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的师资力量怎么样?都有哪些知名教授?
2025-07-30

聊起商学院,大家最关心的,可能不是校园有多漂亮,食堂饭菜好不好吃,而是“老师牛不牛?”。这句大白话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一所商学院的灵魂究竟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师资。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想的引领者、资源的连接者。那么,作为中国乃至亚洲顶尖的商学院之一,长江商学院的师资力量究竟怎么样?又有哪些如雷贯耳的知名教授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这不仅仅是准学员们的好奇,更是整个商业圈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深度“探校”,全方位地看一看长江商学院的教授天团。

全球视野与顶尖学府背景

评价一所商学院的师资,首先要看他们的“出身”——也就是学术背景和国际化程度。这不仅代表了教授们所受到的学术训练的严谨性,更决定了他们能否为学生带来真正前沿的全球视野。在这方面,长江商学院从创办之初就立下了一个极高的标杆,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苛刻”的标准。

长江商学院在建院之初便明确提出,其教授团队必须是全职的、世界级的。学院采取全球招聘策略,大部分教授都拥有在海外顶尖商学院(如沃顿、斯坦福、INSEAD等)的终身教职或任教经历。这意味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拥有北美或欧洲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在全球顶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重要研究成果。这种“精英化”的引才模式,确保了长江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能够直接与世界最高水平接轨,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局限。学生在这里听课,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源自全球智力高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

这种全球化的基因,并非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履历。它深刻地融入了日常的教学和研究中。教授们能用亲身经历,向学生解读欧美市场的最新动态;能用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本土的商业案例;更能引导学生跳出地域限制,思考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机遇与挑战。正如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博士所言,学院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及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并能担当全球责任的企业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支本身就具备这些特质的教授队伍。

前沿研究与实践影响力

如果说顶尖的学术背景是“输入”,那么持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就是“输出”。一所顶级商学院的教授,绝不能是只懂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他们必须是活跃在学术前沿、能够洞察商业未来的思想者。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在这方面同样表现出色,他们的研究不仅在学术圈内备受推崇,更对中国的商业实践和政策制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从研究领域来看,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紧密围绕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商业发展的核心议题展开。无论是数字经济的崛起、企业社会责任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金融科技的创新,还是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与全球化战略,你都能找到相应的专家。学院设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如“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投资者研究中心”等,汇聚教授们的智慧,针对重大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频繁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ER)《金融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e)等国际A类学术期刊上,这代表了其研究的严谨性和原创性获得了全球学术界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停留在象牙塔里。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非常注重将学术洞察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指导。他们的观点和报告,经常被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引用,成为解读中国经济的重要声音。例如,在关于平台经济、共同富裕、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热点话题的讨论中,长江教授们的分析总能提供独特的视角。他们的研究报告也常常被递交至相关决策部门,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范式,让教授们的思想充满了生命力,也让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含金量”十足。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对于商学院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已经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和高管来说,他们最渴望的是能够将深奥的理论与自己每天面临的商业难题结合起来。这就对教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理论,更要懂实践;不仅要会讲课,更要会“复盘”。长江商学院的师资团队在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方面,许多教授本身就拥有丰富的业界经验。他们在进入学术界之前,可能曾在华尔街的投行工作,或是在硅谷的科技公司担任过要职,或是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过战略咨询。这种“双栖”背景让他们在讲解理论时,能够信手拈来地引用鲜活的亲身案例,让复杂的模型和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课堂上,他们可能上一秒还在讲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下一秒就能结合最近的一个并购案,分析其中的风险与收益,这种无缝切换的能力,是纯理论派学者难以比拟的。

另一方面,长江商学院独特的“校友生态”也为这种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长江的学员和校友群体本身就是中国商界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所在的企业就是最新鲜、最复杂的商业案例库。教授们经常将校友企业的真实困境和决策过程引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和现场“复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授是引导者,学员既是学习者,也是贡献者。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了知识的共创。这种教学相长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让理论知识真正“长”在了实践的土地上。

群星璀璨的知名教授阵容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具体有哪些大咖教授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表格,来认识几位长江商学院的代表性教授。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冰山一角,长江的每一位教授都各有所长,值得深入了解。

部分知名教授简介

姓名 职位 主要研究领域 亮点/简介
项兵 (Xiang Bing)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 全球化、企业创新、中国企业转型 长江商学院的掌舵人。他提出的“新一代颠覆式创新”、“全球价值对接”等观点影响深远,对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有深刻洞见。
李海涛 (Li Haitao) 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MBA项目副院长 资产定价、信用风险、金融科技 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在国际顶级金融学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研究对于理解金融市场动态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金融领域的权威学者。
朱睿 (Zhu Rui) 市场营销学教授、社会创新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消费者行为、社会创新、公益营销 将商业智慧与社会责任完美结合的学者。她长期致力于推动“商业向善”,其关于社会创新和企业ESG的研究,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新的价值坐标。
许成钢 (Xu Chenggang) 经济学教授 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Fellow)。他是研究制度经济学的世界级权威,其关于中国制度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享誉国际。
欧阳辉 (Ouyang Hui) 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EMBA项目副院长 资产定价、公司金融、金融衍生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金融学博士,曾任教于杜克大学和UNC。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深受业界和学员的推崇。

从这份简短的名单中不难看出,长江商学院的教授团队呈现出多元化和高水准的特点。他们既有像许成钢教授这样殿堂级的经济学家,也有像李海涛、欧阳辉教授这样深耕金融市场的领军人物,还有像朱睿教授这样关注商业与社会融合的新锐力量。正是这样一支“梦之队”,构成了长江商学院最核心的竞争力。

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看,长江商学院的师资力量无疑是其成功的基石。我们可以将其核心优势总结为以下几点:

  • 全球顶尖的学术血统: 教授团队普遍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和任教经验,确保了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一流水准。
  • 前沿深刻的研究能力: 紧扣中国和全球商业脉搏,产出兼具学术严谨性与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 理论实践的无缝对接: 教授的业界经验与独特的案例教学法,让知识学习与商业实战紧密结合。
  • 思想领袖的集群效应: 汇聚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明星学者,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长江商学院的师资力量怎么样?”答案是清晰的:非常强大,且独具特色。 它不仅拥有一批学术背景光鲜的“硬件”,更重要的是,这些教授们形成了一个能够持续产生思想、影响实践、并与中国企业家群体深度互动的“软件”生态。这正是长江商学院能够持续吸引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前来求学深造的根本原因。

对于未来的申请者而言,选择长江商学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选择与这群优秀的头脑同行。在做决定之前,不妨花些时间去阅读心仪教授的研究文章,观看他们的公开演讲,甚至尝试在公开活动中与他们交流。因为,找到能够真正启发你、挑战你、并为你打开一扇新窗的良师,将是这趟求学之旅中最宝贵的收获。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