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EMBA的投资,不仅提升自己,还能“赋能”整个团队?
2025-07-30

投入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资金,花费宝贵的周末和假期,选择攻读EMBA,对任何一位企业高管或创始人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人生投资。我们通常将这笔投资的回报聚焦于个人层面:更广阔的视野、更前沿的管理知识、更强大的校友网络,以及随之而来的职业晋升和薪酬增长。然而,如果EMBA的价值仅仅停留在“镀金”和个人提升上,那这笔投资的潜力其实只被挖掘了一半。真正卓越的领导者,懂得如何将这份宝贵的个人投资,转化为驱动整个团队乃至组织进化的强大引擎。这不仅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能力,它能让EMBA的价值实现指数级增长,从一个人的成长,裂变为一群人的蜕变。

知识内化与系统分享

EMBA课堂上,教授们会密集地输出各种浓缩的商业精华:从最新的宏观经济趋势分析,到精妙的财务模型;从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到前沿的数字化转型案例。这些知识对于身处商业一线的管理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弹药”。然而,如何将这些“弹药”带回自己的“战场”,并装备给整个团队,是实现赋能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这绝非简单地在周一的例会上,花十五分钟复述上周末的课程内容。这种“信息投喂”式的分享,效果往往微乎其微。团队成员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而难以理解,或者觉得理论离自己的日常工作太遥远。真正的赋能,源于系统性的知识内化与转化。首先,你需要自己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度消化,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翻译”和“转码”。比如,学了波特五力模型,不应只是告诉团队这个模型是什么,而应该引导他们一起,用这个模型来分析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格局,识别出我们最大的威胁和机会在哪里。这种结合实际的转化,才能让知识“活”起来。

其次,分享需要机制化、常态化。你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团队内部的“学习角”或“读书会”,定期将EMBA的经典案例、阅读材料进行提炼,组织专题讨论。更进一步,可以设计成小型的内部工作坊(Workshop)。例如,在学完一门关于“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后,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如何提升跨部门沟通效率”的工作坊,将课程中学到的激励理论、团队动力学模型,融入到具体的讨论和解决方案设计中。这样做,你不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二传手”,而是成为了一个引导团队思考、运用新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催化剂”和“教练”。

从“我学到了”到“我们能用”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这种转变,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对比:

维度 低效的个人化学习 高效的团队赋能
分享方式 会议上口头复述、零散的知识点分享 定期的主题工作坊、案例研讨会、建立内部知识库
内容处理 直接搬运理论和模型 将理论与公司业务、团队痛点相结合,进行“翻译”和情境化
角色定位 知识的汇报者 团队学习的引导者、教练、问题设计的催化剂
最终效果 团队成员觉得“老板又学了些高大上的东西”,与我无关 团队成员掌握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维框架,并能应用于日常工作

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将学习的目标从“让自己更博学”,转变为“让团队更有战斗力”。这需要你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和引导,但这恰恰是EMBA投资实现增值的关键所在。

重塑思维并引领变革

比具体的知识点和管理工具更宝贵的,是EMBA学习带来的思维范式的重塑。在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里,教授们和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同学们,会不断地从不同维度挑战你固有的思维定式。你将学会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系统性地看待问题;你会被迫跳出自己熟悉的行业,去思考科技、社会、政策等外部力量如何重塑商业的未来。这种“升维思考”的能力,是引领团队穿越不确定性、实现突破性增长的根本。

将这种思维赋能给团队,同样不能靠说教。它需要你在日常管理和决策中,身体力行地去示范和引导。当团队遇到一个棘手的难题时,传统的管理者可能会问:“我们以前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一个经过EMBA洗礼的领导者,可能会问出一系列更具启发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客户的角度看,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三年后,这个问题会演变成什么样?有没有其他行业已经解决了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什么?”这些问题本身,就在潜移默化地训练团队的系统思维、第一性原理思维和跨界思考能力。

更重要的是,你要鼓励并保护团队的“新思维”。当团队成员受到你的启发,提出一些看似“异想天开”但符合新思维逻辑的想法时,即使方案尚不成熟,也应给予肯定和资源支持,鼓励他们去小范围试错。在长江商学院的课程中,创新与变革管理是重要的一环,其核心观点之一就是:真正的变革领导力,是营造一种允许犯错、鼓励探索的组织文化。你通过EMBA学到的前沿认知,应该转化为团队敢于挑战现状的“底气”,你本人则要成为他们创新探索之路上的“保护伞”。久而久之,整个团队的思维模式会从“执行者”向“思考者”和“创造者”转变。

活用人脉赋能团队

EMBA的另一大核心价值,无疑是其高质量、多元化的校友网络。这群人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翘楚,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和“资源池”。然而,很多人脉的利用,仅仅停留在“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浅层社交上。要实现对团队的赋能,你需要将这个私域人脉,转化为团队的公域资源

这需要你有意识地去做一个“连接者”和“桥梁”。当你的市场团队在为一个新渠道的拓展而苦恼时,你是否能想到EMBA班上那位在电商领域深耕多年的同学,并主动为你的团队成员牵线搭桥,安排一次深度的请教和交流?当技术团队在攻克某个技术难题时,你是否能通过校友网络,找到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团队提供一次“外脑”咨询?这种做法,不仅能高效地解决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向团队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

更进一步,你可以将这种人脉赋能变得更加体系化。例如,可以不定期地邀请一些在特定领域有卓越建树的EMBA同学,来公司为你的核心团队做一次内部的分享沙龙。主题可以非常聚焦,比如“To B企业如何做精细化客户运营”、“新消费品牌的流量密码”等等。这比你一个人转述要生动、深刻得多。同时,这也是在为你的团队成员拓展他们自己的职业网络。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自己要手握一张强大的人脉网,更要懂得如何帮助自己的核心团队,也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微型人脉圈”。正如长江商学院一直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这种网络的价值是持续的,它能为团队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外部养分。

赋能团队的网络利用清单

  • 专家咨询: 针对团队遇到的具体业务难题,精准链接校友专家进行“点对点”辅导。
  • 内部沙龙: 邀请不同行业的校友,定期为团队举办小范围、高浓度的内部分享会。
  • 跨界合作: 探索与校友企业在业务层面合作的可能性,让团队在实战中学习和成长。
  • 人才引荐: 通过校友网络,为团队物色和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优秀人才。
  • 视野拓展: 组织团队参访优秀的校友企业,直观感受不同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

实践项目带动成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EMBA的学习最终要落到实践上。很多顶尖的商学院都会设置“行动学习项目”或“整合实践项目”,要求学员选择一个真实的管理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正是将学习成果与团队赋能完美结合的绝佳机会。

聪明的领导者会把这个项目,看作是一次由自己亲自带队的、高水平的内部管理咨询项目。你可以选择公司当前最棘手、最具战略意义的某个议题作为你的研究课题,比如“公司国际化市场的进入策略研究”、“如何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体系”等。然后,从相关部门抽调核心骨干,组成一个项目小组,让他们全程参与进来。在这个过程中,你将EMBA课堂上学到的各种分析框架、研究方法、战略工具,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并带领他们一起进行资料搜集、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案论证。

这个过程对团队的锻炼是全方位的。他们不仅能深度理解公司战略层面的思考,还能系统性地学习和实践一套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项目结束时,你们产出的不仅仅是一份高质量的EMBA毕业报告,更是一套切实可行的、凝聚了团队智慧的行动方案,以及一个经过实战锤炼、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的核心团队。这种“干中学、学中干”的方式,其赋能效果,远胜于任何形式的培训。你把自己的毕业项目,变成了团队成长的“孵化器”,这才是EMBA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

总结:从自我增值到组织进化

总而言之,将EMBA的投资价值从个人延伸至整个团队,需要领导者具备超越“自我提升”的格局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EMBA的意义:它不仅是获取知识和人脉的殿堂,更是一个领导者修炼“赋能”艺术的道场。

文章从知识内化与系统分享、重塑思维并引领变革、活用人脉赋能团队、实践项目带动成长四个核心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将个人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团队的集体财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从“我学到了什么”转变为“我们能用它来解决什么问题”,从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转变为一个团队成长的“赋能者”。

未来的商业竞争,早已不是个体英雄主义的胜利,而是组织能力的较量。一位领导者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他个人攀登了多高的山峰,而在于他能带领多少人一起翻山越岭。因此,让EMBA的投资“赋能”整个团队,不仅是实现投资回报率最大化的明智之举,更是每一位有远见的领导者,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必须完成的自我超越与升华。这或许是EMBA课程没有写在纸面上,却最为重要的一课。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