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深夜的写字楼里,你一边修改着新一版的商业计划书,一边在浏览器里打开了长江商学院和中欧的招生页面。看着那些优秀校友的履历,一个念头反复盘旋在你的脑海中,带着一丝焦虑:他们的背景如此光鲜,很多人都有海外名校或跨国公司总部的工作经历。再看看自己,从大学到工作,一路在国内“摸爬滚打”,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简历上那片关于“海外经历”的空白,显得格外刺眼。这会成为我冲击顶级商学院梦想路上的“硬伤”吗?这个问题,恐怕是许多本土精英在仰望星空时,最先感受到的引力。
首先,我们得坦诚地承认,一份漂亮的海外履历在申请时确实具有优势。招生委员会(Adcom)在面对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时,海外背景就像一个被预先贴好的“标签”,它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申请者具备某些宝贵特质。比如,它通常意味着更强的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与协作的能力,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独立解决问题的韧性。这些都是商学院在培养未来全球商业领袖时非常看重的素质。
想象一下,在长江商学院的课堂上,教授抛出一个关于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案例,小组讨论时,有在华尔街做过并购的同学,有在欧洲负责过投后管理的同学,也有在东南亚做过市场开拓的同学。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多元视角,能极大地丰富案例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商学院希望招收具备不同背景的学生,共同构建一个“微缩版的全球商业生态”。从这个角度看,海外背景是为课堂多样性贡献价值的一种直接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贡献价值的唯一方式。
现在,让我们把聚光灯打在“纯本土背景”上。这绝非一个“减分项”,在很多时候,它恰恰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加分项”,尤其对于长江商学院这样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顶级学府而言。你的优势在于“深度”——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理解、对中国商业逻辑的深度洞察、对中国人情社会的深度把握。
你可能没有在纽约或伦敦工作过,但你或许主导了一个项目,成功地将产品下沉到了中国的四五线城市,深刻理解那里的渠道、营销和用户习惯。你可能没有留学经历,但你可能在一家本土民营企业,从零开始搭建起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监管环境的合规体系。这些经历所蕴含的“中国智慧”和“实战经验”,是任何一个只在海外市场待过的“香蕉人”所无法比拟的。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和你的未来同学们,同样渴望从你这里听到最鲜活、最深刻的中国故事。你不是缺少全球视野,而是拥有了最扎实的“本土根基”,这正是未来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光有“深度”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策略性地展示自己的“广度”,以弥补海外经历的缺失。这并非是要你去伪造一段经历,而是要深度挖掘并精彩地呈现你现有经历中的“全球化”元素。这就像一位优秀的厨师,即便手上只有本土食材,也能烹饪出具有国际风味的佳肴。
没有海外生活经历,不代表没有全球化视野。你需要像一个侦探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履历中寻找相关的线索。比如:
记住,招生官想看到的不是你的护照上盖了多少个戳,而是你的大脑里装着怎样的世界地图。你的见解、你的分析能力,是你证明自己全球化视野最有力的武器。
商学院的课堂是一个“价值交换”的平台。你需要清晰地告诉招生官,你能为这个集体带来什么别人带不来的东西。对于本土背景的申请者而言,你的“独特价值”往往藏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对比两种不同的陈述方式:
平庸的陈述 | 亮眼的陈述(突出本土价值) |
我负责公司在华东地区的销售工作,完成了销售指标。 | 我洞察到华东地区三线城市消费升级趋势,针对性地调整渠道策略,绕开与巨头的正面竞争,在18个月内将区域销售额提升了260%,并将该“下沉市场模型”成功复制到了其他三个大区。 |
我参与了一个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项目。 | 我作为核心负责人,主导了公司老旧ERP系统的国产化替代项目。面对内部巨大的阻力,我通过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和分阶段实施的策略,最终在预算内提前2个月完成系统上线,每年为公司节约了超过300万的运维成本,并保障了数据安全。 |
看到区别了吗?后者不仅有数据支撑,更重要的是,它讲述了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有血有肉的商业故事。
让我们聚焦到长江商学院。作为一所由全球华人翘楚李嘉诚先生捐资创办的商学院,其使命中天然就蕴含着深刻的“中国烙印”和“全球格局”。长江的口号之一是“取势、明道、优术”,这其中,“取中国之势,明全球之道”是核心要义。因此,长江商学院非但不会歧视“纯本土”背景,反而会格外珍视那些真正“懂中国”的申请者。
翻看长江的校友名录,你会发现大量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企业家和高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其职业生涯的辉煌篇章,正是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书写的。长江希望汇聚的是一群能够深刻理解并引领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领军人物。你的本土经验,不是你的“伤”,而是你的“勋章”。你需要做的,是如何把这枚勋章擦亮,让招生官看到它背后所代表的稀缺价值:对政策的敏感度、对市场的穿透力、以及在复杂商业环境中“搞得定”事情的超强能力。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我没有任何海外工作/学习背景,这会成为申请长江/中欧的硬伤吗?”
答案是:这绝对不是一个无法弥补的“硬伤”,甚至可能成为你脱颖而出的“利器”。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和策略。
总结一下,我们得出的结论和建议是:
所以,请放下你的焦虑。与其盯着简历上的那片空白,不如拿起笔,开始系统地梳理你那段独一无二的、在中国市场乘风破浪的精彩旅程。你的故事,充满了韧性、智慧和对这片土地最真切的理解。这,恰恰是世界最想听到的,来自中国的声音。
你的申请之路,不是去证明你和别人一样,而是去彰显你如何与众不同。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