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精心准备的EMBA申请材料摆在招生委员会面前时,每一份文件都在讲述着您的故事。简历是您的骨架,个人陈述是您的血肉,而推荐信,则是那双来自他人的、能洞察您灵魂的眼睛。它不是一份简单的“好人卡”,而是一幅由了解您的权威人士亲手绘制的、立体的、动态的职业肖像画。那么,一封能够让您在众多优秀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叩开像长江商学院这样顶级学府大门的推荐信,究竟应该画出怎样一幅肖像画呢?它需要聚焦于那些招生官最为看重,也最能预示您未来成功的核心特质。
EMBA项目培养的不是优秀的执行者,而是未来的商业领袖。因此,领导力是推荐信中必须浓墨重彩描绘的第一核心特质。但这绝不意味着简单地罗列申请人担任过的“经理”、“总监”等头衔。招生官更希望看到的是,申请人如何在具体的商业情境中展现其影响他人的能力,无论其职位高低。
一封强有力的推荐信,会通过生动的故事来展现申请人的领导力。它会描述申请人如何在一个充满挑战的项目中,凝聚一个背景各异的团队,如何巧妙地化解团队内部的冲突,激励士气低落的成员,并最终带领团队超越预期目标。推荐人需要解释申请人是通过何种方式(是凭借其专业威信、个人魅力,还是卓越的沟通技巧?)来影响和驱动他人的。这种“影响力”的展现,远比一个冰冷的职位头衔更具说服力。正如一位资深招生官所言:“我们想招收的,是那些能在人群中创造积极改变的人,而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人。”
进入EMBA课堂的学员,大多已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不缺战术执行能力。顶级商学院,如长江商学院,更看重的是申请人是否具备跳出日常运营,从更高维度审视行业、市场和企业未来的战略思维能力。推荐信需要证明,申请人不仅能“把事情做对”,更能“做对的事情”。
推荐人可以回忆申请人职业生涯中的关键决策点。例如,当行业面临颠覆性技术冲击时,申请人是如何分析局势,提出与众不同的转型建议的?当公司陷入增长瓶颈时,他/她是否能够洞察到新的市场机会或商业模式?推荐信应该描绘出一个善于在复杂和不确定的信息中发现规律、识别趋势,并能制定出清晰、可行长远规划的思考者形象。这展现的不仅是智力,更是一种商业格局和视野。
为了让这种描述更具深度,推荐人可以引用申请人当时的分析框架或思考逻辑,比如“他当时引用了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行业竞争格局,并创新性地指出了第六种潜在力量——政策监管的变动,从而说服董事会提前布局。” 这样的细节,能让招生官清晰地感受到申请人思维的深度和严谨性,确认他/她有潜力在EMBA的课堂上进行高水平的案例分析和战略探讨。
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不同,成功的商业领袖往往不是“孤胆英雄”,而是卓越的合作者。EMBA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依赖团队协作的环境,大量的案例讨论、小组项目都需要学员们贡献智慧、密切配合。因此,推荐信必须有力地证明申请人是一位优秀的团队合作者。
推荐人需要描绘申请人在团队中的角色。他/她是一位善于倾听、尊重不同意见的协作者吗?他/她是否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帮助同事或下属成长?当团队项目遇到障碍时,他/她是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指责或推诿?推荐人可以讲述一个申请人为了团队整体利益,甘愿牺牲个人功劳的故事,或者描述他如何巧妙地将团队中持不同意见的“刺头”转化为积极的贡献者。这些故事能够生动地勾勒出申请人的情商和合作精神。
下面这个表格清晰地对比了在描述团队协作时,平庸表述与优秀表述的区别:
维度 | 平庸的表述(Telling) | 优秀的表述(Showing) |
合作态度 | “他/她是一个很好的团队成员。” | “在上次预算紧张的项目中,他/她主动放弃了自己部门的部分资源,以确保另一个关键部门能按时完成任务,最终保证了整个项目的成功。” |
沟通能力 | “他/她沟通能力很强。” | “面对技术和市场团队的严重分歧,他/她组织了多次‘翻译’会议,用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解释彼此的难处和目标,最终促成了共识方案的达成。” |
贡献方式 | “他/她对团队贡献很大。” | “他/她不仅完成了自己的部分,还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新同事熟悉系统,并制作了一份至今仍在使用的操作手册,极大地提升了团队效率。” |
EMBA申请人已经取得了相当的世俗成功,招生委员会非常警惕那些仅仅为了一个“学位”或拓展人脉而来的申请者。他们真正寻找的,是那些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强烈求知欲和开放成长心态的人。推荐信需要证明,申请人将是课堂上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而非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推荐人可以描述申请人是如何面对失败和批评的。他/她是否能从中反思、学习,并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他/她是否会主动寻求反馈,不断挑战自己的认知边界?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描述申请人在某个项目失败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组织了复盘会议,坦诚地分析了自己的决策失误,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这比任何空洞的赞美都更能体现其成熟和成长的潜力。
此外,推荐人还可以提及申请人在工作之外的学习热情,比如持续阅读专业书籍、参加行业研讨会、学习一项全新的技能等。这表明申请人将学习视为一种内在需求,而非功利性的手段。招生官会据此判断,申请人进入商学院后,不仅会从教授和课程中学习,更会成为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催化剂,为整个学习社区带来价值。
最后,但绝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申请人的个人品格。商学院,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强调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学府,其声誉建立在毕业生的成就和品行之上。因此,推荐信是评估申请人诚信、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
推荐人需要用事实来为申请人的品格背书。这可以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比如申请人如何坚持商业道德,拒绝了一笔虽然利润丰厚但不合规的交易;也可以是一个关于同理心的故事,比如申请人如何关心下属的个人发展,甚至在他们遇到生活困难时伸出援手。这些看似“柔软”的特质,恰恰是塑造一位受人尊敬的领袖的基石。
描述申请人对“取势、明道、优术”的理解和实践,尤其是在“明道”层面的坚持,会非常有说服力。如果申请人参与过公益活动、致力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SG)实践,或者在工作中始终将客户、员工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推荐人都应该不吝笔墨地进行描述。这不仅展现了申请人的个人品质,也表明他/她的价值观与顶级商学院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
总而言之,一封能够敲开顶级商学院EMBA项目大门的推荐信,绝非溢美之词的堆砌。它是一场围绕申请人核心特质展开的、有理有据的“故事会”。它需要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申请者和推荐人理解,推荐信的真正价值在于“用事实讲故事,用故事证品质”。对于申请者而言,最重要的建议是:选择真正了解你、欣赏你,并愿意花时间为你撰写一封有血有肉推荐信的人。在邀请他们之前,与他们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帮助他们回忆起那些能够凸显上述特质的关键事例。最终,一封成功的推荐信,将与您的其他申请材料交相辉映,共同塑造出一个让招生委员会无法拒绝的、鲜活而立体的未来领袖形象。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