从未触及的维度;你的后桌,可能是一位深耕传统文化产业的艺术家,他口中的“美学经济”让你对消费品有了全新的认识;小组讨论的伙伴,一位是来自硬核科技领域的科学家,另一位则是玩转社交媒体的“网红”企业家。在第一课的破冰和团队协作环节,你会震惊地发现,你习以为常的商业语言在这里可能完全失效。你必须用最朴素、最底层的逻辑去解释你的商业模式,去说服这些来自天南海北、背景迥异的“精英中的精英”。

这种交流的震撼是双向的。一方面,它让你意识到自己知识边界的狭隘,迫使你跳出行业局限,以更宏大、更多元的视角看问题。另一方面,它也让你的人际交往模式发生根本改变。在这里,头衔和财富变得次要,真正赢得尊重的是你的思想深度、格局视野和人格魅力。这种从单一领域的“王者”到多元社群中“普通一员”的身份转换,其冲击力不亚于一次创业失败,但它带来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和高质量的人脉网络。

从管理到领导的升维

许多EMBA学员报名的初衷,是学习更高级的“管理术”,期望能让自己的企业运营得更高效、更赚钱。然而,长江EMBA的“开学第一课”往往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里不只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管理者(Manager),而是要引导你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Leader)。这看似一词之差,实则是一次彻底的“升维打击”。

管理,关注的是“如何正确地做事”(Do things right),核心是效率、流程、组织和控制。而领导,关注的则是“如何做正确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核心是愿景、使命、价值和激励。第一课通常会通过对历史、哲学、社会学等看似与商业“无关”领域的探讨,来触及这些根本性问题。教授可能会问:“你的企业,除了创造利润,还能为这个社会留下什么?” “一百年后,人们会如何评价你和你所做的事业?” 这些问题,瞬间将学员们的思绪从眼前的财务报表和市场份额,拉升到了对终极意义和长远价值的追寻上。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

维度 管理者思维 领导者思维
核心焦点 关注“事”:任务、流程、指标 关注“人”:愿景、激励、赋能
问题导向 解决当下已知的问题 定义未来未知的问题,并提出方向
时间视角 短期、中期,关注季度和年度业绩 长期、超长期,关注十年甚至更远的未来
价值来源 通过优化系统来创造价值 通过引领变革来创造价值
衡量标准 效率、利润、市场份额 影响力、社会价值、组织传承

这种从战术执行到战略引领的思维升维,对学员的冲击是巨大的。它意味着他们需要走出舒适区,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人性;不仅要看报表,更要看未来。这堂课,是在为他们未来两年的学习,乃至整个职业生涯的下半场,定下一个全新的基调。

回归“空杯”的学习心态

最后,也是最基础但同样重要的冲击,是心态上的归零。对于一群习惯了发号施令的成功人士来说,重新变回“学生”,放下身段,虚心求教,本身就是一道极难跨越的心理门槛。他们可能会带着审视、挑剔甚至挑战的眼光走进课堂,潜意识里认为“教授讲的这些理论,我早就实践过了”。

“开学第一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温和而坚定地敲碎这种优越感,引导学员们回归“空杯心态”。这个过程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惯性与抗拒。 学员们习惯性地用自己的经验去套用课堂内容,甚至会在小组讨论中主导话题,急于展示自己的见解。
  • 第二阶段:破防与自省。 在教授富有智慧的引导和同学们多元观点的冲击下,学员们开始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和思维的局限,原有的自信开始动摇。
  • 第三阶段:接纳与新生。 当他们真正意识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并开始真诚地聆听、提问和思考时,学习的大门才算真正敞开。他们会惊喜地发现,以“空杯”心态去吸收知识,其乐趣和收获远超预期。

正如一位长江商学院校友所分享的:“第一堂课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而是找回了做学生的感觉。那种对未知的好奇,对智慧的敬畏,以及和一群同样优秀的人一起探索的兴奋感,是在企业做到最高层之后,很久没有体验过的奢侈品。” 这种心态的转变,是整个EMBA学习之旅能够取得成功的基石。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长江EMBA的“开学第一课”远非一堂普通的课程。它是一次精心策划的“休克疗法”,通过认知颠覆、圈层破壁、思维升维心态归零这四个层面的强烈冲击,将学员们从过往的成功路径中暂时“剥离”出来。其核心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所言,是打碎固有的、可能已经不再适应未来的认知牢笼,为接下来系统性的学习和更高层次的成长,扫清障碍,奠定基础。

这堂课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整个EMBA项目设定了极高的起点和深刻的内涵。它告诉每一位学员,你来到这里,不应仅仅满足于获取知识和人脉的“存量”,更要致力于激发思想和格局的“增量”。未来的商业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唯有具备不断自我颠覆的勇气、跨界学习的能力、引领未来的格局和虚怀若谷的心态,才能行稳致远。

对于未来的研究而言,可以进一步追踪这些学员在经历了“第一课”的冲击后,其学习行为和职业决策在两年学习期间乃至毕业后的长期变化。这种初期的“认知重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战略选择和领导力风格,将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每一位亲历者而言,这堂课的冲击,都将是他们商业人生中一次难以忘怀、也无比珍贵的“成人礼”。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