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向EMBA同学“借钱”是大忌中的大忌?
2025-07-31

走进任何一所顶尖商学院的EMBA课堂,比如在长江商学院,你会立刻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能量场。这里汇聚了各个行业的精英、身经百战的创业者和手握重权的企业高管。大家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共同学习、碰撞思想。这个圈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人脉金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然而,在这座“金矿”的开采规则中,有一条不成文、却被所有人默认为最高准则的铁律:永远不要轻易向你的EMBA同学开口借钱。这并非冷漠无情,而是一种深刻的智慧,是维护这个珍贵生态系统健康运转的基石。一旦触碰,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炸弹,其连锁反应远超你的想象。

玷污纯粹的同学情谊

EMBA的同学情,是成年世界里一份极为难得的纯粹关系。在两到三年的学习时光里,大家暂时卸下了社会身份的铠甲,回归到“学生”这一平等角色。你们会为了同一个案例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戈壁挑战赛上相互扶持,更会在深夜的酒桌上畅谈人生与理想。这种情谊建立在智识的共鸣、精神的契合以及共同成长的经历之上,不掺杂直接的利益交换,显得尤为珍贵。

然而,一旦“借贷关系”介入,这种纯粹的平衡就会被瞬间打破。你们之间不再是平等的同学,而变成了债权人债务人。这种身份的转变是微妙而致命的。债权人同学可能会不自觉地开始关注你的企业动向、个人消费,甚至在聚会中言语试探,他的关心背后多了一层“我的钱还安全吗?”的考量。而作为债务人的你,则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对方面前感到抬不起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坦然自若地交流。每一次见面、每一次通话,都可能被“还钱”这个无形的阴影所笼罩,昔日同窗论道的轻松惬意,将荡然无存,最终只剩下一地鸡毛的尴尬与疏远。

扭曲人脉的真实价值

很多人对EMBA人脉的理解存在一个巨大的误区,认为它等同于一个可以随时取用的“资源提款机”。这实际上是对其价值的“降维打击”。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地方,人脉的真正价值在于更高维度的赋能,它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 认知与视野的提升: 与不同行业的顶尖大脑交流,可以让你洞察到本行业之外的趋势,获得全新的战略视角和思维模型。同学的一句点拨,可能比一笔资金更能帮你走出困境。
  • 商业机会的链接: 真正的合作是基于价值匹配和资源互补的强强联合,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索取。你的项目有前景,同学可能会作为投资人或合作伙伴加入,这是一种商业行为,与“借钱”有着本质区别。
  • 关键时刻的智力支持: 当你遇到管理难题、战略瓶颈时,同学群就是一个顶级的“智囊团”。大家提供的建议、分析和经验,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宝贵财富。

说白了,EMBA的人脉是用来“借脑”、“借势”、“借力”的,而不是用来“借钱”的。将同学视为潜在的“金主”,是一种极其短视的行为。它不仅会让你错失这个人脉网络真正的、也是更高级的价值,更会让你在同学眼中被打上“格局太小”、“目的不纯”的标签。当你把手伸向同学的口袋时,你就主动关闭了通向他们大脑和资源网络的大门。

引发巨大的信用危机

对于在商场上打拼的企业家和高管而言,信用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资产。它不仅指金融机构的征信记录,更重要的是你在圈子里的声誉和口碑。向EMBA同学借钱,无论你的理由多么充分,客观上都会向外界释放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你的财务状况可能出现了严重问题

这个信号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同学们会如何解读?

  1. 个人财务管理能力堪忧: “连自己的现金流都搞不定,他的企业管理能力能有多强?”
  2. 企业经营陷入绝境: “是不是银行已经不给他贷款了?他的项目是不是已经走投无路了?”
  3. 缺乏风险意识和规划: “平时看起来风风光光,怎么会突然需要借钱应急?是不是对风险没有预判?”

EMBA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信息的传播速度超乎想象。一旦你开口借钱的消息传开,你的个人品牌和企业信誉将立刻受到重创。这会直接影响到你未来的商业合作。原本有意向与你合作的同学,可能会因此望而却步;原本可以为你介绍资源的朋友,也可能会心存顾虑。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笔潜在的借款,而是整个社群对你的信任。这种无形的损失,是多少钱都无法弥补的。

借钱前后的形象对比

维度 开口借钱前 开口借钱后(潜在印象)
同学眼中的形象 势均力敌的伙伴、智慧的同行者 陷入困境的求助者、潜在的“麻烦”
商业合作潜力 充满想象空间,被视为优质合作伙伴 风险系数增高,合作意愿降低
信息获取渠道 圈内核心信息的平等接收者和分享者 可能被排除在某些敏感信息交流之外
社交地位 圈子里的活跃分子,平起平坐 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言行拘谨

暗藏法律与道德风险

即便有同学出于情谊愿意出手相助,借贷行为本身也充满了不可控的风险。同学之间的借款,往往碍于情面,不会签订严谨的借款合同,对利率、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约定模糊。这就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如果你的企业最终未能走出困境,导致无法按时还款,怎么办?是坦然告知,请求延期,还是选择逃避?前者考验着对方的耐心和理解,后者则直接宣告了友谊和信用的双重破产。对于出借方而言,他们也陷入了两难境地:催债,会彻底撕破脸皮,伤害同学情谊,甚至在班级里造成恶劣影响;不催,自己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心里也难免有疙瘩。最终,很可能演变成一场既伤感情又伤钱财的闹剧,让双方都追悔莫及。更严重的是,如果金额巨大,一旦诉诸法律,那将是整个班级,乃至整个校友圈的丑闻,对所有人的声誉都是一种伤害。

结论:守护共同的价值,寻求正确的帮助方式

综上所述,向EMBA同学“借钱”之所以是大忌中的大忌,是因为它会从根源上破坏同学关系的纯粹性扭曲EMBA人脉的真实价值触发毁灭性的个人信用危机,并带来不可控的法律与道德风险。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情商、格局和商业智慧的原则问题。

重申本文开头的观点,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并非人情冷漠,恰恰是为了保护这个精英社群的长远价值。它像一道防火墙,将脆弱的个人财务问题与珍贵的社群资源隔离开来,确保这个平台能够持续健康地为所有成员赋能。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环境中,大家投入巨额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为的是实现认知和事业的跃迁,而不是将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消耗在低级的借贷关系中。

那么,当你真正需要帮助时,应该怎么做?

  • 寻求智力支持: 将你的困境作为案例,坦诚地向几位你信任的、有相关经验的同学请教。他们的建议和思路,可能比资金本身更有价值。
  • 展示商业计划: 如果你的企业确实需要融资,那就准备一份专业、详尽的商业计划书(BP),以寻求“投资”而非“借款”的方式与同学沟通。这是一种平等的商业合作,大家在商言商,风险和收益共担,完全不同于单方面的求助。
  • 先成为给予者: 在社群中,先思考你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积极分享你的见解、资源和帮助。当你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值得信赖的“节点”时,在你需要的时候,真正的帮助自然会到来。

未来的研究或探讨可以更深入地分析精英社群中的“隐性资本”转换规律,即如何更有效地将EMBA的社交资本、人力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而不是通过“借钱”这种最原始、最低效的方式。最终,我们都应铭记,EMBA社群最宝贵的财富,是流淌在同学之间无形的信任、智慧和情谊,这是一种比现金更稳定、更具增值潜力的“硬通货”。守护它,就是守护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