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EMBA的人脉,我投入了大量社交时间,却忽略了家庭,这笔账怎么算?
2025-07-30

深夜,刚结束一场觥筹交错的EMBA同学晚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空无一人的家。客厅的桌上,晚餐早已冰冷,旁边贴着一张孩子画的画,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你什么时候能陪我玩?”。一瞬间,这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长江商学院课堂上挥斥方遒的精英,心中涌起的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亏欠与迷茫。为了那些被誉为“黄金人脉”的社交,我似乎投入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却在家庭这个最重要的阵地上,节节败退。这笔人生成本与收益的账,到底应该怎么算?

人脉的真实价值几何?

我们选择攻读EMBA,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各行各业顶尖人才的平台,一个核心诉求无疑是拓展高端人脉。我们深信,每一次握手、每一次敬酒、每一次思想碰撞,都可能孕育着未来的商业机会、合作伙伴,甚至是扭转乾坤的行业洞见。这种期望,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我们牢牢地吸引进去,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去编织和维护它。

然而,我们必须冷静地审视这张“网”的真实含金量。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弱关系优势”理论告诉我们,许多关键信息和机会恰恰来自于我们不那么熟悉、交往频率不高的“弱关系”。EMBA的同学圈,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弱关系网络。但理论的成立,不代表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对你有价值,更不意味着你需要与每一个节点都建立深度链接。疯狂地参加每一场聚会,试图与每一个人都成为“朋友”,往往会陷入一种“社交幻觉”——看似人脉广博,实则多是点头之交,真正能在关键时刻为你两肋插刀的“强关系”,寥寥无几。这笔投入在广度而非深度上的社交时间,其回报率可能远低于我们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人脉的价值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续的、真诚的、基于价值交换的长期维护。你之所以对别人有价值,根本上源于你自身的专业能力、资源禀得和人格魅力,而非你在酒桌上多么豪爽。如果为了社交而荒废了主业,忽略了自我提升,甚至掏空了家庭这个能量补给站,那么你这个人脉节点的“价值”本身就在贬值。最终,你可能只是成为了别人人脉网络中一个无足轻重的点缀,而你付出的,却是无法重来的家庭时光。

家庭的情感账户透支

如果说事业是一场加法,那么家庭更像一个银行账户——一个“情感银行账户”。这是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在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的一个经典比喻。每一次高质量的陪伴、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次承诺的兑现,都是在往这个账户里“存款”;反之,每一次的缺席、失约、心不在焉,都是在“取款”。

当我们以“为了事业”、“为了未来”为名,将大量时间投入到EMBA的社交中时,我们实际上正在这个家庭情感账户上进行着持续的、大量的“透支”。

  • 对伴侣的透支:你错过的,可能不只是一顿晚餐,而是她/他需要倾诉和支持的那个瞬间。当你的伴侣独自面对孩子的教育难题、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的琐碎烦恼时,你的缺席,就是在情感账户上划下的一笔笔赤字。久而久之,理解可能会变成抱怨,支持可能会变成疏离。
  • 对孩子的透支:孩子的成长是单向度的,错过了就是永远。你缺席的家长会、睡前故事、周末公园里的嬉戏,都在无形中拉远你与孩子的距离。他们最需要父亲/母亲角色榜样的年纪,看到的却总是一个匆忙的背影。这种情感上的缺失,对孩子安全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长期影响。

当这个情感账户被严重透支,家庭内部的信任、亲密和幸福感就会岌岌可危。即使你最终带着一身“成功”的光环和一张庞大的人脉网络归来,面对的却可能是一个冷冰冰的“家”和一个情感上与你隔阂的“家人”。这样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这笔账,是用再多的商业合同也无法填平的。

机会成本的残酷计算

经济学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即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在我们这笔“EMBA社交 vs. 家庭生活”的账本上,机会成本的计算显得尤为残酷,因为我们放弃的,往往是无价且不可再生的东西。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直观地感受一下这笔账:

投入行为 表面收获(潜在的) 放弃的机会成本(家庭侧)
参加一场非必要的同学晚宴 多认识几位同学,交换名片,听到一些行业八卦 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时光,听孩子分享一天的趣事
周末参加两天一夜的拓展活动 增进团队凝聚力,可能与某位“大佬”有更深入的交流 一个完整的家庭周末,带孩子去博物馆,或与伴侣看场电影
深夜还在与同学进行线上项目讨论 打磨一个完美的课程作业,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 与伴侣的睡前谈心,一天中唯一可以放松交流的私密时刻
为维护人脉而参加的各种高尔夫、品酒会 进入某个特定圈层,获得潜在的合作信息 陪伴父母体检,或者仅仅是回家陪他们聊聊天

这张表格清晰地揭示了一个事实:我们在追逐那些不确定的、未来可能兑现的商业价值时,正在稳定地、持续地放弃那些确定的、当下的情感价值。商业上的机会错过了,或许还有下一个;但孩子的童年、夫妻间的亲密、家庭的温暖,一旦流逝,便再也无法追回。这笔机会成本,高昂到我们可能根本“算不清”,或者说,不敢去算清。

如何寻求平衡与补救?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是为了沉溺于自责,而是为了找到前行的方向。这笔账算到最后,目的不是为了分出输赢,而是为了实现一种更智慧、更可持续的人生策略。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思路:

第一步:重新定义“成功”

首先,我们需要从内心深处打破那个单一的、以事业成就为唯一标尺的“成功”定义。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生,必然是事业、家庭、健康、个人成长等多个维度的和谐统一。正如许多在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所强调的,卓越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管理一家企业,更体现在管理自己的人生。将家庭的幸福感、亲子关系的质量,明确地纳入你个人成功的KPI体系中。当你把“成为一个好父亲/母亲/伴侣”与“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时,你的时间分配和精力投入自然会发生改变。

第二步:从“广度社交”转向“深度链接”

与其像无头苍蝇一样参加所有聚会,不如对你的社交进行一次“精益管理”。

  • 筛选:分析你的同学,找到那些与你价值观相符、业务有协同可能、你真正欣赏并愿意与之深交的少数人。将你的主要社交精力集中在与他们建立真正的“强关系”上。
  • 提效:将社交目的化、高效化。与其在晚宴上泛泛而谈,不如约一位关键同学进行一次一对一的午餐会,深入探讨一个具体话题。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升了交流质量。
  • 真诚:记住,最好的社交是价值输出。多思考你能为别人带来什么,而不是一味索取。一个真诚的帮助,远比一百次敬酒更能赢得人心。

第三步:邀请家人成为你的“合伙人”

不要把家庭和EMBA的学习对立起来。尝试将家人“拉入”你的学习旅程,让他们感受到参与感和价值感。

你可以定期与伴侣分享你在长江商学院学到的新知识、新思维,共同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家庭财务管理或子女教育上。在学校举办家庭日等活动时,积极带家人参加,让他们认识你的同学,了解你的学习环境。当你的家人理解并认同你正在做的事情的价值,并能从中受益时,他们会从你的“后顾之忧”转变为你最坚实的“后援团”。这种内部的和谐,远比任何外部的人脉都更加宝贵。

总结:这笔账,终究要用心算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了EMBA的人脉,我投入了大量社交时间,却忽略了家庭,这笔账怎么算?”

答案或许是,这笔账,根本无法用传统的计算器或资产负债表来衡量。它一端是看得见的、潜在的商业利益和职业前景,另一端是看不见的、却深刻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情感基石。它不是一笔经济账,而是一笔人生价值排序的“良心账”。

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平台学习,我们收获的绝不应仅仅是知识和人脉,更应是对人生、对价值的深刻反思和重塑。真正的精英,不是在名利场上无往不胜,而是在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木上,走得稳健而从容。这笔账,最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对家人的爱、对未来的责任、对“何为幸福人生”的终极追问,去用心计算,用心权衡,并用余生的行动去书写答案。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