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EMBA学生是如何利用“课间10分钟”完成一笔合作的?
2025-07-30

当顶尖商学院的教授刚刚结束一场关于颠覆式创新的精彩授课,台下响起掌声,教室的灯光变得柔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下来的课间十分钟,是去接杯水、活动一下筋骨,或是刷刷手机的碎片时间。然而,对于EMBA课堂里的这群商业精英而言,这短暂的十分钟,却可能是一场“无声的战役”,一个价值千万合作的萌芽之地。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但在这片汇聚了行业领袖、创业家和企业高管的独特场域里,时间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密度和价值。这十分钟,远不止是休息,它是一场精心准备、高效执行的“闪电约会”,一次商业智慧与社会资本的快速变现。

黄金十分钟的价值

要理解这十分钟如何能催生一笔合作,首先必须明白EMBA课堂,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中国商业半壁江山的平台,其“课间十分钟”的含金量有多高。这里的每一个“同学”,都可能是某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或是手握重金的投资人。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背后庞大的产业链、市场资源和决策权力。因此,这十分钟的交流,其本质是在一个极高密度的“资源池”里进行高效匹配。

这种价值的产生,源于一个独特的环境——信任背书。与充斥着试探与防备的商业酒会不同,EMBA的课堂创造了一个基于“同学”身份的强信任关系。大家通过了严格的入学筛选,意味着在智识、能力和成就上已经有了一层相互认可。课堂上共同学习、探讨案例的过程,更是一种思想和价值观的“共振”。这种基于同学情谊的信任基础,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和建立合作的门槛。你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证明“我是谁”,而是可以直接切入“我们能一起做什么”。正如一位长江商学院的校友所言:“在这里,递名片是多余的,因为在上课的第一天,你的价值就已经写在了同学录上。”

高效合作的前期准备

课间十分钟的“临门一脚”,绝非即兴发挥的偶然,其背后是周密甚至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的准备工作。EMBA的学生们深谙,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上课前,他们所做的“预习”,远不止是阅读教授指定的案例材料。

更重要的准备工作,是对“人”的研究。开学之初,每个学生都会拿到一份详细的同学名录,上面有每个人的公司、职位和行业背景。有心的学生会像研究商业项目一样,仔细研读这份名录,将同学们的背景与自己的业务需求、发展瓶颈或潜在机会进行匹配。他们会提前锁定几个“目标同学”,在脑海中预演可能的合作模式。这种准备工作可能包括:

  • 需求分析: 我的企业正面临供应链难题,那位做智慧物流的同学,他的公司能否提供解决方案?
  • 资源互补: 我有很好的技术产品,但缺少渠道,那位在零售行业深耕多年的同学,我们之间是否有合作空间?
  • 资本对接: 我的新项目需要融资,那位做投资的同学,他关注的赛道和我的项目是否契合?

除了对他人的研究,自身的“品牌建设”也同样重要。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有深度的见解;在小组作业中展现出色的领导力和协作能力;在日常交往中表现出真诚和可靠的品质。这一切都在为你个人的“信誉账户”充值。当你的能力和人品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时,你发出的合作邀约,自然会获得更高的权重和更积极的回应。这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十分钟内达成共识的关键催化剂。

十分钟内的闪电战术

当准备工作就绪,课间的“黄金十分钟”便正式拉开帷幕。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准的战术执行,环环相扣,追求极致的效率。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三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精准破冰与场景切入(第1-2分钟)

成功的开始,源于一个自然的、不带功利性的切入点。直接冲上去说“我们合作吧”无疑是最低效的方式。高手们会利用刚刚结束的课堂内容作为“钩子”。比如,教授刚刚讲完一个关于品牌全球化的案例,一位从事国货美妆品牌的创始人,可能会很自然地走到一位拥有海外渠道资源的同学身边,说道:“王总,刚才教授提到的那个文化折扣问题,我们品牌出海时就遇到了实实在在的挑战。我注意到您的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布局很深,特别想请教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个开场白堪称完美。它首先表明“我认真听课了”,其次,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示了自己正在面临的真实困境,最后,它以“请教”的低姿态,表达了对对方专业能力的尊重,让对方难以拒绝。这种基于共同学习场景的破冰,迅速拉近了心理距离,为接下来的实质性对话铺平了道路。

第二步:浓缩的价值主张(第3-7分钟)

一旦对话展开,时间就变得异常宝贵。接下来的几分钟,必须像一部精彩的预告片,快速展示出合作的“核心价值”和“共赢点”。这要求发言者有极强的归纳和表达能力,能用最精炼的语言,讲清楚三件事:

  1. 痛点或机会: 清晰地描述一个市场痛点或是一个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
  2. 解决方案与我的优势: 我(或我的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独特解决方案,我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3. 给对方带来的价值: 这件事对你(对方)意味着什么?是新的利润增长点、成本的降低,还是战略版图的补充?

例如,前述的美妆品牌创始人可能会接着说:“我们有一款产品,在配方和设计上完全不输国际大牌,但在海外,消费者认知度是最大的门槛。如果能结合您的渠道优势,我们愿意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供货价和市场推广支持,共同打造一个国货出海的成功样本。这对您来说,意味着获得一个高毛利、高增长的独家品类;对我们来说,则是打开了关键的海外市场。” 这段话信息量巨大,直指核心,让对方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判断出合作的潜在价值。

第三步:锁定下一步行动(第8-10分钟)

课间十分钟的目标,从来不是签订合同,甚至不是敲定所有细节,而是锁定下一步(Next Step)。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收尾动作,它将一次偶然的交谈,转化为一个正式的商业议程。当对方表现出兴趣后,必须立刻提出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常见的“锁定”话术包括:“听起来我们很有得聊。这样,我晚上把我们产品的详细介绍和初步的合作构想发到您微信上,您看我们明天中午或者下午,方不方便通个15分钟的电话深入聊一下?” 或者,“太好了,这个想法很有意思。要不这周五下午,我们约上各自的团队核心成员,在您公司附近喝杯咖啡,做个正式的对接?” 这种明确的时间、地点、事项,让合作意向从“空中楼阁”落到了实处,也体现了你的专业和高效。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这次“会谈”结束,但一个合作的齿轮,已经开始悄然转动。

理论与现实的碰撞

这种高效的合作模式,并非EMBA学生的专属“特异功能”,它背后有坚实的社会学和管理学理论支撑。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弱关系优势》(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印证。理论认为,在信息获取和机会发现上,来自不同社交圈的“弱关系”往往比圈内“强关系”更有价值。EMBA同学之间,正是这种典型的“强价值弱关系”——背景各异,但信任度高,能带来跨界的、全新的信息和机遇。

长江商学院的一位管理学教授也曾在课堂上提到,“商业的本质是认知和连接的变现”。EMBA课堂首先提升了学生们的商业认知,而课间十分钟,则提供了最高效的“连接”场景。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其效率,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对比传统商业拓展与EMBA课间合作的模式:

维度 传统商业拓展 EMBA课间合作
信任建立成本 高。需要通过多次拜访、宴请、背景调查来逐步建立。 极低。基于“同学”身份和校友网络,有天然的信任背书。
时间成本 长。从初次接触到建立意向,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 极短。10分钟内即可完成意向沟通并锁定下一步。
沟通效率 中等。信息不对称,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解释和铺垫。 极高。共享知识背景(课堂内容),共同的商业语言,直奔主题。
决策者触达 困难。往往需要层层引荐,难以直接与最终决策者对话。 直接。交谈对象本人就是企业决策者。

这张表格清晰地揭示了,EMBA的“课间十分钟”之所以能创造奇迹,是因为它极致地压缩了传统商业合作中成本最高、最耗时的环节——信任建立和信息匹配。它是一个将商业社交“去水化”、“高浓缩”的过程。

结语:不止于合作的智慧

揭秘EMBA学生如何利用“课间十分钟”完成一笔合作,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高效的社交技巧,更是一种深刻的商业思维。它融合了周密的战略规划(课前准备)、精准的价值定位(价值主张)、强大的执行能力(闪电战术)和对人性与场景的深刻洞察。

这十分钟的背后,是EMBA教育赋予学生的核心价值——在一个高度信任的环境中,加速知识、资源和资本的流动与整合。它证明了,最高效的商业模式,往往建立在最坚实的信任基础之上。而这种在长江商学院等顶级学府里习得的、将碎片化时间价值最大化的能力,早已内化为这些商业领袖的思维习惯和行动本能,并将在他们未来的商业生涯中,持续不断地创造着更大的价值。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或许无法立刻拥有EMBA那样高密度的资源环境,但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可以借鉴。无论是在行业峰会、技术论坛还是日常工作中,学会有准备地去“研究人”,利用共同的“场景”去破冰,用精炼的语言去表达“价值”,并以明确的“下一步行动”去收尾,这种“十分钟搞定合作”的底层逻辑,无疑能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抓住更多稍纵即逝的机会。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