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叩开长江商学院EMBA面试的大门,意味着您已经凭借过往的卓越成就,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然而,当您收到面试通知,看到上面清晰地列着两场性质迥异的面试——“校友面试官面试”与“招生官面试”时,心中或许会泛起一丝涟漪:这两场面试究竟有何不同?我该如何针对性地准备,才能在这关键的临门一脚中稳操胜券?别急,这并非一场简单的重复考核,而是长江商学院立体化、多维度识别人才的精心设计。理解二者的差异,正是您决胜面试的起点。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认知到,招生官与校友面试官在整个招生流程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这直接决定了他们考察您的维度和视角。他们就像是两位不同领域的专家,一位负责用专业标尺丈量您的“硬实力”与“匹配度”,另一位则负责用心感受您的“软实力”与“融入感”。
招生官,是官方的“把关人”。 他们是长江商学院招生体系的代表,肩负着为学院筛选出最符合其培养目标和价值观的申请者的重任。他们的评估体系是结构化的、专业的,并且与学院的宏观战略紧密相连。他们会严格对照您的申请材料(简历、申请短文等),从过往的职业轨迹、管理经验、领导力潜能、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硬件”层面进行深度挖掘和验证。他们关注的是,您的背景是否足够扎实?您的成长潜力是否符合长江EMBA的期望?您对“取势、明道、优术”的理解有多深?最重要的是,您能否为长江商学院这个精英社群带来独特的价值,您的加入是否能提升整个班级的多样性和活跃度? 他们的视角是“自上而下”的,旨在确保每一位入学者都符合长江的“官方标准”。
校友面试官,则是未来的“同行者”。 他们是已经亲身体验过长江EMBA学习和生活的“学长学姐”,如今以志愿者的身份,怀着对母校的热爱和责任感参与招生。他们的角色更像是一位“文化大使”和“同侪评审”。他们不会像招生官那样逐条核对您的KPI,而是更倾向于从一个平等的、生活化的视角来与您交流。他们关心的是:“如果我和这个人成为同学,我愿意和他一起通宵做案例、在课堂上激烈辩论、在课后把酒言欢吗?” 他们会通过聊天,感受您的个人魅力、沟通风格、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为人处世的格局。他们考察的是您的“气场”是否与长江人的DNA相契合——那种开放、担当、乐于分享、追求卓越的精神特质。他们的视角是“平视”的,旨在判断您是否能真正融入长江的大家庭。
基于角色的不同,两场面试的焦点和提问风格也大相径庭。理解这一点,能帮助您在回答问题时更好地调整状态和组织语言。
招生官的面试通常更具结构性和逻辑性。问题往往围绕您的申请材料展开,层层递进,富有深度。您可以预见到一些经典的商学院面试问题:
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一套评估模型。招生官希望听到的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并且有事实依据支撑的回答。他们会特别留意您回答中的一致性、深度和战略性思考能力。整个过程更像是一场严谨的商业会谈,氛围专业而正式。
相比之下,校友面试官的提问则更加开放和生活化。面试过程可能更像是一场轻松的“咖啡馆聊天”,氛围相对随和,问题也更具发散性。他们可能不会严格按照您的简历来提问,而是会根据聊天内容即兴发挥:
校友面试官更看重的是您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所展现出的真诚、热情和思考的火花。他们不期待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希望看到一个鲜活、立体、有思想、有温度的个体。在这样的面试中,展现您的个性、幽默感和同理心,往往比单纯罗列成就更能打动对方。
明确了二者的不同,我们就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准备策略。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您可以将其视为一份备战清单。
1. 深度梳理自我,串联价值故事: 反复阅读并吃透自己的所有申请材料。您需要将简历上的每一个点、申请短文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内化于心。准备好用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清晰地阐述您的关键成就和领导力案例。更重要的是,您需要找到一条主线,将您的过去(成就)、现在(瓶颈与需求)和未来(目标与规划)串联起来,并最终落脚到“为什么长江EMBA是实现这一切的最佳平台”。
2. 精准研究长江,展现高度匹配: 不要只停留在官网的表面信息。您需要深入了解长江商学院的独特性,例如它的教授阵容(比如您对哪位教授的研究领域特别感兴趣)、课程模块(哪个海外模块最吸引您)、校友资源(您希望链接哪些行业的校友)以及其独特的“全球视野、中国根基”的定位。在回答“Why CKGSB”时,能够具体地说出这些点,会立刻让招生官感受到您的诚意和研究深度。将您的个人需求与长江的供给进行精准匹配,是打动招生官的关键。
3. 模拟实战演练,打磨表达能力: 找一位有经验的朋友、职业顾问或者校友进行模拟面试。重点练习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清晰的逻辑和流畅的表达。录下自己的回答,反复回听,检查是否有口头禅、逻辑是否跳跃、语速是否得当。确保您的每一次回答都像一次精彩的迷你演讲,既有数据支撑,又有思想高度。
1. 放下“铠甲”,展现真实自我: 校友面试的核心是“人与人的连接”。请暂时忘掉那些精心包装的“职业人设”,展现一个更真实的您。您可以分享一次失败的经历以及您从中得到的教训,这远比一味地宣扬成功更能体现您的成熟与谦逊。谈谈您的家庭、您的爱好,让校友面试官看到您工作之外的另一面。记住,真诚是唯一的必杀技。
2. 变“面试”为“交流”,建立同理心: 不要把这看作是一场单向的考核,而是一次与优秀前辈交流学习的机会。在面试前,如果可能的话,了解一下校友面试官的背景(行业、毕业年份等),寻找可能的共同话题。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并适时给予反馈。最重要的是,准备几个有深度的问题去问对方,例如:
这样的提问不仅能让您获得宝贵信息,更能体现您的好学与尊重,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3. 强调合作与分享,体现社群精神: 长江商学院极其看重社群文化。在交流中,多使用“我们”、“团队”、“合作”、“分享”等词汇,多讲述您如何赋能他人、如何与团队共同成长的故事。让校友面试官相信,您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个体,更将是一个积极、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和校友网络贡献者。
为了让您更直观地理解,这里用一个表格来总结:
考察维度 | 招生官面试 | 校友面试官面试 |
---|---|---|
角色定位 | 官方把关人,专业评估者 | 未来同行者,文化感受者 |
考察目标 | 硬实力、职业潜力、与学院的战略匹配度 | 软实力、个人魅力、与社群的文化融入感 |
面试风格 | 结构化、逻辑性强、正式、深入 | 对话式、发散性强、随和、真诚 |
问题核心 | “你为什么行?” (Why you are qualified?) | “你是什么样的人?” (Who you are?) |
准备心法 | 严谨论证:用事实和逻辑证明你的价值 | 真诚沟通:用个性和故事建立情感连接 |
总而言之,长江商学院EMBA的“招生官面试”与“校友面试官面试”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一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组合拳”。招生官面试是“深度扫描”,确保您的专业素养和发展潜力达到长江的高度;校友面试官面试则是“化学反应测试”,检验您的个人特质和社群基因是否能与长江的文化同频共振。二者共同构成了对一位申请者全方位的、立体的考察。
因此,您的准备工作也应当是双轨并行的。一方面,要像准备一场重要的商业谈判一样,对招生官面试做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另一方面,要像赴一场期待已久的挚友之约一样,对校友面试官做到敞开心扉、真诚交流。最终,您需要向长江商学院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份闪亮的履历,更是一个有思想、有格局、有温度、渴望与最优秀的人同行并共同创造未来的领导者形象。
祝您面试顺利,期待在美丽的长江校园与您相遇,共同开启一段新的、非凡的旅程。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