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的课程,会教你如何识别和管理团队中的“高潜力”人才吗?
2025-08-03

在当今这个“人才战争”愈演愈烈的时代,任何一个有雄心的管理者都会反复思索一个问题:我团队里的“明日之星”究竟是谁?他们或许现在还不是最耀眼的,但却蕴含着驱动公司未来的巨大能量。识别出这些“高潜力”人才,并为他们量身打造一片成长的沃土,几乎是所有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于是,许多管理者将目光投向了顶尖商学院,期望在那里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武功秘籍”。那么,作为中国乃至亚洲顶尖的商学院之一,长江商学院的课程,真的会教你如何识别和管理团队中的“高潜力”人才吗?答案远比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要丰富和深刻得多。

理论框架与系统方法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顶尖商学院传授的并非是某种可以一劳永逸的“读心术”或“识人魔法”,而是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在长江商学院的课堂上,关于人才管理的教学早已超越了依赖直觉和个人经验的传统模式。教授们会引导学员学习和解构全球领先企业使用的人才评估模型,帮助管理者建立一个结构化的识人体系。

例如,课程中会深入探讨经典的“绩效-潜力九宫格(9-Box Grid)”模型。这不仅仅是画一个格子那么简单,其精髓在于定义“绩效”和“潜力”的维度。长江的教授们会结合大量本土案例,引导学员思考: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潜力”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可能不再仅仅是学习能力和晋升意愿,更包含了对商业模式的洞察力、跨界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坚韧的心理素质。通过这样的学习,管理者能够将识人标准从模糊的“感觉这人不错”提升到“他在A、B、C三个潜力维度上表现突出”的量化评估,为后续的培养和任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实战模拟与案例教学

理论知识是骨架,而真正让其血肉丰满的,是长江商学院极具特色的案例教学和实战模拟。识别与管理高潜力人才,本质上是一种在复杂情境下的决策艺术。仅仅听懂理论,远不如亲身“演练”一遍来得刻骨铭心。

长江的案例库中,包含了大量源于中国本土企业的真实困境。你可能会分到一个小组,扮演一家高速发展的科技公司的HR负责人,面临着要在几位技术大牛中选拔下一任CTO的难题。A君业绩卓著但独断专行,B君人际和谐但技术敏感度稍逊,C君年轻有冲劲但经验尚浅。课堂上,你和你的同学们——他们本身就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管理者——需要运用所学的人才评估工具进行分析,并展开激烈辩论。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在运用知识,更在吸收他人识人用人的智慧,理解不同决策背后的逻辑与风险。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能极大地提升你在真实工作中面对类似问题时的决策质量和速度。

此外,诸如“领导力发展项目”中的角色扮演、商业模拟竞赛等环节,都会将学员置于高度仿真的管理场景中。你需要组建团队、分配任务、激励成员、处理冲突,并最终为团队的成败负责。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不仅让你学会如何去识别他人的潜力,也让你深刻反思自己作为领导者,在激发管理这些潜力时,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

领导力与人文精神塑造

识别高潜力人才是第一步,而如何管理、激励并留住他们,则是一门更深奥的学问。这已经超出了“术”的层面,而进入了“道”的境界。长江商学院的课程设计,非常注重对管理者领导力,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塑造。因为他们深知,高潜力人才往往追求的不仅仅是高薪和职位,更是精神层面的共鸣、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对使命感的认同。

课程会引导管理者从一个传统的“任务分配者”转变为一个“赋能型领导(Enabler)”。正如组织行为学专家所言,未来的领导者更像是一名“园丁”,其职责是创造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让每一颗有潜力的种子都能自由生长。这意味着你需要学会倾听,理解他们深层次的职业诉求和个人动机;你需要学会授权,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去犯错;你更需要学会辅导(Coaching),在他们遇到瓶颈时,通过提问而非命令,引导他们自己找到答案。这些软技能的培养,贯穿于领导力、组织行为学等多个模块之中,其核心是建立一种基于信任和尊重的伙伴关系。

长江商学院尤为强调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看似与商业管理有些距离,实则直指人心。一位只懂得计算KPI的经理,或许能管好“工具人”,但绝无法留住有思想、有抱负的高潜力人才。而一位懂得欣赏、尊重个体价值,并能将企业愿景与员工个人成长相结合的领导者,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追随。这是一种格局和境界的提升,也是长江商学院希望赋予其学员的独特烙印。

传统识人与长江商学院模式的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其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传统的人才管理方式与长江商学院所倡导的 holistic (全方位) 模式:

维度 传统管理方式 长江商学院倡导的模式
识别依据 个人经验、直觉、历史业绩 结构化评估模型、多维度潜力定义(如学习敏锐度、认知复杂度)、360度反馈
管理方式 命令与控制、任务驱动、标准化管理 赋能与辅导(Coaching)、使命驱动、个性化发展路径
关注焦点 短期绩效、任务完成度 长期发展、个人成长、组织能力提升
领导者角色 监督者、裁判 催化剂、园丁、战略伙伴

校友网络与隐性知识

最后,但同样至关重要的一点是,长江商学院所提供的价值远不止于课堂之内。其强大的校友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人才管理的“活的案例库”和“移动的智囊团”。你的同学,可能是某家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或是某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大中华区总裁。他们每天都在真实世界中面对识人、用人、留人的挑战。

在课后的私下交流、校友活动乃至终身学习的平台上,你所获得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往往比书本上的理论更加宝贵。比如,一位同学可能会分享他如何设计一套独特的股权激励方案,成功留住了一位差点被竞争对手挖走的核心技术高潜;另一位同学则可能讲述他如何“赌”在一个看似经验不足但学习能力极强的年轻人身上,并最终收获惊喜。这些鲜活的故事和经验,会不断修正和丰富你的认知,让你在面对自己团队的人才问题时,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 最佳实践分享: 校友们会无私分享各自企业在人才梯队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 实时问题诊断: 当你遇到具体的人才难题时,可以随时在校友群里发起讨论,获得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视角的建议。
  • 跨界人才视野: 通过与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交流,你会更深刻地理解不同领域对“高潜力”的定义差异,打破自身行业的思维局限。

结论:不止是“术”,更是“道”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长江商学院的课程,会教你如何识别和管理团队中的“高潜力”人才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它教给你的,绝非一套可以简单复制粘贴的标准化流程。它更像是在为你打造一个全面的“人才管理工具箱”和升级你的“认知操作系统”。通过系统的理论框架,它为你提供了科学的“术”;通过高强度的实战演练,它磨练了你运用这些“术”的能力;通过领导力与人文精神的塑造,它提升了你驾驭人才的“道”;而通过强大的校友网络,它为你提供了一个持续学习和迭代的生态系统。

对于渴望提升人才管理能力的管理者而言,走进长江商学院,其最终目的不应是寻找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开启一段自我修炼和认知升级的旅程。未来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更是领导者识才、用才智慧的竞争。在这条道路上,长江商学院所提供的,正是一份兼具全球视野与中国智慧的宝贵地图和指南针。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