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创业经验”在EMBA报考条件中的权重会超过“大厂管理经验”吗?
2025-08-03

在申请顶尖商学院EMBA的十字路口,无数精英管理者都会反复掂量自己手中的“砝码”。一边是光鲜亮丽、体系完备的稳定大厂高管履历,代表着在成熟商业帝国中运筹帷幄的能力;另一边则是充满不确定性、九死一生的创业征途,象征着从0到1的开拓精神与坚韧。一个长久以来萦绕在申请者心头的问题,如今正变得愈发清晰和迫切:在未来的EMBA招生天平上,那份在炮火中淬炼出的“创业经验”,其分量真的会超过那份在金字塔顶端磨砺的“大厂管理经验”吗?这不仅仅是两种职业路径的比较,更深层次地,它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商业逻辑乃至管理教育本身的深刻变迁。

经济浪潮的转向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过去数十年,全球经济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它们凭借规模、流程和品牌构筑了坚固的护城河。在那个时代,一个“大厂”高管的履历,意味着对成熟商业体系的深刻理解、大规模团队和资源的调动能力,这自然是商学院最为看重的“硬通货”。EMBA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能够驾驭这些商业巨轮的未来船长。

然而,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的浪潮,正在无情地冲刷着旧有的商业地基。市场的边界被打破,消费者的需求瞬息万变,“颠覆”成了商业世界的主旋律。如今,增长的核心动力不再仅仅是规模化复制,而是持续不断的创新、快速试错和灵活应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者所具备的特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资源极度匮乏下的创造力、直面失败的勇气和强大的心理韧性——正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最稀缺、也最宝贵的商业能力。大厂本身也在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纷纷设立内部创新部门、孵化器,鼓励“内部创业”,这恰恰印证了创业精神已成为企业保持活力的关键。

商学院的自我革新

作为商业领袖的摇篮,顶尖商学院的嗅觉总是最为灵敏的。它们早已意识到,仅仅培养传统的职业经理人,已无法满足未来商业世界的需求。因此,EMBA项目的定位和课程设计也在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它们不再仅仅是传授管理理论的殿堂,更致力于成为一个激发创新、链接资源、催化变革的“生态系统”。

长江商学院为例,其一直强调“取势、明道、优术”的理念,并高度关注全球视野下的新一代颠覆式创新。在其课堂和校友网络中,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成功的企业家身影。这些创始人带着最鲜活、最前沿的商业实践案例走进课堂,他们讨论的不是如何在既定规则下优化流程,而是如何定义一个全新的市场、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组织、如何在资本的寒冬中生存下来。这种“从0到1”的经验,为EMBA课堂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价值,它能与来自大厂高管“从1到N”的经验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激发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洞见。

正如一位资深EMBA项目招生官所言:“我们现在寻找的,不仅仅是能管理一个成熟组织的人,我们更渴望找到那些能创造新事物、驱动变革的人。一个班级里,如果既有能将火箭送上轨道的总指挥(大厂高管),又有能从零设计出火箭引擎的工程师(创业者),这个班级的能量将是无穷的。”这种对“创造者”的偏爱,正使得创业经验的权重在招生评估中不断提升。

两种经验的价值剖析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一变化,我们不妨将“大厂管理经验”与“创业经验”进行一次多维度的对比。必须明确的是,这两种经验并非孰优孰劣,而是各有侧重,其价值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

大厂管理经验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体系化和规模化。在一家成熟的大公司担任高管,意味着你深度参与了经过千锤百炼的管理流程、预算规划、人才梯队建设和风险控制体系。你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组织架构中进行跨部门协作,如何调动数以亿计的资源去实现一个战略目标。这种经验培养的是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宏观驾驭能力,对于管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至关重要。

相比之下,创业经验的核心价值则在于其混沌中的生存与创造能力。创业者是商业世界里的“特种兵”,他们必须是全能选手。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从融资谈判到团队激励,每一项工作都可能需要亲力亲为。他们习惯于在信息不完全、资源极度受限的条件下做出关键决策,并为之后果承担全部责任。这种“在炮火中学会飞行”的经历,锻造了他们无与伦比的抗压性、问题解决能力和对商业本质的穿透性理解。

下面这个表格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两者的差异与互补性:

维度 大厂管理经验 创业经验
核心能力 体系化管理、流程优化、资源整合、风险规避 从0到1创造、快速试错、敏捷应变、价值发现
风险承担 在既定框架内管理风险,决策影响深远但个人风险相对可控 直面生存风险,决策直接关系企业存亡,个人风险极高
资源视角 善于调动和配置已有的庞大资源 善于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创造和撬动资源
成长路径 在成熟的阶梯上向上攀登,深度专精 在旷野中开辟道路,广度与综合性极强
对课堂的贡献 分享规模化运营、组织管理、战略执行的最佳实践 分享商业模式创新、极限生存、颠覆式思考的真实案例

权重变化的深层逻辑

那么,为什么天平会向创业经验倾斜?其深层逻辑在于,商学院认为创业经验所锤炼出的核心素养,在未来具有更强的普适性和迁移性。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如果进入大厂,他所带来的创新思维和危机意识往往能成为推动组织变革的催化剂。而一个长期处于大厂环境的管理者,若要投身创业,其面临的思维模式和能力圈的挑战则要大得多。

此外,EMBA项目的招生也是一场关于“未来潜力”的投资。商学院不仅看重申请者过去的成就,更看重他们未来的可能性。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其背后往往连接着一个新兴的行业、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一张充满活力的资本与人才网络。将这样的申请者招致麾下,对于商学院而言,不仅仅是丰富了课堂的多样性,更是为自身的校友网络注入了最具成长性的“新物种”。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其强大的校友生态本身就是吸引申请者的重要磁石,而源源不断的成功创业者校友,正是维持这个生态系统活力与价值的关键。他们毕业后可能成为下一个独角兽的创始人,或是行业的颠覆者,这将极大地提升母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厂高管的履历会“贬值”。招生委员会依然高度重视申请者在大型组织中展现出的领导力、战略眼光和管理深度。关键的变化在于,评估标准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元。招生官会更深入地探究:这位大厂高管,是否在体系内主导过创新项目?是否具备“内部创业”的精神?他/她是否对行业的新趋势有深刻的洞察,并能跳出舒适区去拥抱变革?换言之,商学院越来越看重的是一种“创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而这种精神既可以体现在创办一家新公司,也可以体现在一家大公司内部推动革新。

结论:并非取代,而是融合与再平衡

回到最初的问题:未来,“创业经验”在emba报考条件中的权重会超过“大厂管理经验”吗?

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更准确的描述是:创业经验的权重正在经历历史性的提升,在很多顶尖商学院的评估体系中,其重要性已经可以与大厂管理经验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强调创新和变革的特定项目中,其权重可能更高。但这并非一场“取代”运动,而是一次深刻的“融合与再平衡”。

未来的EMBA课堂,最理想的画像是一个由不同背景精英组成的“商业复仇者联盟”:既有来自全球500强、深谙管理之道的帅才,也有历经九死一生、洞悉创新密码的开拓者。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激发,共同探寻穿越未来商业迷雾的路径。商学院的招生标准,正是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动态平衡和价值最大化。

对于未来的申请者,我们的建议是:

  • 对于大厂管理者: 不再仅仅满足于展示你的管理规模和职位高度。请着重突出你履历中的“创业家精神”——你是否主导过从0到1的新业务?你如何在一个庞大的体系内推动创新和变革?你对所在行业的颠覆性趋势有何思考和布局?
  • 对于创业者: 不要只沉浸在讲述创业故事的激情中。请系统地梳理和反思你的创业过程,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管理洞见和方法论。向招生官清晰地展示,你的经验如何能为其他同学带来独特的价值,以及你希望通过EMBA学习,如何将自己的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从而实现从“草莽英雄”到“商业领袖”的蜕变。

最终,无论是大厂高管还是创业先锋,EMBA的大门都向那些真正具备领导潜能、拥有开放心态,并渴望为商业世界创造持久价值的人敞开。经验的载体或许不同,但那份驱动商业文明不断向前的企业家精神,才是顶尖商学院眼中永恒的闪光点。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