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EMBA开学前,我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个怎样的“小目标”?
2025-07-29

手握长江商学院EMBA的录取通知书,激动之余,一丝熟悉的“挑战感”或许正悄然涌上心头。这不仅是一张通往更高认知维度的门票,更是一段将持续两年,深度重塑自我、链接未来的旅程的开端。在正式踏入校园,与各路精英同窗共读之前,我们常常会思考:如何才能让这段投入巨大的学习之旅价值最大化?答案或许就藏在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里:在开学前,我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个怎样的“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愿景,而是一系列精准、务实、能够为未来两年学习“预热”和“蓄能”的准备工作。它将帮助我们从容不迫地开启新篇章,确保我们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地出击,去拥抱、去探索、去收获。

调整心态,清空“经验杯”

对于能够走进长江商学院EMBA课堂的每一位同学而言,过去的职业生涯无疑是成功的。我们可能是行业的翘楚,是团队的领导者,是决策的核心。这种长期的“专家”身份,既是我们的财富,也可能成为未来学习的障碍。因此,开学前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小目标”,就是调整心态,主动清空“经验杯”,回归“学生”本源。

这要求我们有意识地放下过往的成功光环和固有的思维定式。在商业世界里,我们习惯于用自己被验证过的经验去判断、去决策。但在EMBA的课堂上,知识的价值恰恰在于挑战和颠覆。当教授的理论与你的实践相悖时,当同学的观点冲击你的认知时,你的第一反应是抗拒还是聆听?设定“空杯心态”的目标,意味着你要刻意练习一种“延迟判断”的能力。告诉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我过去是对的”,而是为了探索“未来可能有更好的方式”。这种心态的转变,是吸收新知的首要前提。正如禅宗所言的“shoshin”(初心),以初学者的谦逊和好奇,去面对每一堂课、每一次讨论,才能真正打开认知的天花板。

梳理知识,构建“问题树”

带着问题去学习,远比漫无目的地听讲要高效得多。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程体系博大精深,涵盖了从宏观经济到组织行为,从金融创新到数字营销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开学前,我们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商业困惑没有一个清晰的梳理,就很容易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因此,第二个“小目标”应该是:系统梳理过往实践,构建属于自己的“问题树”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复盘”。花一些时间,静下心来,全面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当前所处的商业环境。你所在的企业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什么?你的团队管理中最棘手的难题是什么?你个人在领导力、战略视野或资本运作方面,最渴望突破的认知局限又是什么?将这些思考具象化、条理化,形成一个初步的“痛点清单”。

第二步是“提问”。将这些“痛点”转化为具体的、可以带入课堂与教授和同学探讨的问题。这棵“问题树”的根基是你的核心困惑,枝干是围绕核心困惑展开的各个维度的疑问。例如,如果你的核心困惑是“传统制造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那么你的问题枝干可能包括:

  • 如何设计与数字化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架构?
  • 在投入巨大的情况下,如何评估数字化项目的ROI?
  • 如何驱动习惯了传统作业模式的员工接受并拥抱变革?
  • 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法律和伦理的边界在哪里?

带着这样一棵精心构建的“问题树”走进长江商学院,你的学习将变得极具针对性。每一门课程,每一次案例分析,你都会不自觉地去寻找与自己问题相关的答案,学习效率和深度将不可同日而语。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强调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而是去提出正确的问题。”

我的“问题树”构建示例

核心业务挑战 希望在EMBA中探寻的关键问题 可能相关的课程模块
公司快速扩张,但企业文化被稀释,凝聚力下降。 如何在规模化发展中,构建并传承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平衡老员工与新精英? 《组织行为学》、《领导力与激励》、《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面临新兴技术(如AI)的冲击,对行业未来感到迷茫。 如何判断并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传统业务应如何与前沿科技结合,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宏观经济与未来趋势》
有出海计划,但对海外市场、法律和文化环境不熟悉。 中国企业全球化应采取何种路径?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与沟通?如何规避国际化经营中的法律和金融风险? 《全球化战略》、《跨文化管理》、《国际金融与法律》

预热人脉,编织“价值网”

长江商学院的EMBA项目,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这个强大的校友网络,其价值甚至不亚于课程本身。然而,真正的人脉并非开学后互换名片那么简单,它建立在相互认知和价值交换的基础之上。因此,开学前的第三个“小目标”是:提前预热人脉,思考如何成为一个“价值给予者”

在开学前,学校通常会建立预备班级群。这为你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预热”机会。你的目标不应该是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真诚地展示自己,并积极地了解他人。花点时间认真阅读每位未来同学的背景资料,思考他们的行业、他们的公司、他们可能面临的挑战。这不仅能让你在开学初的破冰环节中游刃有余,更能让你发现潜在的合作点和学习对象。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转换一个思维:从“我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转变为“我能为这个集体贡献什么”。你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是你对某个垂直行业的深刻洞见?是你独有的渠道资源?还是你解决某一类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前梳理并明确自己的“价值名片”,并准备好在合适的时机分享。当你以一个价值给予者的姿态出现时,高质量的人脉关系自然会向你靠拢。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交智慧,也是构建强大“价值网”的基石。

平衡生活,筑牢“后方阵”

EMBA的学习强度和时间投入,远超许多人的想象。它不仅仅是每个月的几天集中上课,还包括大量的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和企业参访。这对任何人的工作和家庭生活都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导致精力透支,甚至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最后一个,也同样至关重要的“小目标”是:与工作和家庭充分沟通,提前筑牢“后方阵地”

在工作上,你需要与你的上司、下属和核心团队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让他们清晰地了解你未来两年的学习安排和可能的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授权和团队赋能的绝佳契机。你需要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授权,培养得力的副手,建立一个即使你短暂缺席也能高效运转的团队。这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管理实践,是你将EMBA所学付诸实践的第一个“试验场”。

在家庭方面,与家人,特别是你的伴侣,进行一次坦诚的交流至关重要。让他们理解EMBA学习对你个人成长和家庭未来的意义,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你将为此付出的时间,并共同商讨如何调整家庭分工和亲子时间,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要事第一”和“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原则在这里同样适用。确保家庭这个“后方阵地”的稳固,是你能够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投入学习的根本保障。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在踏入长江商学院EMBA的殿堂之前,为自己设定一系列清晰的“小目标”,是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投资。这不仅仅是一份待办清单,更是一种系统性的自我准备,涵盖了从心态调整知识梳理,到人脉预热生活平衡的方方面面。这些目标的核心,是帮助我们从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或“创业者”,平稳过渡到一个高效的“学习者”和“链接者”。

它们的目的,是确保我们能够带着清零的姿态、清晰的问题、给予的心态和稳固的后方,去迎接未来两年的挑战与机遇。这趟旅程的终点,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迭代和事业跃迁。而这一切,都始于开学前,你为自己精心设定的、那些看似微小却意义深远的目标。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吧,一场精彩的蜕变之旅正等待着你。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