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身价不菲的企业家,暂时放下繁忙的日常,踏上飞往异国他乡的航班,参与到长江商学院精心设计的海外模块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便浮出水面:这究竟是一场披着“学习”外衣的“豪华旅行团”,还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深度浸润?这个问题并非空穴来风,毕竟五星级的酒店、米其林餐厅的晚宴、与世界级名流的觥筹交错,这些元素很容易让人将其与高端定制旅行划上等号。然而,要真正看透其本质,我们需要剥开华丽的外壳,深入探究其课程设计、体验环节与最终价值的内核。
不可否认,长江商学院的海外模块在形式上,确实具备了“豪华旅行”的一切特征。从踏上旅途的那一刻起,学员们所体验到的便是无微不至的周到安排。无论是下榻在纽约曼哈顿之巅的酒店,俯瞰中央公园的夜景,还是在法国波尔多的古老酒庄里品鉴珍酿,亦或是在瑞士日内瓦湖畔与钟表大师探讨匠心工艺,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精致与尊贵。这种物质层面的“豪华”,是吸引眼球的第一要素,也是引发“旅行团”质疑的直接原因。
更进一步看,这种“豪华”氛围也为社交创造了绝佳的土壤。参与者多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平日里难得有如此集中的时间进行深度交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无论是从硅谷到特拉维夫的包机上,还是在卢浮宫的私人导览中,学员之间的关系得以迅速拉近。这种非正式的互动,催生了深厚的同窗情谊,也为未来的商业合作埋下了伏笔。从这个角度看,它似乎更像一个顶级的“社交俱乐部”,大家在游山玩水间,顺便拓展了自己的人脉圈。这种侧重社交的属性,无疑加深了外界对其“豪华旅行团”的印象。
然而,如果仅仅将目光停留在这些表象上,那就大大低估了长江商学院海外模块的真正价值。其核心,始终是围绕着“真正的全球化学习”这一目标来构建的。这首先体现在其严谨而前沿的课程设计上。每一个海外模块,都与全球顶尖的商学院或研究机构深度合作,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沃顿商学院,欧洲的INSEAD等。课程内容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极具针对性。
举个例子,去美国硅谷,课程的核心必然是创新、风险投资与科技前沿;去日本,则会深入探讨其“匠人精神”、精益管理与家族企业的传承之道;而去以色列,焦点则会放在“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上。授课的教授不仅有学界泰斗,还有众多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理论框架,更是对全球最新商业趋势的深刻洞察。这种知识的密集输入,是任何旅行团都无法比拟的,它要求学员以学生的身份,重新进入高强度的学习状态。
除了课堂内的知识学习,更具冲击力的是“体验式学习”(Learning by Doing)环节。这绝非走马观花式的企业参访。学员们进入的不是企业的展示厅,而是其“心脏地带”。他们有机会与Google、Apple、Amazon等科技巨头的核心高管闭门座谈,探讨的不是公关稿上的光鲜业绩,而是企业在转型中的阵痛、全球化布局的挑战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真实判断。他们也会走进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亲眼目睹工业4.0的生产线如何运作,与家族传承人探讨基业长青的秘诀。这种身临其境的“场域感”,带来的认知冲击是颠覆性的。当一位习惯了国内市场打法的企业家,亲耳听到一位硅谷的风险投资家解释他们如何看待失败,并将其视为创新的必要成本时,这种思维层面的震撼,远非几本书或几场讲座所能给予。
如果说课堂学习是“硬核”,企业参访是“实践”,那么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则构成了长江商学院海外模块最独特的价值——认知破壁与高质量社交的融合。所谓的“豪华”安排,在此时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它创造了一种“场”,让深度的思考和交流得以发生。
“认知破壁”发生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当学员们在以色列的沙漠中体验基布兹(Kibbutz)的集体生活时,他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共产主义的理想,更是社群、信任与创新的关系。当他们在日本京都的百年老店里,与店主一同喝茶,听其讲述如何几代人只为做好一件事时,他们反思的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焦虑与速度崇拜。这些文化、制度、价值观层面的冲击,会迫使他们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框架,以一个全新的、更宏大的全球视角来审视自己的企业和人生。这是一种无形的、却又极其宝贵的成长。
而高质量的社交,也远非“交换名片”那么简单。同行的都是在商海中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真实困惑。在从一个参访点到另一个参访点的大巴上,在晚宴后更为私密的炉边夜话中,讨论的往往是“我的企业国际化该怎么走第一步?”“你的数字化转型踩过哪些坑?”这种基于共同学习体验和相似身份背景的交流,其坦诚度和深度,是其他任何社交场合都难以企及的。在这里,人脉不再是资源列表,而是能够相互启发、彼此赋能的“认知共同体”。一个同学不经意的建议,可能就点醒了另一个同学长久以来的困惑,这种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三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进行对比:
维度 | 豪华旅行团 | 普通海外游学 | 长江商学院海外模块 |
---|---|---|---|
核心目标 | 休闲、娱乐、观光 | 初步了解、语言学习、文化体验 | 认知升级、战略洞察、全球资源整合 |
行程设计 | 以景点和购物为主导 | 以学校参观和基础课程为主,辅以观光 | 顶级学府课程、标杆企业深度参访、文化浸润三位一体 |
参与人员 | 普通游客 | 学生、职场新人 | 顶尖企业家、行业领袖、决策者 |
互动层次 | 导游与游客的单向讲解 | 老师授课,同学间初步交流 | 与学界泰斗、企业核心高管、顶尖同学的多维度深度互动 |
关键产出 | 照片、纪念品、短暂的放松 | 结业证书、一些基础知识 | 思维模式的颠覆、企业战略的启发、高质量的终身同窗网络 |
通过这张表格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长江商学院的海外模块,其本质并非旅行,也不是简单的游学,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高阶学习产品。它借用了“豪华旅行”的形式,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化学习”的内核。舒适的环境保障了学员能以最佳状态投入高强度的学习与思考,而独特的体验则为深度的社交与认知突破创造了条件。
回到最初的问题:长江商学院的海外模块,是“豪华旅行团”还是真正的全球化学习?答案是:它以“豪华旅行团”为载体,实现了远超于此的、真正的全球化学习价值。
将两者对立起来看待,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对于站在金字塔尖的企业家而言,时间成本是最高的成本。一个设计精良的海外模块,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最高效、最深刻、最多维度的价值。因此,其“豪华”的形式,并非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它是为了确保学习效率、提升体验深度、催化社交价值的必要投资。
最终,一个海外模块的价值,取决于参与者本身。如果抱着“游客”心态,那么再好的课程设计也只是浮光掠影。但如果带着问题而来,以海绵吸水的姿态去学习、去思考、去碰撞,那么这趟旅程所带来的,将是企业发展路径的重新校准,是个人认知边界的极大拓展,更是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趟“豪华”的旅程,恰恰是通往更高认知维度的、最务实的一条路径。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