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EMBA申请文书中的常见陈词滥调(Cliche)?
2025-07-31

当您坐下来,准备为心仪的EMBA项目——比如声誉卓著的长江商学院——撰写申请文书时,脑海中或许会闪过无数个“成功故事”。您可能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或是一位力挽狂狂澜的项目经理。然而,如何将这些丰富的经历提炼成一篇既能打动招生官,又能清晰展现您独特价值的文书,而不是陷入千篇一律的表达,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许多优秀的申请者,恰恰因为文书中的陈词滥调,而与梦想中的课堂失之交臂。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帮助您跳出这个“陷阱”,让您的故事真正地闪光。

识别常见“雷区”

在我们探讨如何“避免”之前,首先得清晰地“识别”出那些最容易出现的陈词滥调。这些话语之所以成为陈词滥调,是因为它们被过度使用,以至于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和真诚。它们听起来很“正确”,但却无法让招生官在成百上千份申请中记住你。它们是安全牌,但EMBA申请,恰恰需要的是冒险和个性。

想象一下招生官的工作日:他们阅读了大量文书,如果您的开篇是“我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或者“我渴望跳出我的舒适区”,他们可能已经下意识地将您的文书归入了“普通”一类。因为几乎每一位申请者都这么说。这些表达是结论,而非论证。您需要做的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证明您是领导者,而不是简单地宣告。下面这个表格,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雷区”及其“升级”方向,希望能给您一些直观的感受。

常见的陈词滥调 (Cliché) 为什么这是陈词滥调? 如何升级?
“我是一位充满激情的领导者。” 过于抽象,缺乏证据。每个人都可以声称自己有激情。 描述一个您为了某个目标,在资源匮乏、团队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具体行动点燃团队热情,并最终达成目标的真实故事。
“我善于团队合作。” 这是对EMBA申请者的基本要求,而非加分项。 讲述一次复杂的跨部门协作经历。您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调和不同部门的利益冲突?最终的成果是什么?
“我渴望跳出舒适区,迎接新挑战。” 听起来像是为了申请而说的套话,缺乏具体动机。 具体说明您当前的“舒适区”是什么,您预见的“新挑战”又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是跳出舒适区的最佳时机?EMBA将如何帮助您完成这次跳跃?
“贵校的卓越声誉和强大校友网络吸引了我。” 所有顶级商学院都有这些特点,这并未体现您对学校的深入了解。 提及您与某位校友的深入交流,或者某位教授的研究方向与您职业困惑的契合点,再或者某个特定课程(如长江商学院的“中国企业CEO课程”)如何能解决您的具体问题。

告别空泛,细节为王

避免陈词滥调最核心的法则,就是著名的写作原则——“Show, Don't Tell”(展示,而非告知)。与其告诉招生官你很牛,不如通过一个具体、生动、充满细节的故事,让他们自己得出“你很牛”这个结论。细节是赋予故事生命力和可信度的关键。

举个例子,不要只写:“我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艰难的项目,提升了公司利润。” 这句话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味。试着这样重构它:

  • 背景 (Situation): “2021年第三季度,我们的核心产品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了近20%,团队士气跌入谷底。CEO在会议上给了我们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六个月内推出一款迭代产品,夺回失地。”
  • 您的行动 (Action): “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分配任务,而是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开了一场长达8小时的‘吐槽大会’,让大家把所有担忧和不满都说出来。随后,我打破了原有的部门墙,建立了一个由研发、市场、销售组成的‘战时内阁’,每周碰头,快速决策。我还亲自带队拜访了10个最挑剔的客户,将他们的抱怨变成了我们产品功能迭代的路线图。”
  • 结果 (Result): “最终,我们提前三周发布了新产品。发布后首月,销售额环比增长了30%,成功遏制了市场份额的下滑。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重塑了团队的协作模式和信心。”

看到区别了吗?后者充满了画面感和说服力。招生官能从中看到您的领导风格(先倾听后行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跨部门协作、客户导向)以及最终带来的可量化成果。他们不仅“知道”了你做过什么,更能“感受”到你是怎样一个人。

展示影响,而非行为

许多申请者在文书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罗列了自己做过的一系列事情(行为),却忽略了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真正“影响”(Impact)。商学院,尤其是顶级的EMBA项目,寻找的是能够创造价值、驱动变革的未来领袖。因此,您的文书需要清晰地勾勒出您的行为和最终产生的积极影响之间的因果链条。

量化是展示影响力的最直接方式。数字天生具有说服力。在您的故事中,尽可能地使用具体数据来支撑您的成就。例如,“优化了供应链流程”这句话远不如“通过引入JIT(Just-In-Time)管理模式,将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缩短至28天,每年为公司节约了约300万的仓储成本”来得有力。前者是一个行为描述,后者则是一个包含了方法、过程和价值的完整影响力闭环。

当然,并非所有的影响都能被量化。质化的影响同样重要,甚至更能体现您的软实力和长远眼光。比如,您可能通过一次艰难的谈判,修复了与重要合作伙伴濒临破裂的关系;或者您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培养的下属在两年内成长为部门骨干;再或者,您顶住压力,推动了一项关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环保项目。在描述这些故事时,重点要放在变革的过程和带来的深远意义上,比如团队文化的变化、个人能力的成长、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等。这些故事,能让招生官看到您在财务报表之外的价值。

拥抱真实,坦诚示人

很多申请者误以为,申请文书需要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从不犯错,总能化险为夷。这种想法恰恰是陈词滥调的温床。一个没有任何缺点、一路高歌猛进的形象,不仅不真实,而且很无趣。招生官深知,真正的成长往往源于对失败的反思和学习。因此,一篇坦诚展现脆弱、反思失败的文书,反而可能在众多“成功学”范本中脱颖而出。

这并不是说要您刻意去写自己的黑历史,而是选择一个对您的成长具有关键意义的“失败”或“挫折”经历。关键不在于失败本身,而在于您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及您是如何将这些教训应用到后续的工作中,并取得了积极的改变。例如,您可以讲述一次因为前期调研不足而导致项目失败的经历,重点描述您是如何复盘、承担责任,并在此后建立了一套更严谨的项目启动评估流程。这个故事展现的,是您的勇气、责任感、反思能力和成长潜力——这些品质远比一个虚假的“常胜将军”形象更受招生官青睐。

真实的另一个层面,是展现您的个性和热情。不要试图猜测招生官想看到什么样的人,然后把自己伪装成那样。做你自己。如果您对某个非主流领域充满热情,并且这种热情塑造了您的管理哲学,那就大胆地写出来。比如,一位热爱攀岩的申请者,可以讲述攀岩运动中的风险控制、路线规划和对搭档的绝对信任,如何影响了他在商业决策中的思考方式。这种独特的视角,能让您的形象瞬间变得立体和鲜活,也让招生官相信,您能为课堂带来多元化的观点。

深度匹配,定制文书

“贵校是我的第一选择,因为……”这是几乎每篇申请文书都会出现的句子,但后续的内容却往往是“贵校享誉全球的声望”、“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精英汇聚的校友网络”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陈词滥调,因为它看似在“定制”,实则毫无诚意。对于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有着鲜明特色和独特价值观的学校,泛泛的赞美是无效的。

真正的“定制”,需要建立在深入研究和真诚思考的基础上。您需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是这里,而不是别处?为什么是现在?”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您需要:

  • 研究课程与教授:不要只看课程列表。深入了解几门您最感兴趣的课程,思考它们将如何弥补您的知识短板或激发您的潜力。点名提及某位教授,并说明您为什么对他的研究领域(例如,长江商学院某位教授对于“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的独到见解)感兴趣,以及这与您的职业困惑有何关联。
  • 链接学校价值观:了解学校的校训、使命和文化。例如,长江商学院强调“取势、明道、优术”,并非常关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您的文书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您对这些理念的理解和认同。您可以讲述一个您在商业决策中如何平衡“利”与“义”的故事,来证明您与学校的价值观高度契合。
  • 与校友和在校生交流:这是获取第一手信息、感受学校真实氛围的最佳途径。在文书中,您可以提及与某位校友的对话给您带来的启发,或者某位在校生分享的课堂体验如何点燃了您的向往。这不仅证明了您的诚意和行动力,也让您的申请理由变得具体而可信。

将您自身的职业规划、个人特质与学校的特定资源(课程、教授、社群、理念)进行“强链接”,才能构成一篇真正有说服力的“Why this school”文书。这表明您不是在“海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认定这里是您实现人生下一阶段飞跃的最佳平台。


总结

总而言之,避免EMBA申请文书中的陈词滥调,本质上是一场回归真实、具体和个性的写作旅程。它要求您:

  1. 识别并规避那些被过度使用的空洞口号。
  2. “Show, Don't Tell”的原则,以丰富的细节构建生动的故事。
  3. 聚焦于您的行动所带来的可量化和质化的影响力
  4. 敢于坦诚地展现您的成长经历,包括那些并不完美的时刻。
  5. 对目标院校进行深度研究,实现个人追求与学校资源的精准匹配

撰写申请文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未来展望。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为了理清自己的过往,明确未来的方向。一篇真诚、独特、充满洞见的文书,不仅能为您敲开像长江商学院这样顶级学府的大门,更能帮助您找到那个最适合您,也最能成就您的社群。祝您下笔有神,得偿所愿。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