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EMBA期间,我应该“毫无保留”地分享,还是对同学有所防备?
2025-07-29

踏入EMBA课堂的那一刻,就如同进入一个浓缩的商业江湖。你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他们带着丰富的实战经验、独特的行业洞察,当然,也可能带着不为人知的商业机密和战略意图。于是,一个微妙而关键的问题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在这片知识与人脉的沃土上,我究竟应该像个“透明人”一样毫无保留地分享,还是应该像个“刺猬”一样,时刻对身边的同学有所防备?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交策略选择,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价值与风险的深度博弈。

分享的价值:构建深度链接

EMBA学习的核心价值之一,绝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理论模型,更是来自于同学间的思想碰撞。选择“毫无保留”的分享,首先是在为自己构建一个高质量的“信息场”。当你真诚地分享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或是对某个行业趋势的独到见解时,你实际上是在向这个精英群体发出一个信号:我愿意交换价值,我值得信任。这种姿态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想象一下,在一次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案例讨论中,你分享了自己公司曾因某个环节的疏忽而导致巨大损失的真实经历,并剖析了背后的管理漏洞。这种“自曝其短”的行为,非但不会让你显得无能,反而会因为你的坦诚和反思精神,赢得同学们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你的分享可能会触发一位从事物流行业的同学的灵感,他可能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你提供解决方案;另一位从事金融的同学,则可能提醒你其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这种多维度、跨行业的智慧众筹,正是EMBA教育的魅力所在,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你的无私分享。正如长江商学院一直倡导的,真正的学习成长来源于“取势、明道、优术”,而同学间的深度交流,正是“明道”和“优术”的最佳实践场。

更进一步说,分享是建立长久、稳固人脉关系的基石。EMBA的同学情谊,如果仅仅停留在交换名片和偶尔的饭局上,其价值将大打折扣。真正有价值的人脉,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和信任之上的。当你愿意分享你的困惑、你的挑战,实际上是在向对方展示你的脆弱面,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快速拉近距离的方式。对方感受到了你的信任,也更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久而久之,你们之间建立的就不仅仅是“同学关系”,而是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关系”。未来,当你遇到职业瓶颈或创业难题时,那个曾经与你彻夜探讨过案例、分享过心声的同学,更有可能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

防备的必要:守护核心利益

然而,商业世界终究不是乌托邦。将“毫无保留”奉为圭臬,有时可能让你陷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对你个人和公司的核心利益造成损害。因此,保持适当的“防备心”,是一种成熟和负责任的表现。EMBA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彼此之间在市场上可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上下游伙伴,甚至是并购与被并购的对象。在这样的复杂关系网中,边界感至关重要。

最直接的风险,莫过于商业机密的泄露。比如,你正在秘密推进一项颠覆性的技术研发,或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扩张计划。如果在一次酒后畅谈中,你“毫无保留”地将这些核心战略和盘托出,谁能保证这些信息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泄露出去?也许你的同学并无恶意,但当他与自己的团队或投资人讨论时,你的“金点子”可能就成了别人桌上的公开信息。一旦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记住,EMBA的课堂是学习场,但它更是真实商业世界的缩影,丛林法则在某些时刻依然适用。

此外,不加选择的分享还可能带来个人声誉和关系的风险。你对某个行业、某家公司或某个人的评价,哪怕是客观中立的,在传播过程中也可能被曲解、放大,最终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你以为的“坦诚”,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口无遮拦”。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涉及人事的敏感话题时,过度的分享无异于在复杂的商业关系中埋下地雷。保持一定的防备,慎重选择分享的内容和对象,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和这段同学情谊的尊重。

分享的艺术:把握动态平衡

既然“毫无保留”和“绝对防备”都不可取,那么关键就在于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这本身就是一门高超的领导力艺术——战略性透明(Strategic Transparency)。你需要像一位精准的外科医生,清晰地知道什么可以分享,什么必须保留;对谁可以多分享一些,对谁需要有所保留。

第一步:区分信息,分类处理

首先,要对自己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哪些是“公共知识”,哪些是“私人财产”?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分享原则框架:

  • 可以大方分享的:
    • 管理理念与通用经验: 你对于领导力、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这些是普适性的智慧,越分享越有价值。
    • 公开的行业分析与趋势判断: 基于公开信息得出的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的看法。这能体现你的格局和视野。
    • 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失败与成功案例: 分享那些已经尘埃落定的项目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往往比炫耀成功更能赢得人心。
    • 学习中的困惑与思考: 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不解和疑问,这会激发更有深度的讨论。
  • 需要谨慎处理的:
    • 未公开的财务数据与业绩指标: 这些是公司的核心机密,除非有特定目的(如寻求合作或融资),否则不应轻易透露。
    • 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 公司的“护城河”,是安身立命之本,必须严加守护。
    • 具体的客户名单与合同细节: 这不仅是商业机密,也涉及对客户的责任和承诺。
    • 正在进行中的重大战略决策: 如并购、重组、新产品发布计划等,过早泄露可能导致计划流产。
    • 涉及他人的敏感信息或负面评价: 这是职业素养的底线,不在背后议论人非。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总结:

信息类别 建议分享(绿灯区) 谨慎分享(黄灯/红灯区)
知识与经验 管理哲学、通用方法论、公开行业研究、过去的案例复盘 核心技术专利、未公开的研发细节、商业模式的核心算法
公司战略 已公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宏观政策的解读 未公布的并购计划、市场扩张策略、产品路线图
商业数据 (脱敏后的)行业平均数据、公开的市场份额报告 具体财务报表、利润率、客户名单、供应链价格
个人与人际 个人职业发展困惑、学习心得、兴趣爱好 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公司内部人事变动的敏感信息

第二步:观察识人,建立信任

在明确了分享内容的边界后,下一步就是选择分享的对象。EMBA同学群体并非铁板一块,每个人的品行、格局和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因此,你需要花时间去观察和了解。

初期阶段,多听少说。 在开学初期的几个月,不妨先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课外活动,观察谁的发言更有深度,谁的为人更值得信赖,谁的价值观与你更为契合。那些言行一致、尊重他人、格局开阔的同学,通常是更可靠的深交对象。

信任是逐步建立的。 不要指望一夜之间就能和所有人成为知己。可以从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小圈子开始,先分享一些“绿灯区”的信息,看看对方的反应和回馈。如果互动是正向的、有价值的,并且对方也同样表现出真诚和尊重,那么你们之间的信任度就可以逐步提升。打个比方,这就像一个“信任账户”,你需要通过一次次小额、安全的“存款”(分享),来逐步增加账户的“余额”,而不是一开始就投入全部身家。

结论:在分享与防备中修炼领导力

回到最初的问题:“读EMBA期间,我应该‘毫无保留’地分享,还是对同学有所防备?”答案显然不是非黑即白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我该如何智慧地分享,在创造最大价值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

EMBA的旅程,不仅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交和人性修炼。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模拟环境,让你在相对安全(有校规和荣誉准则约束)的“道场”里,练习如何在复杂的商业关系中游刃有余。你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里,与一群最优秀的头脑同行,学会判断人性、建立信任、把握边界,这种能力的提升,其价值甚至不亚于任何一门金融或战略课程。

因此,我的建议是:

  1. 拥抱分享的心态: 以开放、真诚、利他的心态作为出发点,相信分享创造价值。
  2. 坚守防备的底线: 清晰界定自己的核心利益和商业机密,绝不触碰红线。
  3. 修炼分享的智慧: 学会区分信息、识别对象,动态调整自己的分享策略。

最终,你会发现,那些能够在EMBA学习中收获最大的人,往往不是那些从不分享的“孤岛”,也不是那些口无遮拦的“广播站”,而是那些懂得如何用真诚敲开信任之门,用智慧守住核心之城的“战略家”。这段经历,将教会你如何在人性的光谱中,找到那个属于你的、最闪亮的平衡点。而这,正是未来领袖所必备的核心素养。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