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申请的航船驶过层层筛选,终于停靠在长江EMBA“校友面试”这一关键港口时,许多身经百战的管理者内心依然会泛起波澜。这并非一场传统的、上下级分明的考核,而更像是一次与未来同窗、与成功前辈的深度对话。面对这位既是“考官”又是“学长/学姐”的特殊角色,我们过往驾轻就熟的沟通方式或许需要一次精心的“固件升级”。调整策略,不仅仅是为了通过面试,更是为了展现你与这个精英群体同频共振的潜力,真正叩开长江商学院的大门。
首先,最核心的调整,来自于心态。请将自己从一个等待被评判的“考生”角色中解放出来,转而代入一个“准校友”或“未来商业伙伴”的视角。传统的面试中,我们习惯于展示自己最光鲜的一面,谨慎地回答问题,力求无懈可击。然而,在校友面试官面前,这种紧绷的状态反而会产生距离感。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立体、有思想、有温度的你。
想象一下,你不是在接受审视,而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喝咖啡,探讨行业趋势、管理困惑与个人成长。这种心态的转变,会让你的沟通姿态从防御性转变为开放性。你会更自然地分享你的思考过程,包括那些不那么完美的探索和复盘。长江EMBA的校友们,早已见证过商业世界中的起起伏伏,他们深知,比一个完美的答案更可贵的,是面对失败的复盘能力和持续学习的驱动力。因此,放下包袱,真诚地交流,将面试看作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价值的相互探寻,这是成功沟通的第一步。
精准地理解校友面试官的多重身份,是制定有效沟通策略的基石。他们至少扮演着三个角色:学校文化的传承者、未来同窗的筛选者、以及你的潜在人脉。针对这些不同的角色,你的沟通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作为学校文化的传承者,他们非常看重你是否与长江商学院的气质相符。长江所倡导的“取势、明道、优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校友血液的思维模式。在沟通中,你需要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巧妙地展现你对宏观趋势(取势)的洞察,对商业伦理和原则(明道)的坚守,以及在管理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优术)的能力。他们想确认,你不是一个只懂赚钱的商人,而是一个有格局、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
作为未来同窗的筛选者,他们会用“同学”的眼光来审视你。他们会思考:“我愿意和这个人一起上课、做案例、通宵讨论吗?他/她能给我们的班级带来什么独特的价值?” 这就要求你的沟通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成就的陈述上。你需要展现你的团队协作精神、乐于分享的态度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可以分享一个你如何赋能团队成员,或者如何跨部门协作解决了一个棘手问题的案例。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一个能激发他人、也能被他人启发的“价值贡献者”,而不仅仅是一个“价值获取者”。
校友面试官手上已经有了你的简历,他们想听的,绝不是对简历内容的简单复述。他们期待的是简历背后那个活生生的人——你的思考逻辑、决策过程、以及驱动你前行的价值观。因此,沟通的核心在于为你的经历赋予深度和故事性。
当被问及一项成功经历时,不要只说“我带领团队将销售额提升了50%”。这只是结果。校友面试官更关心的是“为什么是你”以及“你是如何做到的”。你应该这样构建你的故事:
同样,当被问及失败或挫折时,更要坦诚相待。这往往是面试的“压力测试点”,也是你展现领导者胸怀和韧性的绝佳机会。重点不在于失败本身,而在于你如何定义失败、承担责任、从中学习并重新站起来。一个敢于直面失败、并能清晰复盘的领导者,远比一个看似“从未犯错”的完人更值得信赖和尊重。这恰恰是长江商学院所看重的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
长江EMBA项目汇聚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它寻找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件”,而是能够相互启发、共同构成一个多元化、高能量生态系统的“特种兵”。因此,在沟通中,你必须清晰地传递出你的独特价值,并证明这种价值与长江商学院是高度匹配的。
在面试前,你需要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尽职调查”。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你所在的行业有什么独特的洞见可以分享?你的个人经历(哪怕是跨界、看似“不务正业”的爱好)能为这个集体带来什么新的视角?然后,将这些独特性与长江商学院的特点联系起来。例如,如果你来自新兴的科技领域,你可以谈谈如何将你的技术洞察与来自传统行业的同学相结合,共同探索产业数字化的新机遇。如果你有丰富的海外经验,你可以分享你对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的理解,这与长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定位不谋而合。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你的准备,可以参考下面的思考框架:
长江EMBA看重什么 | 我如何通过沟通来证明 |
战略格局与全球视野 | 通过分析行业趋势、地缘政治对业务的影响,或分享跨国项目经验来体现。 |
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 讲述你在企业经营中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价值,或参与公益事业的经历与感悟。 |
创新精神与变革能力 | 分享你主导的一次业务模式创新、技术革新或组织变革的完整故事。 |
学习能力与贡献意愿 | 清晰阐述你希望从长江学到什么(具体而非空泛),以及你能为班级贡献什么(行业洞见、人脉资源、组织能力等)。 |
面试的最后,你通常会有机会向面试官提问。请珍惜这个机会,因为它同样是你展示自己的舞台。一个好的问题,能瞬间提升面试官对你的评价。切忌询问那些通过官网就能轻易查到的信息,比如“学费是多少?”或“一年上几次课?”这会显得你准备不足,且思考层次较浅。
你的问题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以彰显你的格局和深度思考:
一个精心准备的问题,不仅能让你获得宝贵的信息,更能向校友面试官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你不是一个被动的面试者,而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和潜在的同行者。这正是他们希望在未来同窗身上看到的品质。
总而言之,面对长江EMBA的校友面试官,你的沟通策略需要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从单向的自我证明,转变为双向的价值匹配;从背诵标准答案,转变为讲述有血有肉的故事;从一个紧张的申请者,转变为一个自信、真诚、渴望交流的未来伙伴。这不仅是一场面试,更是一次预演,预演你将如何融入长江商学院这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生态系统。
记住,校友面试官寻找的,是一个能够与他们共同“取势、明道、优术”,共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行者。调整好你的心态,打磨好你的故事,准备好你的深度提问,用一次高质量的对话,去开启你人生中这段激动人心的学习旅程吧。这不仅仅关乎一张录取通知书,更关乎你未来商业人生的格局与高度。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