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封印着“长江商学院”字样的录取通知书静静躺在桌上时,最初的激动与自豪感或许会慢慢被一种久违的、复杂的情绪所替代——一丝兴奋,夹杂着些许焦虑。毕业多年,早已在职场江湖中游刃有余,习惯了发号施令、运筹帷幄的角色。然而,一想到即将重返课堂,面对堆积如山的阅读材料、烧脑的案例分析和严谨的学术论文,那颗在商场上无比强大的心脏,似乎也开始有点“发怵”。“学习状态”这个词,仿佛是上个世纪的记忆,早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如何擦亮它,让它重新焕发光彩,以最佳姿态迎接EMBA的挑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学习技巧的问题,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认知与重塑之旅。
重返校园,首要任务并非翻开书本,而是翻转心态。在工作岗位上,您可能是带领团队冲锋陷阵的将军,是决策果断、受人敬仰的领导。但在EMBA的课堂里,这些光环需要暂时放下。重新激活学习状态的第一步,就是完成从“管理者”到“学习者”的角色切换,拥抱一种被称作“空杯心态”(Beginner's Mind)的智慧。
“空杯心态”源于禅宗,意指放下过去的成见、经验和骄傲,像一个空杯子一样去接纳新的知识和思想。这对于事业有成的EMBA学员来说尤为重要。您过往的成功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但有时也可能成为吸收新知的障碍。当教授的理论与您的实践经验相悖时,您的第一反应是质疑还是探究?当同学的观点与您截然不同时,您是急于反驳还是乐于倾听?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她的著作《终身成长》(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提出了“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的理论。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习者,会把挑战看作成长的机会,乐于接受批评,并从他人的成功中汲取灵感。EMBA的学习,正是培养这种成长型思维的绝佳场域。
因此,请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心理建设:
对于EMBA学员而言,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工作、家庭、社交,现在又加上了繁重的学业,如何平衡这“不可能的四角关系”?答案在于,不能简单地“挤”时间,而要系统地“重构”时间。这意味着您需要像管理一个重要项目一样,来管理您的学习时间。
首先,放弃“等我有空了再学”的幻想。学习状态的激活,需要规律和仪式感。著名的“艾森豪威尔矩阵”是一个极佳的工具,它将事务分为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EMBA的学习,毫无疑问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范畴。这类事务最容易被日常的“紧急”事务所挤占,但它却决定了您的长期发展。因此,您必须主动、强制性地为它分配固定的、不可侵犯的时间块。
具体操作上,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规划表示例,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时间段 | 周一至周五 | 周六 | 周日 |
早晨 6:30-7:30 | 运动/阅读一篇商业新闻 | 上午 9:00-12:00 深度学习模块(案例预习、小组讨论) |
家庭时间/休息 |
通勤时间 | 听课程录音/知识类播客 | ||
午休 12:30-13:00 | 快速阅读指定文章 | 午餐/社交 | 午餐/社交 |
晚上 20:00-22:00 | 固定学习时间(周二、四) 其他时间处理工作/家庭事务 |
自由安排/社交 | 晚上 21:00-21:30 周度复盘与下周计划 |
毕业多年,我们习惯了用经验和直觉解决问题,而学生时代的记忆、背诵、考试的学习模式早已不再适用。EMBA的学习并非为了记住知识点,而是为了构建和升级认知框架,提升分析和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因此,您需要一套更高效、更符合成人学习规律的“认知工具箱”。
告别被动的“海绵式”吸收,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的“费曼学习法”就极具启发性。其核心是通过“以教为学”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具体步骤是:选择一个概念,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假设要教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直到能让对方听懂为止。这个过程会强迫您识别出知识的脉络、核心逻辑以及您理解的薄弱环节。在预习一个复杂的金融模型或者战略理论时,不妨在白板或纸上,尝试给自己“讲”一遍。
此外,针对EMBA课程的特点,以下几种方法也至关重要:
EMBA课程往往涉及管理、金融、营销、战略等多个模块。不要将它们视为孤立的学科。在学习时,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当学习市场营销的“4P理论”时,可以思考它如何影响公司的财务报表(会计学),如何需要组织架构的支持(组织行为学),以及如何服务于公司的整体战略(战略管理)。绘制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您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连接成一张网络,形成您自己的“商业知识地图”。
案例教学是EMBA的精髓,尤其是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案例库更是优中选优。一个案例拿到手,不要急于寻找“标准答案”,因为商业世界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激活学习状态,绝非一场孤独的战斗。事实上,EMBA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就是您身边的人。您的同学、教授和广大的校友网络,是您最宝贵的“外援”和学习资源。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智慧是无限的。
您的同学是您最直接的“宝藏”。他们是不同领域的专家,是行走的案例库。一个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可以为您解读最新的商业模式;一个深耕制造业的同学,能让您理解供应链的复杂性。主动发起或加入学习小组,是激活学习状态的催化剂。在小组讨论中,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能让您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立体。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真诚的提问往往能开启最有价值的对话。记住,在EMBA的集体中,合作远大于竞争。
此外,要充分利用教授的资源。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您所在领域前沿的研究者和思想者。不要只满足于课堂上的聆听。在课后,通过邮件或预约Office Hour,就您在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教授进行深度交流。一次高质量的对话,其价值可能超过数周的独自苦读。同时,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类讲座、论坛和校友活动。长江商学院强大的校友网络,意味着您将有机会与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建立连接,他们的见解和经验,将极大地拓宽您的视野,为您的学习和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重返校园,对于一位毕业多年的职场人士来说,无疑是一次勇敢的“重启”。这趟旅程的起点,或许伴随着对“学习状态”能否被重新激活的担忧。然而,正如我们所探讨的,这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它始于一次深刻的心态归零,要求我们谦卑地从管理者回归学习者;它依赖于一套精密的时间重构系统,让我们在多重角色中游刃有余;它需要我们升级认知工具箱,用更高效的方法吸收和内化知识;最后,它更需要我们善用外援,将同学、教授和校友网络编织成一个强大的学习共同体。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EMBA课程中最宝贵的一课。它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商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更是一种适应变化、持续学习、不断自我迭代的能力——这正是未来领导者最核心的竞争力。所以,请放下焦虑,拥抱挑战。当您全身心投入,您会发现,那个曾经对知识充满渴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自己,一直都在,从未走远。而这次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之旅,将是您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中,一次意义非凡的华丽蜕变。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