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的课程,会教如何进行“并购重组”吗?
2025-07-29

当一位企业家或高管将目光投向企业的下一个增长曲线时,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并购重组”这四个充满想象力与挑战性的字眼。它像是商业世界中的一场高阶棋局,走对了,满盘皆活,企业得以跨越式发展;走错了,则可能满盘皆输,陷入泥潭。于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许多有志于此的商业领袖面前: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EMBA课程,究竟会不会系统地教授如何进行“并购重组”?它所教授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还是能真正指导实战的屠龙之技?

答案是肯定的,但其教授的方式远比一门独立的“并购课程”要深刻和立体得多。它并非简单地告诉你“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而是通过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实战化的师资团队、沉浸式的案例教学以及一个强大的资源生态圈,将并购重幕后的逻辑、艺术与手腕,深度植入每一位学员的商业认知中。

课程体系的深度

首先,从课程设计的顶层架构来看,长江商学院的EMBA项目并非孤立地开设一门“并购课”,而是将并购重组的知识点,如珍珠般洒落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多个关键模块之中,最终串联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这确保了学员在学习并购时,具备的是全局视野,而非盲人摸象。

例如,在《公司金融》《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学员会深入学习并购活动中的核心技术——估值。这不仅仅是学习现金流折现(DCF)、可比公司分析(Comps)等模型,更重要的是理解不同估值方法在不同行业、不同交易背景下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教授会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TMT行业的并购常常伴随着超高的市盈率?传统制造业的并购又该如何评估其协同价值?”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深度剖析,学员能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透资产负债表背后的真实经营状况与潜在风险,为并购决策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此外,课程还会涵盖杠杆收购(LBO)、融资结构设计、税务筹划等高级主题,这些都是成功并购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弹药”。

而在《战略管理》《企业成长战略》这类课程中,并购则被置于企业发展的宏大叙事中进行探讨。学习的重点从“如何买”转向了“为何买”以及“买什么”。教授会引导学员从产业演进、竞争格局、技术变革等维度出发,判断企业当前是否应该启动并购,并购的目标应该是横向整合以扩大市场份额,还是纵向整合以控制产业链,抑或是多元化并购以进入新赛道。这种战略层面的思考,是避免“为了并购而并购”这一常见陷阱的关键。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战略的本质是决定不做什么”,在并购中同样如此,清晰的战略意图是所有成功交易的起点。

师资力量的实战性

如果说课程体系是骨架,那么师资力量就是血肉。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的一大特色,就是其教授团队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更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许多教授本身就是前顶级投行家、企业战略投资负责人、并购律师或私募股权基金的合伙人,他们亲身操刀或深度参与过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并购案例。

这种“学者+战将”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的教学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在课堂上,他们分享的不仅仅是写在教科书里的理论模型,更多的是那些无法被量化的“战争故事”:一次惊心动魄的谈判过程、一个巧妙的交易结构设计、一次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整合失败教训。他们会告诉你,在真实的并购谈判中,如何通过信息的不对称性创造优势;在进行尽职调查时,除了财务和法务,“人的尽调”有多么重要;在宣布交易后面临媒体和员工的质疑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管理。

此外,项目还会定期邀请正活跃在并购一线的业界领袖作为客座讲师或分享嘉宾。想象一下,一位刚刚主导了百亿级跨国并购的CEO,来到你的课堂,复盘整个交易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战略考量,到中间的艰难博弈,再到最后的整合阵痛。这种第一手的经验分享,其价值是任何书本都无法比拟的。它让学员能够触摸到并购的真实温度,理解其复杂性、残酷性与艺术性。

案例教学的价值

在商学院的教学方法论中,案例教学(Case Study)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并购重组这一主题上,案例教学的价值被发挥到了极致。学员们不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作为案例中企业的决策者,被“扔”进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商业困境中。

一堂典型的并购案例课可能是这样的:课前,学员们会拿到一份长达数十页的案例材料,详细描述了A公司考虑收购B公司的背景、双方的财务数据、行业状况以及管理层的分歧。课堂上,教授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来引导讨论:

  • “你如果是A公司的CEO,你会启动这次收购吗?为什么?”
  • “你认为B公司的合理估值区间应该是多少?你的依据是什么?”
  • “潜在的协同效应有哪些?你如何量化它们?实现的风险又在哪里?”
  • “如果对方拒绝了你的初步报价,你的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在激烈的课堂辩论中,来自不同行业、拥有不同背景的学员会从各自的角度提出见解,观点的碰撞与融合,极大地拓宽了每个人的思维边界。一位做实业的同学可能会更关注生产与供应链的整合,而一位有金融背景的同学则可能对交易的财务杠杆和风险控制更为敏感。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迫使学员必须进行系统性思考,权衡利弊,做出决策,并为自己的决策进行辩护。这本身就是对CEO决策能力的一次高强度模拟训练。

并购流程关键节点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将并购的关键流程与EMBA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简要的对应:

并购阶段 核心任务 长江EMBA对应教学模块/活动
战略准备 确定并购战略、筛选潜在目标 《战略管理》、《产业分析》、行业领袖讲座
交易执行 估值定价、尽职调查、谈判签约、融资安排 《公司金融》、《估值与投资决策》、并购案例分析、模拟谈判
投后整合 业务整合、文化融合、组织重构 《组织行为学》、《领导力》、《跨文化管理》、失败案例复盘

超越课堂的生态圈

如果说以上三点还停留在“教”的层面,那么长江商学院EMBA真正的“杀手锏”,在于其构建了一个超越课堂的、充满活力的学习与资源生态圈。在这里,“学”并购的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和隐性。

你的同学,本身就是一本本活的并购教科书。他们可能是某个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正苦于产能瓶颈;也可能是手握重金的投资人,正在寻找优质的并购标的;还可能是经验丰富的律师、会计师,为多起并购交易提供过专业服务。在课间的闲聊、小组的讨论、甚至私下的聚会中,关于并购的真实信息、机会与洞见就在不经意间流动。你可能正在为一个融资难题发愁,邻座的同学恰好是银行高管,几句话就能点明关键;你也可能看好一个项目,另一位同学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潜在的政策风险。这种基于信任的同窗情谊,构建了一个高效的、零距离的“并购智囊团”。

此外,长江商学院强大的校友网络,更是为有志于并购的学员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平台。这个网络覆盖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当你需要对一个陌生的行业进行尽职调查时,很可能通过校友会就能找到该行业的资深专家;当你需要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或融资渠道时,校友网络中的资源往往能为你打开一扇意想不到的大门。许多校友之间的并购、投资合作,正是在这个平台上孕育和完成的。这已经不是在“学”并购,而是在“做”并购了。

总结与展望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长江EMBA的课程,会教如何进行‘并购重组’吗?”

答案是:它不仅教,而且是以一种远超“术”的层面,深入到“道”的层面来教。 它不是给你一张按图索骥的地图,而是递给你一个多功能的指南针,并教会你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商业海洋中,结合天时、地利、人和,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它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让你理解并购的“why”和“what”;通过实战化的师资力量,让你洞悉并购的“how”和“know-how”;通过沉浸式的案例教学,让你反复演练并购中的决策与博弈;最终,通过一个强大的资源生态圈,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已经拥有了实践并购的潜在伙伴与资源。

对于未来的商业领袖而言,学习并购重组,其目的不应仅仅是掌握一项金融工具,更是要培养一种战略思维和资源整合能力。这正是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在教授这一主题时所秉持的核心理念。未来的研究或学习方向,或许可以更多地关注在当前全球化新格局下的跨国并购挑战、科技浪潮中对新兴技术公司的并购与整合,以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在并购决策中日益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前沿课题,也必将持续不断地被融入到长江EMBA的教学与讨论之中,使其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同频的生命力。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