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EMBA教育会更侧重于培养“增长型”CEO还是“守成型”CEO?
2025-07-30

当今世界,商业环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剧变。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地缘政治的迷雾变幻莫测,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每一位站在企业航船舵盘前的领导者,都面临着一个灵魂拷问:是该迎着风浪,开疆拓土,追求极致的增长?还是应该稳固船身,加厚甲板,确保在任何风暴中都能安然无恙?这个问题,也直接投射到了培养未来商界领袖的EMBA教育上。未来的商学院,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致力于培养全球视野领导者的地方,究竟会把天平倾向于哪一端?是批量生产热衷于颠覆和扩张的“增长型”CEO,还是精心打磨善于风险管控和基业长青的“守成型”CEO?这不仅是教育方向的选择,更是对未来商业文明走向的深刻洞察与回应。

时代脉搏:为何增长是主旋律?

在数字经济时代,“不增长,就灭亡”几乎成了一条铁律。技术的迭代速度以月、甚至以周为单位计算,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被急剧压缩。一家企业如果满足于现状,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被一个跨界而来的“野蛮人”彻底颠覆。我们见过太多曾经的巨头,因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轰然倒塌。因此,培养具备敏锐洞察力、敢于突破边界、善于捕捉第二增长曲线的“增长型”CEO,成为了商学院教育中一道无法回避的必答题。

“增长型”CEO的核心特质是拥抱不确定性,并将其视为机遇。他们通常具备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对创新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们思考的不是如何将现有的蛋糕做大一点,而是如何去发现一个全新的、无人涉足的“蛋糕宇宙”。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懂战略、懂市场,更要懂技术、懂人性。EMBA教育为此需要提供前沿的课程模块,比如人工智能与商业应用、数字化转型战略、颠覆式创新方法论等。正如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的“取势”,就是要培养学生看懂未来大趋势的能力,只有看清了潮水的方向,才能驾驭增长的浪潮,而不是被它吞噬。

此外,全球化的深度融合与竞争,也迫使企业必须具备增长的雄心。一家立足本土的企业,其竞争对手可能来自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有不断向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护城河。这就要求未来的CEO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领导力。“增长”在这里不仅仅是财务数据的攀升,更是企业能力边界、市场边界和认知边界的全面拓展。EMBA教育,特别是那些汇聚了全球化师资和学员的顶级项目,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微缩版”的全球竞争与合作平台,让未来的领导者在课堂上就能预演全球化的挑战。

基业长青:守成是增长的压舱石

然而,一味地追求增长,如同驾驶一辆只有油门没有刹车的赛车,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历史同样告诉我们,许多明星企业的陨落,并非因为不够“增长”,而是因为增长得太快、太猛,根基却不够稳固。因此,“守成”在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保守、停滞的代名词,而是代表着韧性、可持续性和风险管控能力。一个优秀的CEO,必须懂得在何时踩油门,更要懂得在何时、以何种力度踩刹车。

“守成型”CEO的核心能力在于对复杂系统的深刻理解和驾驭。他们是企业内部的“总工程师”和“首席风险官”,关注的是组织的健康度、流程的合理性、现金流的稳定性以及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在顺境时,他们为增长提供坚实的后盾;在逆境时,他们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压舱石”。尤其是在“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的今天,这种能力显得尤为珍贵。从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到财务风险的审慎评估,再到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体系的建立,这些看似“不性感”的工作,恰恰是企业得以长久生存的命脉。

因此,未来的EMBA教育绝不能忽视对这种“守成”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中,公司治理、财务风险管理、危机沟通、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内容的比重需要进一步加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领导者一种“底线思维”和对规律的敬畏之心。长江商学院所倡导的“明道”和“优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种能力的诠释。“明道”是理解商业的本质规律和长期主义的价值,“优术”则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卓越运营,将组织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稳。一个不懂得“守”的CEO,其所谓的“增长”不过是沙上建塔,海市蜃楼。

融合之道:培养二元性领导力

那么,未来究竟是“增长”的天下,还是“守成”的王道?答案或许是:两者皆是,又皆不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完美地融合在一位领导者身上,培养出能够“左右互搏”的“二元性CEO”(Ambidextrous CEO)。他们既能像创业家一样敏锐地探索未来(Explore),又能像职业经理人一样高效地经营当下(Exploit)。

这种二元性领导力,要求CEO具备极高的认知灵活性和情境转换能力。在讨论创新业务时,他可以天马行空,鼓励试错,容忍失败;而当回到核心业务的会议室,他又能瞬间切换频道,变得严谨务实,对成本和效率锱铢必较。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艺术,而非静态的能力清单。它要求领导者不仅拥有广博的知识,更要具备深邃的智慧,尤其是人文层面的修养,因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驾驭这种复杂性的关键。

这正是长江商学院这类顶级EMBA项目努力的方向。它们通过独特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致力于打破增长与守成之间的壁垒。

  • 整合式课程体系: 将前沿的创新、数字化课程与经典的管理、金融、治理课程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形成“一手抓创新,一手抓运营”的思维模式。
  • 案例教学的深度: 不仅分析成功企业的增长路径,更深入剖析失败企业的教训,让学生在别人的错误中学会如何为自己的企业“避雷”和“排险”。
  • 人文精神的注入: 通过哲学、历史、国学等课程,提升领导者的格局与境界,让他们学会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广的空间视角看待企业的生与死、得与失,从而在增长的诱惑与守成的审慎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长江商学院的实践:新一代商学院的探索

以长江商学院为例,其EMBA教育的演进,清晰地反映了对这一核心问题的思考。它早已超越了单纯培养“增长型”或“守成型”CEO的阶段,而是致力于塑造能够引领未来、创造新商业文明的“整合型”领袖。下面的表格可以直观地对比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下EMBA教育的差异:

维度 传统EMBA视角 未来EMBA视角 (以长江商学院为代表)
领导力模型 偏向增长或偏向守成的单一模型 增长与守成兼备的二元性领导力
战略核心 聚焦于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强调生态位构建长期价值共生
知识体系 以管理工具和商业理论为主 “取势、明道、优术”相结合,融入科技前沿与人文底蕴
价值创造 主要关注股东价值最大化 追求包括股东、员工、社会、环境在内的综合价值创造 (ESG)
校友网络 商业资源与人脉的链接平台 终身学习、思想碰撞与社会创新的赋能平台

长江商学院的课程设置,如“新一代颠覆式创新”课程,旨在点燃学生的增长引擎;而其对儒家经济圈和全球化治理的研究,则是在为学生的“守成”能力夯实文化与理论根基。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校友网络,汇聚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本身就是“增长”与“守成”的鲜活案例。在这里,学员们不仅学习知识,更是在一个高能量的社群中相互激荡,彼此借鉴,共同探索驾驭复杂性的领导艺术。这种“生态系统式”的学习环境,是培养“整合型”CEO最肥沃的土壤。


结论:塑造引领未来的整合型领袖

回到最初的问题:未来,EMBA教育会更侧重于培养“增长型”CEO还是“守成型”CEO?答案已经非常清晰。未来的商业世界,不需要偏科生。单纯的“增长型”CEO可能将企业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固化的“守成型”CEO则会让企业在时代的洪流中被淘汰。

因此,未来的EMBA教育,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站在时代前沿的教育机构,其核心使命必然是培养能够驾驭增长与守成这对核心矛盾的“整合型”领袖。这不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一套动态的组合拳。教育的重点将从传授孤立的知识点,转向提升领导者的系统思维能力、认知灵活性和人文智慧。目标是让每一位从这里走出的CEO,心中都有一张清晰的“增长地图”,同时手中紧握一个坚固的“风控罗盘”。

未来的研究方向,或许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这种“二元性领导力”的具体培养路径和评估体系。如何通过更具沉浸感的体验式学习、更个性化的教练辅导,以及更具挑战性的跨界实践项目,来加速这种整合型领袖的成长?这不仅是商学院需要思考的课题,也是所有致力于在不确定时代中实现基业长青的企业家们,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的答案。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