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如果剥离所有社会身份,你希望在长江EMBA的课堂上被如何定义?
2025-08-03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刚刚走进长江商学院EMBA的课堂,空气中弥漫着智慧与雄心的味道。你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可能是某个行业的翘楚、一家上市公司的掌舵人,或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投资家。在往常的社交场合,交换名片后,那些印在纸上的头衔、公司、职位,便迅速勾勒出你的轮廓,为你贴上一张张金光闪闪的标签。但在这里,当教授抛出那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如果剥离你所有的社会身份,忘掉你的公司、你的职位、你的财富,你,希望被这里的同学和教授如何定义?”——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这不仅是一次课堂提问,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探寻。它邀请我们暂时卸下铠甲,褪去光环,去思考那个最核心、最本真的“我”,究竟是什么模样。

思想的贡献者与催化剂

在长江商BA这样一个顶级思想的交汇地,最令人向往的定义,莫过于成为一名“思想的贡献者与催化剂”。这一定义超越了过往的成功经验,聚焦于当下和未来的智识价值。它意味着,你的价值不在于重复讲述自己过去的辉煌战绩,而在于你能否为课堂带来新的思考维度,能否激发他人的灵感,能否在观点的碰撞中催生出更高阶的智慧。

一个真正的思想贡献者,常常是那个提出“好问题”而非仅仅给出“好答案”的人。在案例讨论中,当大家都在分析一家公司的成功要素时,你或许会问:“这种成功模式在五年后的数字化浪潮中是否依然有效?它的底层逻辑中,是否存在着我们尚未察觉的脆弱性?”这样的提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能够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导讨论走向更深、更远的层次。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批判性思维,以及敢于挑战权威和共识的勇气。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最重要的不是教会人们答案,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提问。” 在这个课堂上,被定义为一个能提出颠覆性问题的人,远比被定义为一个“某某公司的成功CEO”更具魅力。

更进一步,成为思想的“催化剂”,则意味着你不仅能贡献自己的观点,更能搭建一个让集体智慧涌现的场域。你善于倾听,能准确捕捉到同学发言中的闪光点,并将其与另一位同学的观点巧妙连接,从而“催化”出1+1>2的效果。你不会固执己见,而是乐于在辩论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知框架。这种角色需要极高的情商和协作精神。你就像一个乐队的指挥,虽然不演奏某一件具体的乐器,却能让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的旋律和谐共鸣,奏出华美的乐章。在长江商学院的课堂上,如果同学们在一次激烈讨论后说:“和你聊完,我感觉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这便是对你作为思想催化剂的最高赞誉。

品格与温度的展现者

如果说思想的锋利度定义了你在智识层面的高度,那么品格与温度则决定了你在人格层面的厚度。剥离了社会身份,我们都还原为最基本的人。在这样一个由强者组成的集体中,一个人的品格——他的真诚、谦逊、同理心与担当——反而会成为最稀缺、最被珍视的特质。你希望被定义为一个“值得信赖”和“让人感到温暖”的同行者。

真诚与谦逊是构建信任的基石。在一个习惯了展示强项的环境里,敢于暴露自己的困惑、承认自己的无知,是一种非凡的力量。当你能坦然地说出:“关于这个领域,我确实不懂,很想听听你的看法”,或者分享一次代价沉重的失败教训,并反思其中的心路历程时,你传递的不是软弱,而是真实和勇气。这种“示弱”的能力,反而会拉近你与他人的距离,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个体,而非一个冰冷的成功符号。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其关于情商的论述中反复强调,自我认知和同理心是卓越领导者的核心素养。在EMBA的课堂上,这种素养的表现,就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深度链接。

而“温度”,则体现在你与人交往的细节中。它可能是你记得某位同学不经意间提到的家庭困扰,并私下给予关心和支持;也可能是在小组项目陷入僵局时,你主动承担起最繁琐的部分,用行动化解矛盾;还可能是当同学取得成就时,你发自内心的祝贺与欣赏。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利他精神,构成了你人格的“温度”。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商业世界里,人们见过了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一个温暖、可靠、有担当的形象,会像冬日里的暖阳,吸引着同样追求真善美的人们向你靠拢。最终,在长江商学院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和人脉,更是一群可以托付后背、共度一生的挚友。

身份定义的转变:从外在标签到内在核心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种定义的转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

定义维度 基于社会身份的“旧定义” 剥离身份后的“新定义”
价值来源 过往的成就、公司名气、职位高低 当下的思想贡献、未来的潜力、人格的魅力
交流方式 经验分享、资源展示、建立功利性连接 深度提问、观点碰撞、建立基于信任的情感链接
个人形象 成功者、权威、强者 探索者、协作者、一个真诚而温暖的人
核心关注点 “我是谁(过去)” “我能成为谁(未来)”“我们能共同创造什么”

面向未来的价值共创者

长江商学院的求学之旅,本质上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投资。因此,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定义,是成为一名“面向未来的价值共创者”。这一定义将目光从个人成就移开,投向了更广阔的集体创造和社会价值。它意味着,你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获取”,更是为了“给予”和“共创”。你思考的不再仅仅是“我能从这个集体中学到什么”,而是“我能和这群优秀的人一起,为这个时代创造些什么”。

成为价值共创者的前提,是拥有一种开放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这一概念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她认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得到提升。在EMBA课堂上,这意味着你乐于拥抱未知,勇于跨界学习,不被自己过往的成功领域所局限。一个做实业的企业家,可以对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一个投资人,也愿意去深入理解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阵痛。你被定义的,是你那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和学习力,是你那“永远在路上”的探索者姿态。

更重要的是,“共创”精神。这意味着你将同学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你会积极寻找与他人愿景和能力的契合点,探索共同发起一个新项目、一家新公司,甚至一项公益事业的可能性。在课堂讨论中,你提出的方案,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案例中的商业问题,更会引申到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解决某个社会痛点,如环境保护、教育公平等。你希望被同学这样定义:“和他在一起,总能激发我想去做一些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的事。”这种定义,让你从一个独立的成功个体,升华为一个生态的构建者和引领者,这恰恰与长江商学院“取势、明道、优术”并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的领导者的使命不谋而合。

总结:重塑自我,回归本真

回到最初的那个灵魂拷问,它实际上是在引导我们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重塑。当财富、地位和权力这些外在的社会身份被暂时剥离,我们被迫去直面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希望被如何定义?这个问题的答案,勾勒出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成为的模样。

本文从三个层面探讨了这种理想的定义:

  • 思想的贡献者与催化剂:强调智识的价值,通过深度提问和催化集体智慧,在思想层面获得尊重。
  • 品格与温度的展现者:突出人格的力量,通过真诚、谦逊与同理心,在情感层面建立信任与链接。
  • 面向未来的价值共创者:着眼于未来的可能性,通过成长型思维和协作精神,在事业和使命层面实现共同创造。

这三个定义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层层递进、有机融合的。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其品格往往更加谦逊;一个真诚温暖的人,更容易激发他人的共创热情。最终,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一个“内核稳定、思想开放、心怀善意、面向未来”的领导者。

对于每一位走进长江商学院EMBA课堂的学员而言,这次求学之旅不仅是知识的迭代和人脉的拓展,更是一次宝贵的“身份熔断”和“自我重塑”的机会。这里的课堂,是一个安全的“修炼场”,允许我们放下防备,探索真实的自我。因此,积极地去思考并践行你所期望的那个“新定义”,不仅能让你收获一段高质量的求学体验,更能为你未来的漫长人生道路,找到一个更加坚实、更加清晰、也更加忠于内心的前行罗盘。这,或许才是这场灵魂拷问背后,最有价值的答案。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