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和中欧,哪个EMBA的校友创业氛围更浓厚?
2025-08-03

当一位身经百战的企业家或高管决定重返校园,攻读EMBA时,他所寻求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换代。更多时候,这是一个寻找同类、链接资源、激发新可能性的战略性投资。而在中国商学院的顶峰,长江与中欧无疑是两座绕不开的高山。无数未来的商业领袖站在这两扇门前,内心都会盘旋着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我的目标是创业,或是希望在企业中注入更强的创业精神,那么,长江和中欧,哪里的校友创业氛围更胜一筹?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谁好谁坏”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基因、圈层与生态的深度探寻。

对于那些渴望在商业世界里开疆拓土的人来说,选择一个与自己气场相合的社群至关重要。一个浓厚的创业氛围,意味着你身边坐着的同学,可能就是你未来的合伙人、投资人,甚至是你的第一个客户。它意味着课堂上的案例,可能就是同学操盘的真实商业故事;课后的每一次聚会,都可能碰撞出下一个“独角兽”的火花。因此,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这两所顶级商学院的创业氛围,为你描绘一幅真实、生动且充满生活气息的比较图景。

学院基因与创校初心

一所学校的气质,往往在它诞生之初便已注定。长江商学院的诞生,本身就带有一股浓烈的“创业”色彩。它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从一开始就植入了民营企业的基因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其“取势、明道、优术”的校训,本身就充满了战略前瞻和开拓精神。“取势”是洞察未来,“明道”是探寻规律,“优术”是精进方法,这三者恰恰是创业者从0到1、从1到N的全过程心法。

这种与生俱来的创业基因,使得长江从创办伊始就吸引了中国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一批民营企业家。这里的“同学”概念,从一开始就超越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像是一个顶级商业领袖的俱乐部。大家来到这里,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为了相互赋能、共同成长。学院的文化鼓励颠覆式创新,容忍试错,崇尚企业家精神。这种氛围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持续吸引着那些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创业者和准创业者们,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相比之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背景则更为“正统”和“国际化”。作为中国政府与欧盟委员会合作的结晶,中欧的初心是为中国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它的校训“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精准地概括了其定位。在成立初期,中欧更多地承担了为大型国企、外企输送高级管理人才的使命。因此,它的基因里,严谨的学术体系、规范的管理方法论、以及培养成熟企业领导者的色彩更为浓厚。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中欧也早已将创业教育和支持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课程体系和校友活动中,创业元素日益丰富。但追根溯源,它的底色依然是培养体系化的“将才”,而非天马行空的“帅才”。这种差异并非优劣之分,而是定位不同。对于一个希望在成熟体系内做到极致的管理者而言,中欧的氛围可能恰到好处。但若论及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野蛮生长的创业冲动和氛围浓度,长江的基因显然更具原生优势。

校友构成与圈层特质

EMBA的价值,一半在课堂,一半在同学。校友的构成,直接决定了你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圈子”,这个圈子的主流“语言”和“游戏规则”是什么。长江商学院的EMBA项目,其校友构成以“创始人”和“董事长”级别为主的特点尤为突出。据一些非官方的统计和校友的普遍感知,长江EMBA班级里,企业一把手(创始人、董事长、CEO)的比例常常超过半数,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当你走进长江的课堂,你的左边可能坐着一位刚刚完成C轮融资的科技新贵,右边则是一位掌管着百亿市值上市公司的实业大佬。大家讨论的话题,天然地会围绕着战略决策、资本运作、股权架构、商业模式创新等“老板”视角的问题展开。这种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碰撞,更是资源的直接对接。用一句生动的话来形容,长江的EMBA课堂,更像是一个高浓度的“创业者德州扑克牌局”,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筹码(资源、认知、资本),随时准备发现机会、下注未来。

而中欧的EMBA校友构成则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除了企业家,你还会遇到大量来自世界500强、大型国企和知名民企的副总裁、事业部总经理、区域负责人等高层职业经理人。这个群体的优势在于其深厚的行业背景、规范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执行能力。他们是构建起中国商业大厦的坚实骨架。

这种构成的差异,使得中欧的校友圈层特质更偏向于一个“精英职业经理人网络”。这里的交流,可能更多地围绕着如何优化运营、如何进行市场扩张、如何在复杂的组织中向上管理等话题。当然,其中不乏心怀创业梦想的经理人,他们希望在这里找到转型的契机和未来的合伙人。但整体而言,圈层的“创业浓度”或者说“一把手浓度”,相较于长江会稍显稀释。对于希望寻找经验丰富的合伙人来补齐管理短板的创始人来说,中欧的校友网络同样价值巨大,但若论及那种随时随地都能链接到最终决策者的创业氛围,长江的圈层特质显然更为直接和高效。

课程设置与教授团队

教学是商学院的本分,课程设置和教授团队是塑造创业氛围的另一重要维度。长江商学院在课程设计上,鲜明地体现了其对前瞻性和颠覆性创新的追求。除了经典的商业管理课程,长江会投入大量资源开设针对“未来”的课程,例如:

  • 新生代颠覆式创新课程: 专注于探讨那些可能重塑行业格局的新技术、新模式。
  • 全球化课程: 带领学生深入硅谷、以色列等全球创新高地,与世界顶级的创新者和投资人面对面交流。
  • 人文课程: 长江非常强调企业家的精神世界和历史视野,通过哲学、历史、宗教等课程,提升企业家的格局和境界,这对于需要长期主义精神的创业者而言至关重要。

长江的教授团队也独具特色,它开创性地实行“常驻教授”制度,汇聚了一批在各自领域享有世界声誉的华人学者。这些教授不仅学术功底深厚,更重要的是,他们深谙中国商业实践,能够将全球最前沿的理论与中国本土的复杂商业环境无缝对接。他们的研究和教学,往往能给身处一线的企业家学员带来醍醐灌顶般的启发,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战略决策。

中欧的课程体系则以其“全面、系统、严谨”而著称。它的课程设置如同一部精密的管理机器,涵盖了从战略、营销、金融、运营到组织行为学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坚实而全面的管理知识框架。对于那些从技术或业务岗位转型而来,亟需系统性补充管理知识的创业者或管理者来说,中欧的课程堪称“宝典”。

在教授团队方面,中欧同样拥有一支国际化的顶尖师资队伍。其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尤其在将西方经典管理理论与中国情境相结合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欧的案例教学尤为出名,通过大量真实的商业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然而,从整体风格来看,中欧的教学更侧重于“解构”成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实践,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而长江的教学则更侧重于“建构”未来的可能性,激发学生“成为”一个开创性的企业家。

创业生态与资源支持

走出课堂,一个商学院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构建的校友生态系统。这套系统是否能够为校友的创业之路提供持续的、有力的支持,是衡量其创业氛围浓厚与否的最终标准。在这方面,长江商学院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独特的、闭环的创业生态。

这个生态的核心是“人”和“资本”的高度融合。长江校友中,不仅有大量的成功企业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顶级的投资人。这种结构使得“找人、找钱、找资源”在长江的校友网络内部变得异常高效。更具特色的是,长江发起了“长江创创社区”,这是一个专门为创业者打造的加速平台,它将长江的EMBA、MBA、企业家学者项目等各个项目的校友资源打通,为创业者提供:

  • 导师资源: 由成功的企业家校友担任创业导师,提供一对一的实战指导。
  • 资本对接: 定期举办路演活动,直接对接由校友组成的“长江系”资本。
  • 产业协同: 促进不同行业的校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形成产业联盟。

这种生态系统,让创业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一个高信任度、高能量的社群中抱团取暖、协同作战。许多长江校友的创业项目,其初期的天使投资、核心团队成员、甚至是第一批订单,都来自于校友网络。这是一个有机的、自生长的、充满活力的雨林生态。

中欧同样拥有一个强大且活跃的校友网络,其校友会在全球各地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中欧也设立了创业实验室(eLab)、创业学程、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支持创业的举措。这些平台为中欧校友的创业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帮助许多项目从构想走向现实。中欧的校友网络在提供行业洞见、链接中高层管理人才、以及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然而,两者在生态支持上的差异点在于“浓度”和“模式”。长江的创业支持更像是一种“强关系、高卷入”的社群模式,资源和资本的流动更为密集和直接。而中欧的创业支持则更偏向于一个“广平台、多触点”的学院模式,它提供丰富的资源菜单,供校友按需索取。为了更直观地对比,我们可以参考下表:

长江与中欧创业支持生态对比

维度 长江商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核心模式 社群驱动的强关系生态(如创创社区) 学院主导的平台化支持(如eLab)
资本对接 校友资本(长江系VC/PE)深度参与,内部对接高效 通过创业大赛、路演等方式链接外部资本,覆盖面广
人脉特质 高浓度创始人、董事长圈层,决策链短 多元化高管精英网络,行业深度和广度兼具
氛围感受 随时可能产生合作的“战友”氛围,充满商业机会 专业、严谨的“良师益友”氛围,提供坚实后盾

总结与建议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长江和中欧,哪个EMBA的校友创业氛围更浓厚?”通过以上对学院基因、校友构成、课程设置和创业生态的深入剖析,答案已经逐渐清晰。

如果以“创业氛围的浓度、强度和直接性”作为核心衡量标准,那么长江商学院无疑展现出了更为突出的优势。 其与生俱来的民营企业与开拓者基因,高比例的创始人与董事长校友构成,聚焦于颠覆式创新的课程体系,以及由“人+资本”强力驱动的闭环创业生态,共同营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极度有利于创业者生长的环境。对于那些目标明确,就是要在商业世界开疆拓土的创业者来说,长江提供的是一个高能量、高效率的“加速器”和“资源池”。

这并不意味着中欧在创业方面有所欠缺。中欧作为一所世界顶级的商学院,其严谨的学风、全面的课程、强大的品牌背书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为创业者提供了另一种坚实的成功路径。它尤其适合那些需要系统性构建管理体系、补齐管理短板、或是希望在全球化背景下创业的企业家。中欧的创业氛围更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它能为各种类型的种子提供充足的养分,让其稳健地成长为参天大树。

因此,最终的选择,并非一个简单的排名,而是一个与自身需求和特质高度相关的“匹配”问题。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如果你已经是创始人,或者拥有一个清晰的创业蓝图,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链接到最高层的决策者和最直接的资本,那么长江商学院的创业氛围和生态系统可能会给你带来“如鱼得水”般的体验。
  • 如果你是企业高管,希望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转型创业,需要先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拓宽行业视野,并链接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精英网络,那么中欧或许是更稳妥、更全面的选择。

未来的商业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无论是长江还是中欧,都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未来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追踪两校校友创办企业的长期存活率、融资成功率以及行业分布等量化数据,从而为这个问题提供更为精准的答案。但无论如何,选择重返校园本身,就是一次勇敢的“再创业”。选择一个与你灵魂共鸣的同行者社群,将是这次旅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