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带着满身的成就与些许的疲惫,踏入EMBA的课堂,你期望得到什么?是前沿的商业理论,是管理大师的醍醐灌顶,还是一张金光闪闪的学位证书?这些固然重要,但或许,你未曾预料到,那个与你分在同一小组,在案例讨论时与你争得面红耳耳赤,在课后聚餐时与你推心置腹的同桌,才是你这次求学之旅中,最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可能成为你未来人生与事业中,那个最具颠覆性的“变量”。
这并非危言耸听。在一个汇聚了各行各业精英的场域里,知识的传递是线性的,而人与人之间化学反应的发生,却是指数级的。你的EMBA同桌,正是启动这场化学反应最直接的催化剂。他们以一种你无法预设的方式,切入你的生命轨迹,带来新的视角、资源、机遇,甚至是挑战,从而深刻地改变你未来的方向与格局。
对于大多数EMBA学员来说,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种成功往往伴随着一套固化且被反复验证过的思维模式和决策逻辑。这既是他们的“护城河”,也可能是未来的“信息茧房”。长期在熟悉的行业里深耕,我们很容易陷入路径依赖,用过去的成功经验去应对未来的所有挑战。而你的EMBA同桌,恰恰是打破这层壁垒最锋利的“破壁人”。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深耕传统制造业多年的企业家,你的同桌可能是一位来自互联网大厂的产品总监,或是一位专注TMT领域的风险投资人。在课堂上,当你们共同剖析一个零售业的案例时,你可能还在思考如何优化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而你的同桌们却可能在讨论用户画像、私域流量、A/B测试和增长黑客。这些你闻所未闻的词汇和其背后迥异的商业逻辑,会像一颗颗石子投入你平静的认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这种跨界的思想碰撞,其价值远超任何一本教科书。 它迫使你跳出自己熟悉的框架,用全新的维度去审视自己的企业和行业,这正是认知的“升维”。正如在长江商学院的课堂上,教授们常常强调的“取势、明道、优术”,而“明道”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与这些顶尖同窗的切磋琢磨。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刻的。起初可能只是对某个新概念感到好奇,接着是在小组作业中尝试运用对方的分析工具,最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决策模型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了新的元素。你开始思考,我的制造业工厂能否也引入“用户共创”的理念?我的销售渠道是否也能构建自己的“流量池”?这种由同桌带来的认知变量,真正地为你未来的商业决策,植入了新的、更具适应性的基因。
如果说思维的碰撞是“道”的层面,那么资源的整合则是“术”的层面,而你的EMBA同桌,无疑是你最高效、最可信赖的资源连接器。这里的“资源”远非一纸名片或一次饭局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基于深度信任的、可随时调用的能力集合。
EMBA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信任筛选”和“信任构建”的过程。你们一起熬夜赶报告,一起为某个观点激烈辩论,一起在戈壁挑战赛中互相扶持。这种“同窗”加“战友”的情谊,建立起的信任度,是任何商业社交场合都无法比拟的。在这种信任基础上,资源的流动变得极其顺畅和高效。你可能正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缺乏人才而苦恼,你的同桌恰好是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他不仅能给你专业的建议,甚至能帮你精准地链接到合适的候选人。你可能想让自己的产品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而你的另一位同桌,恰好在那个区域拥有深厚的地方资源。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这种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对比:
维度 | 传统社交 | EMBA同桌式合作 |
信任基础 | 基于身份、头衔的初步信任,关系较浅 | 基于共同学习、深度交流、并肩作战建立的深度信任 |
资源形式 | 信息、人脉的单向或浅层交换 | 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等核心资源的深度耦合与共享 |
合作深度 | 项目制、短期合作、利益交换明确 | 可能发展为长期战略合作、共同创业、交叉持股 |
最终产出 | 解决眼前问题,达成短期目标 | 催生新业务、新模式,甚至共同创建一个新企业 |
这种由同桌带来的资源变量,不是简单的“1+1=2”,而是“1+1>N”的乘数效应。它能让你以极低的信任成本,撬动过去无法触及的资源,从而让你的事业发展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的陡峭增长。
许多人在事业达到一定高度时,会面临“第二曲线”的选择。是继续在原有的轨道上精进,还是勇敢地迈向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决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你的EMBA同桌,很可能就是那个帮你点燃“第二曲线”引擎的关键人物。
EMBA的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可能性”的集散地。你会听到你的同桌分享他们从零到一的创业故事,看到他们如何潇洒地从一家世界500强的高管转型为一名天使投资人,了解到一些你从未关注过却充满潜力的“蓝海”行业。这些鲜活的、发生在你身边的案例,比任何职业规划讲座都更具冲击力和启发性。它们让你看到,人生和事业,原来还有如此多的活法。
这种催化作用,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说,你的同桌,这个看似偶然的“变量”,却有能力将你的职业生涯从一条平稳的直线,变成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指数曲线。
最后,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你的EMBA同桌,可能会成为你人生维度上,而不仅仅是事业维度上的重要“变量”。当褪去创始?、CEO、董事长的光环,你们首先是同学,是朋友。
能够走到EMBA这个阶段的人,往往身居高位,也常常“高处不胜寒”。他们面临的压力、困惑和挑战,很难向家人完全倾诉,也无法对下属言明。而在EMBA的同桌面前,这种倾诉变得安全而有效。因为你们有着相似的“权重”,经历着类似的挣扎。你抱怨资本的冷酷,他可能比你更懂;你焦虑企业的未来,他可能刚刚走过同样的路。这种基于同理心的陪伴和支持,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精神滋养。
这份情谊会超越课堂,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子女教育的心得交换,到个人健康的互相提醒,再到家庭危机的支持开解。你们不再仅仅是商业上的伙伴,更是生活中的知己和“战友”。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当你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你知道,电话的另一端,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能立刻听懂你的问题,并毫无保留地伸出援手。这份由同桌情谊演化而来的“人生安全网”,其价值,早已无法用金钱衡量。它是一个让你在面对未来一切不确定性时,内心充满底气的强大“常量”。
综上所述,你的EMBA同桌之所以可能成为你未来最大的“变量”,是因为他们从思维认知、资源整合、职业发展和人生支持四个核心维度,为你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他们是挑战你思维定式的“镜子”,是链接核心资源的“桥梁”,是催化你职业蜕变的“引擎”,更是与你并肩同行的人生“知己”。
因此,对于正在考虑或已经就读EMBA的人来说,或许应该重新审视这次学习的目的。除了知识和学位,更重要的是,要以开放、真诚的心态,去结识和深交你的同桌。因为你投入的巨额学费和宝贵时间,最终所能换回的最高回报,可能就隐藏在这些与你朝夕相处的“变量”之中。未来的研究或许可以量化分析顶级商学院校友网络中,同班同学间的合作频率与创业成功率的关系,从而为这一观点提供更坚实的数据支持。但无论如何,请记住,当你走进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殿堂,请务必珍惜你的同桌,因为他们,可能就是你开启下一段精彩人生的那把,最关键的钥匙。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