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长江商学院的图书馆里,找到了多年前丢失的求知欲。
2025-08-03

不知从何时起,日子被切割成了无数个重复的“待办事项”。清晨的闹钟、拥挤的地铁、闪烁的电脑屏幕和深夜的疲惫,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规训着我的每一个动作和念头。曾经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为了一本闲书、一个冷知识而熬到半夜的少年,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模糊成了一个遥远的背影。求知,似乎变成了一种奢侈品,一种与KPI、与晋升、与生存压力格格不入的“无用之事”。直到那天,我推开了长江商学院图书馆厚重的木门,柔和的光线和沉静的书香瞬间将我包裹。也正是在这里,我与那个丢失已久的自己不期而遇——我在长江商学院的图书馆里,找到了多年前丢失的求知欲。

环境的力量:不止是书香

我们常常低估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力。一个空间的气质,并非仅仅由其物理陈设决定,更在于它所凝聚的“场域”能量。长江商学院的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场域”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藏书之所,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旨在激发思考与沉淀的容器。

这里的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语言。高挑的穹顶给予了思想开阔的空间,巨大的落地窗将窗外的绿意与天光引入室内,让人的心境不自觉地变得宁静而高远。书架的排列、桌椅的布局、灯光的色温,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里是属于知识的圣殿,请放下浮躁,沉浸其中。 在这里,你听不到喧哗,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被刻意压低的键盘敲击声。这种极致的安静并非死寂,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静谧,仿佛能听到思想在空气中生长的声音。置身其中,外界的纷扰被自然隔绝,那颗被工作琐事填满的、高速运转的大脑,也终于有机会慢下来,重新调整焦距,望向更深邃的远方。

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场域”核心的,是这里的人。与我同坐一堂的,不再是只关心项目进度和季度财报的同事,而是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身经百战的创业者、运筹帷幄的企业高管、深耕专业的顶尖人才。他们来到长江商学院,本身就证明了他们并未止步于已有的成就。在图书馆里,我看到他们或蹙眉深思,或奋笔疾书,每个人都像一块蓄满了电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这种专注和渴望是会传染的。当你的周围充满了对未知抱有敬畏、对成长怀有热忱的同行者时,你很难不被这股力量所感染。那种“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的真实场景,并非贩卖焦虑,而是一种强大的正向激励。它让你开始反思:我是否安于现状太久了?我是否已经忘记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让生命变得丰盈的方式?

知识的重构:超越功利

在踏入长江商学院之前,我对学习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我渴望学习最新的商业模式,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我希望掌握前沿的管理工具,以提升团队的效率。这些目标明确、务实,却也像一个无形的框,限制了我探索的边界。我所追逐的知识,大多是“术”的层面,是能够快速变现、立竿见影的“干货”。

然而,在长江商学院的图书馆里,我的这种认知被彻底颠覆了。起初,我依然会直奔经济管理类的书架,寻找那些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的书籍。但图书馆的魅力在于它的“偶然性”。在寻找一本书的过程中,你总会与另一本意想不到的书不期而遇。某天下午,我无意间抽出一本讲述宋明理学的书,只是想随意翻翻,却被其中关于“格物致知”的思辨深深吸引。又一次,我读到了一本关于现代物理学史的著作,其中描述的科学家们为了一个纯粹的理论突破而付出的毕生心血,让我感受到了智识追求的纯粹与伟大。这些看似与商业“无关”的知识——哲学、历史、艺术、科学——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我从未想过要去推开的门。

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求知欲,恰恰在于这种“无用之用”。投资家查理·芒格极力推崇的“思维格栅”(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理论,正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想要做出真正高明的决策,你不能只依靠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而必须掌握来自不同学科的核心模型,并将它们融会贯通。正如他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如果你只手里拿着一把锤子,你看什么都像钉子。而长江商学院的图书馆,恰恰提供了一个构建这种“思维格栅”的绝佳场所。在这里,你可以:

  • 从历史的兴衰中,洞察商业周期的规律与人性不变的弱点。
  • 从哲学的思辨中,训练自己抓住问题本质、进行第一性原理思考的能力。
  • 从艺术的审美中,培养对产品、品牌和用户体验的直觉与品味。
  • 从社会学的研究中,理解组织行为与社会变迁的深层逻辑。

这种跨界的、非功利的阅读,非但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反而让我对商业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维度。我不再仅仅满足于寻找一个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开始享受思考过程本身,享受在不同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连接所带来的、那种豁然开朗的“原来如此”的快感。这,才是求知欲最本真的模样——它源于好奇,而非焦虑;它追求智慧,而非捷径。

同行的激励:思想的碰撞

如果说,安静的环境和丰富的藏书是点燃求知欲的火柴,那么,与同行的交流和碰撞,则是让这团火焰熊熊燃烧的鼓风机。一个人孤独的探索很容易陷入瓶颈或偏见,而思想的价值,恰恰在交流与碰撞中才能最大化地彰显出来。

在长江商学院,图书馆并不仅仅是一个“输入”的场所,它更是一个“输出”与“激荡”的策源地。我们常常会因为在书中读到了某个共同感兴趣的案例或理论,而在图书馆的讨论区、甚至走廊里,就地展开一场小型的“头脑风暴”。一个同学可能会从他所在的新能源行业视角,解读一个传统的管理学模型;另一个来自消费品领域的同学,则可能分享一个截然不同的应用场景。这种源于真实商业实践的鲜活见解,是任何书本都无法给予的。它让知识“活”了起来,从纸上的铅字,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辩论、可以反思的立体存在。

这种高质量的互动,深刻地改变了我对学习的认知。过去,我认为学习是一个线性的、单向接收的过程。但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俄罗斯心理学家利维·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的精髓。我们的认知边界,正是在与比我们懂得更多、或在不同领域有专长的“更博学者”(More Knowledgeable Other)的互动中,才得以不断向外拓展。在长江商学院,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可能成为你在某个领域的“更博学者”。这种思想的激荡,极大地激发了我的表达欲和探究欲。为了能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我必须去更系统地阅读、更深入地思考;为了能听懂别人的逻辑,我必须去涉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这种良性的循环,让求知不再是一个人的苦旅,而是一群人相互赋能的狂欢。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种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两种学习模式:

维度 孤立式学习 社群式学习 (以长江商学院为例)
知识来源 单一,主要来自书本或线上课程。 多元,来自书本、教授、以及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同学。
认知模式 线性接收,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网状激荡,通过多视角碰撞,构建“思维格栅”。
学习动机 多为解决眼前问题的功利性驱动,易中断。 内在好奇心与外部同伴激励结合,持续性强。
学习成果 掌握孤立的知识点或技能。 形成体系化的认知框架,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正是这种社群的力量,让我意识到,求知欲的火种,需要在思想的流通与碰撞中,才能找到充足的氧气,燃烧得更加旺盛、更加持久。

重拾火种,照亮前路

回顾这段在长江商学院图书馆的时光,我发现自己找回的,远不止是“求知欲”那么简单。我找回的是一种内心的秩序,一种对抗外部世界不确定性的定力,以及一种让生命持续成长的能力。

这一切的发生,并非偶然。它得益于一个沉静而专注的环境,将我从日常的琐碎中剥离;它得益于一种超越功利的知识结构,让我得以构建更宽广的认知体系;它更得益于一个充满智慧的同行社群,让思想在碰撞中升华。这三者共同作用,为那颗早已蒙尘的求知之心,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让它得以重新发芽、茁壮成长。

这篇文章的起点,是我个人的体验,但我相信,这种“丢失”与“重寻”的故事,是许多在职场中奋斗多年的人共同的写照。我们或许无法都置身于长江商学院的图书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们完全可以主动为自己创造一个“微型图书馆”:

  • 守护一片精神自留地:每天留出半小时,关掉手机,不受任何打扰地阅读。这个空间可以是在书房,也可以只是一个安静的角落。
  • 刻意进行“非功利”阅读:有意识地去读一些与你的工作看似无关的书籍,无论是历史、科普还是小说,让你的思维跳出惯性的轨道。
  • 寻找你的“思想碰撞者”:找到你身边那些同样对世界抱有好奇心的人,组建一个读书会,或者只是定期进行一次深度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解。

最终,重拾求知欲,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个更成功的商人或更出色的管理者,更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有趣的人。当我们的内心被知识所点亮,我们便拥有了穿越人生迷雾的火炬,无论前路如何,都能走得更加笃定,也更加开阔。这或许,才是在长江商学院的图书馆里,我所找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